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首页  >  专题  >  环球科学  >  环球科学<前沿资讯>

研究检查:每天喝一杯咖啡真的可以防止心脏病发作吗

来源:环球科学

近期,一份澳洲报纸的标题写道:“每天一杯黑咖啡可以防止心脏病发作”。

美国科学家发现的新证据表明咖啡对心脏衰竭和中风有保护作用。

研究者们声称,平均每周多喝一杯咖啡,就可以使心脏衰竭的风险降低7%,使中风的风险降低8%

所以,这是一则给咖啡爱好者的好消息呢,还是一则提醒你要明辨所读内容的警示?

如同研究者们在报道中解释的:

我们还不清楚究竟是咖啡、咖啡含有的某种化学成分还是与喝咖啡有关的其他行为导致了这一相关性。

数据来自于一项观察研究,观察的指标是咖啡摄入量、心脏衰竭和中风。并没有证据支持这些指标之间有因果关系。这项研究的发现是喝咖啡更多的人有更小的几率患心脏衰竭和中风,而不是喝更多的咖啡就能降低心脏衰竭和中风的患病风险。

患心脏衰竭的人和中风的人咖啡喝得少这一现象可能另有原因。比如,出于一些医疗原因需要限制饮品摄入,或者甚至无法自主完成做一杯咖啡这样的动作。

这并不意味着你就不能每天喝更多的咖啡。一篇总结了202014年至今观察研究的综述发现,喝咖啡最多的人比那些喝得少或者不喝的人有着更长的预期寿命。

再次强调,这些研究发现的是相关性而非因果性,但证明喝咖啡有益的证据确实在逐渐增多。

这项研究是如何开展的呢?

故事要从1114日美国心脏协会2017年科学会议的报告摘要说起。研究者们使用了12000份来自弗雷明汉心脏研究的成年人数据来探究与心脏病相关的饮食习惯。

这项研究采用了一种叫做随机森林机器学习方法的强有力的新统计学方法。这种方法使用所有个体的数据来构建多个决策树,从而找出能够预测所有人健康状况的共通模式。研究者们称这一技术与市场项目中用来预测我们购物行为的算法有些类似。

研究者们确认,高血压、高血胆固醇和高龄都会提高患心脏病的风险。他们还发现喝更多的咖啡与更低的心脏衰竭和中风患病风险相关。

研究者们面临的重要问题显而易见:如何对咖啡摄入量进行评估,无咖啡因的咖啡是否也包括在内,以及每天或每周确切的摄入量是多少。图片来源:Tim Wright/Unsplash

最后,研究者们构建了一个统计学模型,模型包括所有已知用来计算个体弗雷明汉风险评分的心脏病风险因子(年龄、性别、血液总胆固醇、血液高密度脂蛋白、血压、吸烟和糖尿病)。弗雷明汉风险评分评估了个体10年内罹患心血管疾病的概率,这些心血管疾病包括中风、心脏衰竭和动脉粥样硬化(阻塞动脉的脂肪沉积)。

这一分析发现,将咖啡摄入量加入评估方程会让弗雷明汉风险评分在评估心脏衰竭和中风时的准确度提高4%

研究者们在两项相互独立的研究中获得了类似的趋势:喝咖啡可以使心脏衰竭的风险降低7%,使中风的风险降低8%

这意味着什么呢?

新闻标题中的研究并不是与心脏病相关的,它研究的是心脏衰竭和休克,这两者和心脏病完全不是一回事。

心脏病的病因是短期缺血或缺氧而导致的心肌细胞死亡。

心脏衰竭意味着心脏不能充分泵血。

中风是大脑因血管堵塞或破裂而供血不足引起的。

这些区别非常关键,因为虽然有些东西可能对心肌细胞有好处,但对心脏和大脑的血管却不一定有好处。

这些数据仅仅来自于一篇会议论文。所以论文对实验方法和结果的细节部分缺乏解释,也遗漏了许多重要的信息,比如:

在统计分析中,哪些变量被调整过;(比如为了去除可能扭曲结果的外部因素的影响)

咖啡摄入量是如何评估的;

调查有没有包括无咖啡因的咖啡;

每天或每周具体的咖啡摄入量是多少。

尽管抢先了解到研究进展是件好事,但研究中使用的数据还没有经过完整的同行评议发布过程,所以我们还需要等待研究论文全文发表之后再阅读。

最重要的是,这些数据来自于观察研究,它们只是揭示了咖啡摄入和心脏病之间的相关性,并没有证明它们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所以咖啡对健康有益吗?

如果你吸烟,那么你最好别喝咖啡。一篇证据确凿的综述认为,对吸烟者来说,定期饮用咖啡会提高患肺癌的风险,即使是饮用不含咖啡因的咖啡仍存在稍低的肺癌患病风险。

对高血压人群来说,咖啡中的咖啡因会立刻使血压升高,这一效果会持续数小时。然而,尚没有证据表明这会提高患心脏病的风险。

喝咖啡会带来许多好处,包括较低的2型糖尿病、前列腺癌、肝癌患病风险和较长的预期寿命。现在,为了身体健康考虑,是时候重新审视一下喝咖啡这件事了。

同行评议

这是一项公平而准确的评估,与今年发表的两项研究的数据(心脏病和中风)相符 - Ian Musgrave

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不代表《科学美国人》。

(翻译:施怿 审校:马晓彤 )

本文来自:环球科学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科普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其它相关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责任编辑:环球科学]
分享到:
文章排行榜
©2011-2025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9775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
./t20171224_669004_taonew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