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首页  >  专题  >  环球科学  >  环球科学<前沿资讯>

猛犸象的征程

来源:环球科学

导语:考古学家们正透过化石探秘象群如何走出非洲

关键词:猛犸象;考古;非洲

菲尔德自然史博物馆内的一只猛犸象标本。(图片来源:Brian Switek)

走出非洲是人类生命历史长河中最著名的历险之一。以至于一名记者也曾重走当年人类探索广袤世界的疑似路线。但人类肯定不是唯一一个经历过“走出非洲”远足的动物。大象们也做到了。

像古人类一样,大象们也从非洲起源。始新世化石确凿地证明了原始厚皮动物在6千多万年前就存在于陆地之上。但这些小型动物与如今的大象不尽相同。进化到现代的这些庞然大物——象群,约7百万年前在非洲进化,大约在同时我们的祖先也开始从猿类进化。从旧世界(东半球欧亚非,尤指欧洲)发现的化石判断,这些象很明显迫不及待地想去外界探索。

去年由考古学家Rivka Rabinovich 和Adrian Lister 发表的一项研究描述了这些早期行程。像人类一样,这些象群并不是只有一次走出非洲的旅程,而是有过多次旅程,其中包括不同种类的大象参与。调查人员写道,约七百万年前剑棱象走到了意大利南部。在那之后,约350到300万年前,早期猛犸象出现在欧洲,而且如今的亚洲象前身抵达了印度。

但Rabinovich 和 Lister的研究重心在伯利恒(Bethlehem)的一个化石遗址。该遗址在20世纪30年代被发掘,20世纪50年代进一步研究后出土了古大象的一只长牙、一些颌骨、臼齿和颅骨。另外Rabinovich 和 Lister还研究了一些被收集的残骸(其中包括一些之前未被描述的标本)来重新评定它们的身份,以及对于世界象类化石分布的意义。

从保存下来的臼齿出发——这经常被当作鉴定古大象身份的关键,Rabinovich 和 Lister推断这些野兽是某种早期的猛犸象。牙齿的细节与一种非洲的Mammuths subplanifrons和欧洲的Mammuthus rumanus很接近。但也可能曾有不同品种的大象到过现场。考古学家记载道,遗址中发现的一支长牙缺少了猛犸象象牙弯曲的性状。这更倾向于象属,所以其他谱系的大象可能曾经来过现场。还有可能有其他的解释——可能在猛犸象的弯曲长牙性状变得常见之前,这只象牙的主人就已经进化了。尽管如此,还需要状态更好些的化石才能下结论。

这就使事情变得有一些复杂。伯利恒(Bethlehem)遗址的确切年龄尚不明确。也还未曾使用过绝对年代测定技术进行测定。目前,大概能推测这些遗留物形成于400到300万年前。然而,这些残骸至少代表的了一种早期形式的猛犸象,它比现在欧洲已知的品种更古老。伯利恒(Bethlehem)的野兽类似于在土耳其和希腊发现的同年代的猛犸象,而且可能记录了猛犸象走出非洲进入亚欧大陆的一次早期旅程。虽然他们旅程的地图依然只有个轮廓,但这些大型哺乳动物如何开始这段让猛犸象遍及北半球的旅程的答案已经呼之欲出了。

本文由我在Patreon慷慨的赞助者支持。点击这里来获知更多关于如何第一时间看到新博文和关于自然历史的独家新闻短文。

参考文献:

Rabinovich, R., Lister, A. 2016. The earliest elephants out of Africa: taxonomy and taphonomy of proboscidean remains from Bethlehem. Quaternary International. doi: 10.1016/j.quaint.2016.07.010

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不代表《科学美国人》。

关于作者:Brian是一名自由科学作者,同时是一名化石类书籍的作者,作品如《My Beloved Brontosaurus》等。他住在犹他州盐湖城。可以在Instagram 上关注他@Laelaps。

(翻译:潘燕婷;审校:么宇辉)

本文来自:环球科学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科普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其它相关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责任编辑:环球科学]
分享到:
文章排行榜
©2011-2025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9775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
./t20170730_538960_taonew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