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首页  >  专题  >  环球科学  >  环球科学<前沿资讯>

创造力远不止10000小时的刻意练习

来源:

导言:创造力不仅仅需要深层知识的基础及反复的刻意练习,本文总结了过去50年来,研究人员对创造力的12点研究成果。


关键词:创造力,刻意练习

创造者并不局限于专家。他们不是在一条已存在的路上进行刻意练习,而常常是创造属于自己的路让后者去跟随。

图片来源:iStockPhoto

在心理学家Anders Ericsson和新闻工作者Robert Pool合作的新书《Peak: Secrets from the New Science of Expertise》中,他们提炼了大量与“精通几乎所有技能”有关的研究。刻意练习确实能帮助我们掌握新技能。刻意练习涉及一系列旨在有效率、有目的地学习的技巧,包括目标设定、将复杂的任务分解成不同块、为可能的场景制定高度复杂精细的呈现方式、走出你的舒适带,以及接受持续的反馈信息。
但是正如他们在书中所指出的——我相信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告诫——刻意练习的技能最适用于“高度发展的领域”,如国际象棋、体育运动和音乐表演,这些领域有完善的规则且这些规则世代相传。刻意练习的原则在“很少有或没有直接竞争的行业,如园艺和其他业余爱好”以及“现今的很多工作——业务经理、教师、电工、工程师、顾问等”中却并不那么适用。

请容许我再补充一点:刻意练习在几乎任何创造性的领域都不那么适用!
刻意练习对于国际象棋和器乐表演这样的领域非常重要,因为它们依赖于必须被一再重复的一贯可复制的行为。但是并不是所有人类成就的领域都依赖于一贯可复制的行为。对于大多数创造性领域来说,取得成功的目标和途径在不断地变化,所以一贯可复制的行为对成功事实上是不利的。Kobe Bryant与以往一样的扣篮,以及Tiger Woods一如既往一杆进洞的表现确实会引起公众的喝彩;然而科学家不能一次又一次地发表相同的文章,作家也不能一再地写同样一篇广受好评的小说还期待得到同样的称赞。
艺术家在持续不断的压力下去超越他们自己或者别人曾经所取得的成就,而恰恰是这种压力驱使他们去获得不断增加的创造力。艺术作品会很快失去它们的“冲击力”。Lady Gaga能穿着她的生肉装多少次才不让人们感到厌烦?如果人们把刻意练习的技能用来创造一件肉质衣服并且穿着它去了好莱坞,那么那些人会因为他们的创造性天才而得到褒奖吗?大概不会。
虽然创造力常常会利用深层的知识基础,但是创造性作品显然不仅仅是专家所特有的。这是因为创造力必须是原创的、有意义的,以及出人意料的。原创在于创造者因其超越专业知识和标准技能而得到奖励。有意义是因为创造者必须满足一些实用功能或者提供一种新的解释。这就不断地提高了什么被认为是有用的标准,而且给创造者施加了巨大的压力去寻找新的意义。最后,创造性作品必须出人意料,因为原创性和有意义的创造性作品不仅必须令创造者自己感到惊讶,还要让每个人都感到惊讶。这正是美国专利局评估新申请的方式。他们认为一个领域中任何一个专家都能创造出来的原创性和有意义的想法是“平淡无奇的”,因此不能取得专利权。创造性作品——如伽利略和列文虎克的发现——则出乎每个人的意料,无论是新手还是专家。
在过去的50年左右,研究人员对创造性人才的职业轨迹、预示创造力的特征及创造性人才的生活经历进行了很多的系统研究。这些关于创造力的大量研究否定了刻意练习是创造力唯一的或者甚至是最重要的一个方面的观念。下面,我将从这些研究中总结出12点结果。


1、创造力往往是盲目的。

如果创造力只关乎刻意练习就好了,我们就只需要练习获得创造性称赞的方法。但实际上,创造者不可能完全知道他们的新想法或作品是否会受到欢迎。公众常常没有接受新想法的准备。创造性作品得符合“时代精神”。尽管洞察他人喜好的能力必然是一个能通过经验磨练出来的技能,但是创造性过程总伴随着一定程度的“盲目”或者不确定。正如Simonton所说,“只有一个拥有几乎无限智慧的人才能计算出最什么时机才成熟,才适合去构思一个实验而不是一个理论、去写一首诗而不是一部剧、去画一幅肖像画而不是风景画,或者去谱写一首交响乐而不是一部歌剧。”


