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正在用叫做量子点的纳米级颗粒来大幅度改善它的高端电视品牌Bravia中一些产品的色彩表现。索尼在上周在拉斯维加斯举办的消费电子展上展示了这种技术,该技术可以让液晶(LCD)电视的色域范围扩大约50%。这标志着长久以来因其不同寻常的电子和光学性质令研究者沉迷的量子点,首次被用于大规模生产的消费电子产品。
量子点能发出特定波长的光。而它们发光的精确颜色可以通过改变它们的尺寸来调节。索尼整合了来自QD Vision公司的技术,后者从十多年前开始就一直在努力把MIT取得的技术进展推向商业化。起初,这家公司的目标是制造类似于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显示器的量子点显示器——量子点可以构成显示器的像素,通过经一个晶体管施加在其上的电流来控制像素的开启和关闭。虽然QD Vision已经开发了这类显示器的原型,但很难做出大尺寸的可靠产品。
最终推向市场的产品是截然不同的。索尼的新型电视是一种改进了的液晶电视。在液晶电视中,每个像素都从背面由一个白色背光光源照亮,不同的颜色通过改变通过三个不同滤光片(一个红色,一个绿色,还有一个蓝色)的光量而获得。LCD最初用荧光灯作为背光光源,但现在多数采用发光二极管(LED)(市场营销人员称这类产品为LED 液晶)。QD Vision用量子点来增强LED背光光源。
.
虽然液晶显示器比它们大块头的CRT显示器前辈更平更清晰,但它们并不能产生CRT所能得到的完整色域。问题在于滤光片。它们不是非常挑剔——例如,红色滤光片也会让一些光谱上的橙色成分通过。而不纯的红色和绿色混合时,就会得到黯淡的颜色。
“任何一片草叶都有在你的显示器上看不出来的颜色,” QD Vision的首席技术官赛斯·柯伊-沙利文说。他的公司利用量子点的光学特性让LCD显示出于与最好的老式CRT显示器相同的色域——接近昂贵的OLED显示器所能获得的色域。(其他显示质量,例如对比度等就赶不上OLED了。)
QD Vision的技术去除了白色背光光源。它始于发出纯蓝光的普通蓝光LED。但蓝光也会激发两种量子点发出纯绿色和纯红色的光。采用这种方法的话,唯一通过红色滤光片的波长是红色量子点所发出的纯红色光。
索尼还没有透露新型显示器的价格,但柯伊-沙利文说它们价格将会在现有的LCD电视的价位范围内,而不是贵得多的OLED电视的价位。采用了QD Vision技术的电视型号会冠以“Triluminos”品牌。
新技术获得了一些业内观察人士的注意(一家媒体把索尼新推出的KD-65X9000A,以量子点为特色的电视中的一个,评为CES上的“最佳展示”)。索尼把量子点背光与其他创新组合起来,例如3D和4K超清,希望籍此能促进销售。索尼的电视销量一直在下滑。
其他量子点显示器也正在研制中,例如,去年Nanosys公司宣称它将会在2013年推出在笔记本上用的量子点背光产品,但并没有透露具体的产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