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首页  >  专题  >  环球科学  >  环球科学<前沿资讯>

向朋友不断发消息倾诉困惑可能加重你的焦虑

来源:环球科学

导语:智能手机极大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但对智能手机的重度依赖也会潜移默化地改变我们。信息时代也要适当远离手机,学会自我管理。

智能手机极大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遇到困惑时用手机给朋友发消息,使我们倍感安慰;微信朋友圈收到“赞”时,使我们拥有认同感。但对智能手机的重度依赖会潜移默化地改变我们调节情绪的方式。其中,应对不确定感的能力减弱就是这种即时通讯的副作用之一。

许多心理疾病都起源于“对不确定感到过多的焦虑”发展起来的。心理学家们将人对智能手机的过度依赖看作一种“寻求安全感”的方式,这种方式能让人们暂时地减轻焦虑。但长此以往,这种方式实际上会加重焦虑,因为这使得人们无法在弄清问题之后释放焦虑,也使人们丧失了应对焦虑的能力。

这种方式对儿童的不利影响更甚,可能破坏他们从困境中恢复的能力。不幸的是,一些智能手机应用,比如Messenger或iPhone上的“阅读”消息设置,会把消息接收者的状态告诉消息的发送者,包括是否在线或是否已读他们的消息。

我们和我们的下一代都应该学会勇敢地面对这种对丧失和拒绝的恐惧。学会应对不确定感是我们保持心理健康的必要条件。

不确定感对我们有益

针对患有心理疾病的人群进行的一项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与未被诊断出心理疾病的人群相比,这些饱受困扰的人们更容易产生“对不确定感的焦虑”。这项研究还发现,一个人越容易产生“对不确定感的焦虑”,越容易被诊断出各种心理疾病。我们尚未发表的研究成果在儿童身上也发现了同样的规律。

不确定感有积极的一面。比如建立新的关系、阅读一本有趣的书或者收到一份精心包装的礼物,这些事物带来的不确定感可以使我们感到愉悦。

赌博、智能手机应用消息提醒和emoji表情也有这种积极的作用。想象一下你在手机上刚刚收到一条来自你喜欢的朋友的新消息的瞬间。手机消息提醒可以让人感到充满希望。这些提醒干扰我们专注于当前的事情并将我们的注意力吸引到手机上。

当我们收到手机消息提醒时,多巴胺的释放让我们感到充满希望。图片来源:pan xiaozhen/Unsplash, CC BY

相比之下,在自我价值方面的不确定感,比如担心无法保住一份工作,想象我们喜欢的人不喜欢我们,或者害怕考试失利,这些问题困扰着许多人。人们总想尽快消除这种不确定感。这也是人们容易对智能手机产生依赖的第二个原因。智能手机和社交软件让人得以在遇到这些困扰时轻易地去寻求他人的安慰而不是自己应对问题。

因此,当令人困扰的情形不复存在时,这些人可能更倾向于认为他们应对问题的能力基于收到他人的帮助和安慰,而不是靠自己自力更生。他们也会开始相信他们应对问题时“需要”手机。

学会管理不确定感

学会更好地应对不确定感有助于提高一个人应对焦虑的能力,这种能力对那些饱受焦虑症状困扰的人尤其重要。心理学家在治疗焦虑症时,常常鼓励患者去等待某个特定情形的结果,看看他们先前害怕的结果会不会发生。

我们鼓励患者独自勇敢面对他们日常生活中那些令人困扰的情形,而不是从他们的好朋友和家人那里寻求安慰。通过学会应对不确定感,一个人可以逐渐学会自我放松,不再尝试去控制局面并且免受“未知”情形带来的困扰。

大多数情况下,患者们发现经历了漫长的等待之后,他们先前所害怕的结果并没有发生,或者并没有想象中那样不可容忍。这种认知行为实验已被证实是治疗焦虑障碍的最好方式。

要知道,当自认为重要的事情受到怀疑时,人们感到一些焦虑是正常的。

使用手机将担忧推给另一个人会阻碍人们学会自我管理。

使用手机将担忧推给另一个人会阻碍人们学会自我管理。通常情况下,我们并没有意识到的是,不开心的感觉并不会持续很久。时刻牢记那句老话,“没有新闻就是最好的新闻”,先控制住想发消息的倾向。

如果发生了一些不开心的事情,找人聊聊并仔细考虑是什么样的情形让我们感到不快的做法是有利于心理健康的,尤其当这件令人不悦的事情非常重要的时候。然而,把这种做法作为应对每一次不快的首要选择是不利的。心理学家会告诉你,担忧会带来更多的担忧——反复地谈论令人担忧的事情并不会使结果有任何改变。

学会等待并且不再试图去控制局面是应对焦虑的最好方式。

帮助儿童面对不确定感

为了帮助儿童建立恢复力,我们需要让他们看到我们自己就可以很好地应对自己的不确定感。在白天和晚上都应该设置一些完全不用手机的时间,比如把手机完全关机,或者故意把它留在家里。慢慢养成这种习惯。

如果你有一个看手机停不下来的朋友,鼓励他们和你一起养成习惯摆脱对手机的依赖。当你拜访别的家庭时鼓励他们也养成这样的家庭习惯。为你的孩子设置不用手机的日子。我们都需要告诉自己,没有手机我们也可以很好地生活。

作者简介:Danielle Einstein是麦格里大学临床心理学家,悉尼大学心理系荣誉研究员。

公开声明:Danielle Einstein博士是心理学系主任。丹妮尔通过编写程序和开展行为实验的方式针对七至九年级的学生研究如何降低“对不确定感的焦虑”以及如何用自我同情提升恢复力。

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不代表《科学美国人》。

(翻译:施怿 审校:马晓彤)

 

本文来自:环球科学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科普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其它相关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责任编辑:环球科学]
分享到:
文章排行榜
©2011-2022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9775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
./t20171211_658551_taonew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