2、创造性人才通常都有混乱的发展过程。

专业知识具有一致性和可靠性的特点,而创造力的特征则是多次错误的开始以及无数次的反复尝试。有很多例子都是创造性天才在创作出一部杰作之后却写了一部非常不受欢迎的作品。比如,莎士比亚最受欢迎的戏剧都创作于他38岁左右。在这段时间,他创作了无疑是艺术珍品的哈姆雷特。然而,紧接着哈姆雷特,他写了不那么受欢迎的特洛伊勒斯与克芮丝德。如果创造力仅仅是刻意练习的作用,那么你将会期待随着刻意练习的增加,创造力也会增加。但是当你观察创造者的职业轨迹时,并不能发现这个规律。反而,你看到的是大量的反复尝试,而且你会看到他们的巅峰成就更可能出现在职业中期而不是在他们可能获得了最多的专业知识的职业末期。


3、创造者很少收到有用的反馈。

当创造者将新东西带给世界时,人们的反应通常要么是称赞要么是拒绝接受——而这些远不如其他有用的反馈,例如,人们可以从犯规行为中预测是否会有观众的喝彩,还可以由称体重来看看自己是否在减肥目标上有所进步。刻意练习在结构良好的领域中是很有帮助的,但是在大多数创造性领域中,你通常需要独自工作,比如花很长一段时间写一部小说或者在几乎没有及时反馈的情况下想出一个数学论证。让事情更糟的是,评论家们常常互相不同意彼此的观点,这就让创造者更难以知道哪些反馈是真正有帮助的,哪些反馈是源于愚笨、妒忌或者怨恨等其他因素。就像Kuhn所说的,艺术作品和科学产品的标准在不断地变化。在某一时刻被认为是“革命性的”畅销书在后人看来可能是彻底的胡言乱语。这无疑使通过刻意练习来制造一场革命变得很困难!


4、“十年磨一剑”并不是一条准则。

成为任何一个领域的世界级专家需要花10年时间这个观点并不是一条准则。虽然Ericsson没有在他关于音乐家的刻意练习的原创论文中列出有关不同音乐家练习与创作出优秀作品所需时间的差异进行的数据统计*,但是其他心理学家做过这样的分析。例如,Simonton对120个古典音乐作曲家做了一个分析,发现尽管在第一个重要作品的出现前,平均将近10年的创作实践是很重要的,但是各个音乐家所用时间的标准偏差范围却几乎大到超过三十年!很多作曲家花的时间少于10年,而更多的作曲家则需要花10年以上的时间。创造力没有一个截止日期。创造力似乎是在它准备好的时候就会发生。


5、才能与创作素养有关。

如果我们将才能简单地定义为一个人获得专业知识的速度,那么不可否认才能对创造力来说很重要。一些人明显能从特定的训练中获得更多货真价实的东西。Simonton观察他的120个古典音乐作曲家的样本时发现,得到最多称赞的创造者是那些花最少时间获得必要专业知识的人。这也许是一个人们不愿相信的真相,但这确实是对创造力只关乎刻意练习这种观念的还击。专业知识的获取似乎是创造力最没趣的一个方面了,因为创造者往往急于赶快学会现存的知识以便他们能超越现存的知识。


6、性格与创作素养有关。

与创造力有重要关系的不仅有获取专业知识的速度,还有一大堆其他特征。人们在很多方面不同于彼此,包括一般和特定的认知能力(智商、空间能力、文字推理等)、人格倾向、兴趣爱好和价值观。至少研究发现创造性人才往往更倾向于不墨守成规、反常规、独立、具有经验开放性和自我力量、勇于冒险,甚至有轻度精神病的倾向。这些影响绝不可小觑(比如,经验开放性是创造力的有力预测),而且不能单凭刻意练习来解释。当然,每个创造性领域都有它自己最必需的能力和特征的“X因素”。例如,物理可能更需要高智商而不是视觉艺术。然而,似乎确实有一些特征是对所有领域中的创造力都有利的。


7、基因与创作素养有关。

Ericsson常认为刻意练习与“天赋”势不两立。但事实是:现代行为遗传学发现几乎每一个心理特征——包括实践练习的倾向和意愿——都受到先天遗传天赋的影响。这并不意味着基因决定了我们的行为,而只是意味着基因对我们行为(包括创造性行为)有相关的影响。假设所有促成创造力的个体差异都受到一些遗传影响,那么Simonton估计有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表现差异是由于遗传因素导致的。但是,同样重要的是,需要强调这并不意味着环境因素不重要。


8、环境经历也很重要。

达尔文的表兄Francis Galton爵士(主要以他在天才的遗传基础上取得的成果而闻名)表示,非常著名的科学家更可能是长子。所以他必定没有忽视环境对天才的影响。自Galton以来,研究人员发现很多其他环境经历都大幅地影响了创造力——包括社会经济的起源,以及一个人成长的社会文化、政治和经济背景。这些环境因素最有可能比遗传因素的影响还大。另外一个对创造力非常重要的环境因素是一个人童年和青少年时期是否拥有榜样。


