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首页  >  专题  >  环球科学  >  环球科学<前沿资讯>

苹果iPhone X人脸识别是新便利,还是新威胁?

来源:环球科学

苹果的“人脸识别”最好?

用户首先关心的问题是,手机上的人脸技术到底怎么样?在iPhone之前,有些手机(如三星)上的人脸识别和虹膜识别功能显然没能让用户满意。一个网上流传的笑话是这样:过完年,每次解锁屏幕都是“很抱歉,不认识你”,并且安全性也受到质疑。

最近几年,苹果连续收购了多家人脸识别公司。今年2月份苹果收购的以色列公司RealFace号称,它的人脸识别技术能区分同卵双胞胎。在发布会上,库克声称,用在iPhoneX上的人脸识别技术能够准确测量用户面部30 000多个红外3D点,有效区分真实面孔、照片和面具,并且有非常低的假阳性率(他人解锁)和假阴性率(本人无法解锁)。但最终的效果怎么样,还得看大量用户的反馈。

 

不会导致紧急的隐私威胁

如果这项技术能够在iPhoneX上取得成功,应该会有人担心iPhone收集用户面部数据。但实际上,这不会对用户隐私造成什么紧急威胁,虽然并非没有威胁(后面马上谈到)。原因有两点,第一,苹果明确表示,面部识别数据只会储存在用户手机本地,不会发送到苹果的中心数据库。其次,就目前来说,有着更大、更全面的机构在收集个人图像数据,包括州车管所的数据库,国务院、海关、边境保护局的照片数据库,更不用说还有像FacebookGoogle这样储存了几十亿人照片的公司。单就大规模监控这个目的而言,这些照片也足够用了。

当然,苹果今天做出的承诺也可能成为明天的谎言。更不用提,当这项技术普及后,其他的公司可能不会做出这些承诺。我们最大的担心是,人脸识别技术将以一种全新的方式识别、标记每个人,从而催生出一个无所不在的监视网络。将其应用在手机上很可能为这种监控高墙添上关键的一瓦。

 

更复杂的长期威胁

卡耐基梅隆大学的研究人员在2011年证实,人脸识别可以和社交网络数据结合起来,以此识别出在公共场合走动的行人,并能立刻基于他/她的社交信息展示出关于其感兴趣的信息。不难想象,这些手机应用会沿着这个方向发展,最终成为政府、公司或人际监控的工具。

目前,手机上这一技术的控制权仍在用户手中。用户的脸部数据不会发送给苹果,用户也可以随时关闭这一功能。但是,为苹果开发应用的开发者和他们的应用也会很快跟进,接入人脸识别。广泛应用让隐私保护更加复杂。

首先,苹果适用于解锁手机的隐私条款不一定会受到广告导向公司的支持,比如Facebook Google,它们在iPhone手机上的应用很可能加入人脸识别功能。其次,支持人脸识别的小型应用开发者将会大量涌入,发掘这项技术所有可能的潜在应用。毫无疑问,这其中肯定会有侵犯用户隐私的可疑应用。

总之,即使手机解锁不会让人们接受通过人脸识别被监视,那么在缺乏强制立法和其他隐私保护政策的情况下,人们的手机上将会出现更多入侵隐私的应用。

具体的隐私问题如下。

 

保持开启

有些人担心,为了使人脸识别开锁能够奏效,手机摄像头必须时刻保持开启状态。如我探讨过的其他总是开机的设备如亚马逊的Echo,这可能会引起安全漏洞和意外的数据采集。比如一个问题是,手机会记载哪种信息?它会不会储存出现在屏幕前非用户所有的一切面孔信息?

 

能否被破解?

苹果声称其安装用于手机解锁的人脸识别功能不会被照片或面具欺骗,并且面部数据都会被储存在手机中加密且有硬件保护的“Secure Enclave”(苹果手机内置的一种安全模块)中。然而专家则称人们早晚会破解这些保护措施。但这并不意味着新人脸识别不值得使用,安全总是要和其他的属性权衡,比如便利。但如果有重大漏洞出现,这项技术则被认为是不切实际的。

 

不授权会被拒之门外

虽然据说用户可以关掉人脸识别功能,但更大的问题是,其他的应用是否还会继续使用它,或更广泛的说,手机生态是否会演变成让用户不得不开启人脸识别的系统,当他们想使用完全又便利的手机且不会被许多功能拒之门外时。

 

种族差异

正如广泛报道的那样,许多人脸识别功能相比与深色皮肤的人,经常更能精确识别浅色皮肤的人。苹果解决这个问题了吗?还是深色皮肤的人会发现他们解锁手机有更大的麻烦。如果苹果的软件比以往的那些人脸识别系统在识别不同肤色的人脸上被证明是更准确实用的,那是因为苹果在训练算法的过程中将这些因素考虑了进去。

人脸识别成为了技术热点,很多人将其视为“未来”的雏形之一,有点像核武器或在1954年看到天上飞的汽车。这意味着每个人都在思考他们将如何使用这项技术。这其中的许多尝试都会因不实用或侵犯隐私而被告终结,但人脸识别终会找到它的安身之所,没准我们的手机就是其中之一。如果真有这么一天,那么正如我们一直在说的问题,谁会对它拥有最高权限?

 

作者:Jay Stanley

编译:朱雅文

本文来自:环球科学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科普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其它相关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责任编辑:环球科学]
分享到:
文章排行榜
©2011-2022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9775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
./t20171226_670704_taonew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