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首页  >  专题  >  环球科学  >  环球科学<科学实验>

你的盐中有碘吗?

来源:


基本概念
营养盐
日常饮食
食物
健康
化学反应


引言
    你注意过你家里用的盐么?袋子上有没有标注“加碘”两个字呢?碘是微量元素,这意味着我们只要摄入少量的碘就能保持健康。因为很多人的日常饮食中,碘的含量相对较少,所以它被加入到了食盐中。当人们把盐撒在食物上,比如美味的火鸡、填料和土豆泥中,他们也得到了碘。在这项科学小实验中,我们将在厨房里做一些化学小实验,来探究哪种盐含碘,哪种不含。然后当你坐在餐桌旁,你就可以知道你是否在食用含碘盐,同碘缺乏症作斗争。


背景
微量元素,如碘,是人们需求量很小的营养元素。碘对维持人的甲状腺的正常功能非常重要。(甲状腺是位于颈部的腺体,可以产生一些重要的激素。)碘在其他食物中含量很少,咸水鱼、海带、贝类、酸奶、牛奶、鸡蛋、奶酪和一些其他食物中都含有碘。如果一个人不能摄入足够的碘,他们就会患碘缺乏症。缺少这种微量元素会引起不同的健康问题(一般是由甲状腺不能产生足够的激素而引起的甲状腺功能减退引起的)。这些健康问题包括甲状腺肿大(能够看到的甲状腺肿胀)还有严重的先天畸形。事实上,碘缺乏症是智能缺陷最常见的可预防病因。
为了预防碘缺乏症,人们把碘元素(以碘化物的形式)加入到食盐中。19世纪80年代以来人类一直在努力推行全民食盐碘化。这是世界各地都可以负担的起并且有效的对抗碘缺乏症的方法,但并不是所有的盐都含有碘。这个实验中,我们把不同的盐和洗衣用浆粉混合在一起,由于洗衣用浆粉跟碘会形成蓝紫色的化学物,我们可以判断食盐中是否含碘。(实验中我们还需要醋和过氧化氢作催化剂,来促进这个化学反应的发生。)


材料
一次性塑料杯子,大小为10盎司或以上。(或者,你可以用小一些的杯子,按比例减小实验剂量。)
蒸馏水
量杯
量匙
洗衣用浆粉溶液,也叫做液体淀粉(如果没有,可以将一杯可降级淀粉基制作的泡沫填充物溶解在两杯水中来代替。)
抗菌的碘溶液(可选)(碘酒或碘伏,可以在杂货店或是药店的急救用品区买到。如果你买的碘酒不带滴管,你还需要一个滴管。)
一次性塑料勺子
至少3种不同的需要测试的盐——比如,普通(无碘)食盐、加碘食盐、泡菜盐、矿盐、粗粒盐、淡盐和海盐(如果你不用抗菌的碘溶液,那就把加碘食盐列入其中。)
百分之3的过氧化氢水溶液
白醋


准备
如果你使用抗菌的碘溶液,你可以准备一个阳性对照杯,这样你就可以知道碘与淀粉之间的反应看起来是什么样子。具体方法是:把半杯蒸馏水倒入一次性杯子中,加入半茶匙洗衣用浆粉溶液,然后加入5滴碘抗菌溶液。拿碘酒的时候要小心,因为它会把其他东西染色。
用一次性塑料勺充分搅拌。当加入碘酒时,液体会发生什么变化?


步骤
选一种你想要测试的盐,量出四大匙放入干净的一次性塑料杯里。在盐中加入一杯蒸馏水,然后用干净的一次性塑料勺子搅拌大约一分钟。你不需要让所有的盐都溶解。
然后加入一大匙白醋,一大匙过氧化氢和半匙淀粉溶液。加淀粉的目的是什么?
用一次性塑料勺充分搅拌盐溶液,然后让溶液静置几分钟。搅拌后,溶液发生了什么变化?它变成蓝紫色了吗?
用另一种盐重复上述过程。每测试一种盐,都要换用不同的、干净的一次性杯子和勺子。其他的盐溶液有变成蓝紫色的吗?
根据你的结果,你认为哪种盐含有碘(以碘化物的形式),哪种不含?你的结果跟盐包装袋上的标签一致吗?
拓展:用更多不同种类的盐来做这个实验。可以参考上文列出的各种盐。哪种盐含碘?哪种不含?你的结果跟它们的标签一致吗?
拓展:在这个实验中,加入醋的原因是它是一种酸,可以促进化学反应的发生。再用加碘盐做一次实验,但是这次不放醋。反应发生了么?溶液变成了蓝紫色吗?如果发生了反应,反应花费的时间是不是比较长?
拓展:温度常常会影响化学反应。你可以再做一次实验,改变加碘盐溶液的温度(通过加热或冷却蒸馏水)。溶液的温度变化对颜色变化反应有什么样的影响呢?


观察和结果
当你加入淀粉时,加碘食盐溶液变成蓝紫色了吗?淡盐同样的改变了颜色而大部分其他盐没有吗?
在这项实验中,你应该看到了加碘食盐和淡盐溶液都变成了蓝紫色(如果你用了抗菌的碘溶液,你会得到同样的结果)。这表明在这几种盐中有碘化物存在。你很可能会看到用无碘盐、岩盐、粗粒盐或海盐做成的溶液没有改变颜色,因为这些种类的盐不含碘化物。
这个实验中使用淀粉溶液是因为当它与碘结合时,会形成蓝紫色的化合物。为了使这个化学反应高效地发生,溶液的初始pH值需要改变,所以也要加入醋(一种酸)。过氧化氢的作用是使盐中的碘化物转变为能与淀粉发生反应的碘。


清理
彻底清洗与实验溶液接触过的任何量匙或其他器皿。溶液可以倒入下水道。


(翻译 刘夏,审校 李昱)



本文来自: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科普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其它相关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责任编辑:系统管理员]
分享到:
文章排行榜
©2011-2025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9775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
./t20140627_341867_taonew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