9、创造性人才有广泛的兴趣爱好。

刻意练习的方法倾向于关注高度专业的训练及为了在一个特定领域中有所改进而设计的有目的的技能,相比他们缺少创造力的同事,创造性专家常常有更广泛的兴趣爱好、更加多才多艺。Simonton调查了所有由59位作曲家创作的911部歌剧,这些作曲家在标准古典曲目的创作中有所贡献。如果创造力只是刻意练习的结果,那么你会认为对一个歌剧作曲家来说,最好的方法是在一个特定的歌剧风格中成为专家。但是Simonton发现事实恰恰相反。最成功的歌剧作曲家的作品辑通常代表了各种风格的混合。他的数据显示,作曲家能通过交叉训练来避免过多的专业知识(训练过度)带来的不灵活性。交叉训练对创造力的重要性在科学领域也存在。事实上,具有高度创造力的科学家往往有很多艺术爱好和兴趣。例如,Simonton对伽利略的大量分析显示伽利略对艺术、文学和音乐非常着迷。心理学家Howard Gruber的研究发现,历史上最有创造性的科学家并没有一味顽固地追求一个研究问题,而是致力于一个“囊括多种专业技能的网络”去从事大量关系并不紧密的项目。


10、过多的专业知识不利于创造性的发展。

刻意练习的方法假定人们的表现是一个练习的线性函数。这也许适用于人类成就的很多明确定义的领域,但是对创造力来说似乎并不是这样的。知识和创造力之间的关系最适合用一个“倒U型”曲线来描述:有一些知识是好的,但是过多的知识会削弱灵活性。实际上,在创造性写作这样的领域,正规教育有一个最适宜的量,超过最适量的继续教育会降低写作具有高度创造力的小说的可能性。


11、局外人通常有创造性的优势。

如果创造力只关乎刻意练习,那么缺少必备专业知识的局外人应该不会很有创造力。然而,很多具有高度创新能力的人都是他们有所贡献的领域的局外人。正如David Henry Feldman所说,暂时离开主流社会也许会建立起一种“精神与领域的不同步,以至于精神会遭遇对领域目前所提供的东西的严重不满”。历史中很多边缘化的人物——包括移民——都提出过具有高度创造性的想法,并不是这些具有创造力的人刚好属于边缘群体,而正是因为他们作为局外人的经历,才使他们有创造性的想法。这样的例子有作曲家Irving Berlin、电影制作人李安及第一位女国务卿Madeline Albright。这些人并没有在一条已经存在的路上刻意练习,而是创造他们自己的路。这就把我们带到了最后一个关键点上。


12、有时创造者需要创造一条新路让其他人去刻意练习。

刻意练习的方法关注的是用深思熟虑的解决问题的办法去学习一个领域中现存的一套规则。而创造性人才不仅擅长解决问题,还善于发现问题。典型的例子就是受到大量分析的伽利略的发现。为了创造一个观察夜空的新仪器,伽利略经过多次反复试验,终于给天文学带来了革命性变化。从他的经历分析中,我们能清楚地看到他并不是简单地通过刻意练习来获得这个发现!事实上,他的发现完全没有依据任何已存在的科学专业知识。几乎所有他观察到的现象都与托勒密的天文学及亚里士多德的宇宙学相抵触。那时候的大多数专家都否定了他的观点。对他最有用的专业知识竟然是他在视觉艺术上的培训!明暗对比的画法使他能正确地解释其他人错过的地方。当年,任何人都不可能预测到他的艺术经历能影响现代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发现之一;毫无疑问,如果他仅仅在当时的一条已经存在的道路上进行刻意练习,那么它可能永远也不能做出这个重要的发现。

我希望我已经说服了你并非专家才是创造者。创造力确实需要深层知识的基础,刻意练习当然也对创造力的很多方面有帮助,但是根本上创造力所涉及的远不止刻意练习。创造者不一定是最有效率的,但是他们杂乱的头脑和混乱的发展过程常常使他们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并创造出新的道路让后人去刻意练习。我非常尊重Ericsson关于刻意练习的研究工作,并且相信刻意练习事实上能帮助你提升任何技能。但是,我也相信精确地理解创造力对我们在社会各行各业中如何识别、培养、评价,及最终回报创造力是很重要的。

*多亏David Epstein提醒我这点。
注释:在这篇文章中,我利用了Simonton院长的很多研究结果,我对他在创造力领域所做的重要研究感激不尽。


作者简介:Scott Barry Kaufman是想象力研究所的科学总监及宾夕法尼亚大学积极心理学中心的研究员和讲师。他的研究关于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测量及开发,他教授颇受欢迎的本科生课程《积极心理学简介》。Kaufman是《Ungifted: Intelligence Redefined》一书的作者,还与Carolyn Gregoire合著了《Wired to Create: Unraveling the Mysteries of the Creative Mind》一书。


(翻译:郭晓;审校:海带丝)

本文来自: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科普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其它相关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责任编辑:系统管理员]
分享到:
文章排行榜
©2011-2025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9775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
./t20161007_477670_taonew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