专题
首页  >  专题  >  馆窥天下

【馆窥天下】第30期 加拿大皇家不列颠哥伦比亚博物馆:打通台前与幕后

来源:中国数字科技馆

  近年来,伴随着社会文化事业的发展和终身教育理念的深入人心,博物馆面向公众的教育功能被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上,而传统的以藏品为中心的研究功能渐次式微。然而,缺乏研究功能支撑的博物馆教育,如同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很难健康可持续发展。如何打通台前与幕后,实现教育与研究功能的有机融合,是当代博物馆转型升级的必修课。

  皇家不列颠哥伦比亚博物馆(Royal British Columbia Museum,图1)位于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维多利亚市,由博物馆和档案馆两部分组成,其历史皆超过120年,被誉为加拿大最伟大的文化瑰宝之一。

加大拿;皇家;哥伦比亚;博物馆

图1.加拿大皇家不列颠哥伦比亚博物馆外观

  该馆具有极强的研究传统和实力,但也同样面临新时代的挑战。该馆在面向五年规划的《2017研究战略》中写道,“目前我们基于馆藏文物和档案开展了广泛的研究,内容涵盖植物学、动物学、古生物学、地球科学、考古学、人类学、社会历史、印刷、摄影和艺术史等。研究成果多样,但以针对学术读者的同行评议文章为主。目前,研究工作都是在幕后进行的,公众互动有限,周边产出有限,为了应对诸如集体智慧、知识共享等新兴的公民学习和知识获取需求,博物馆必须发展出一套新模式以适应时代发展。”

  为此,该馆开展了一系列面向公众教育的研究实践。走进博物馆的主楼大厅,观众会发现一个小型的展示空间——迷你展厅,这里专门把博物馆的幕后研究工作搬到台前,通过迷你主题展览让观众了解研究人员是如何把最初的创意实现成最终的展览。2019年8月30日至2020年2月26日,迷你展厅正在展出“发现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山中的恐龙”展览(图2),展现的是该馆古生物馆馆长维多利亚·阿伯的工作成果,她揭示了一种称作巴斯特(Buster)的小型食草恐龙的奥秘。据了解,迷你展厅定期更换主题,并对公众免费开放。它为该馆研究人员提供了一个直接向公众亮相的舞台,也为公众打开了博物馆神秘“后台”的大门,使得公众可以走近研究人员,了解科学探究的真相,有效地拉近了参观者与博物馆的物理和心理距离。

加大拿;皇家;哥伦比亚;博物馆

图2.迷你展厅“发现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山中的恐龙”展览现场

  该馆每年还会举办“研究日”活动(图3),以招待会的形式庆祝本年度的研究成就,并为观众和研究人员提供一个直接面对面交流的机会。此外,该馆官网对本馆研究人员、项目及成果、拓展资源等内容的分类和介绍可谓条分缕析、事无巨细,都体现出无比开放、坦诚待与同行和公众合作的友好姿态。

加大拿;皇家;哥伦比亚;博物馆

图3.“研究日”活动现场

  另一方面,博物馆在展览教育活动中也充分发挥后台人员的能动性,把“打通台前与幕后”的理念发挥得淋漓尽致。这方面从其景点导览可见一斑:“快速穿过一条后台通道,跟着您的导游开始这次遍览实验室、密室和工作间的蜿蜒之旅。在‘展览艺术和特效之旅’中,您将进入一间设计工作室,在那里观看工匠们是如何将概念图转换为充满整个房间的立体布景的;您可以深入了解管理员和工匠的故事;您可以碰到那些将展览和收藏呈现给我们的人;您可以了解博物馆运作的方式:把它当作一次真实刺激的探险。”

  在强调以人为本的当下,将公众教育功能放在首位,是博物馆发展理念的进步。但作为博物馆看家本领的研究功能依然不可偏废,它为教育活动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故事乃至思想和精神的人文内核,是博物馆最可宝贵的资源。对于我国的博物馆、科技馆,或创造性发挥本馆传统研究优势,或为馆外研究者搭建连接观众的舞台,我们不妨在皇家不列颠哥伦比亚博物馆的启发下,积极迈出教育与研究融合发展的步伐,从而使面向教育的研究和基于研究的教育,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作者:江芸 任海宏 王丽 焦娇 吴丹 第一作者系中国科技馆科普影视中心副主任)

(栏目主持人:齐欣,编辑:刘巍)

加大拿;皇家;哥伦比亚;博物馆

(本文转载自:《科普时报》2019年1月17日(第8版)“馆窥天下”栏目)

本文来自:中国数字科技馆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科普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其它相关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责任编辑:邱馨婵]
分享到:
文章排行榜
©2011-2022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9775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
./t20200616_1029198_taonew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