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首页  >  专题  >  环球科学  >  环球科学<前沿资讯>

追随那只长颈鹿

来源:环球科学

现存的任何物种都有化石记录。这么说有点奇怪。我们经常将活的生物和化石生物(粗略的指距现代10,000年以前的化石)明确区分。但这是事实。即使这些记录肯定不是完整的,而且仍有许多等待着人们去发现,但是你仍可以从任何现存的生命分支出发,追溯其古老的定位点,而这可以帮助我们解释那些美丽构造的起源。而且记录并不仅仅由骨头保存下来。足迹也可以发挥同样的作用。

历经长达9年对南非开普海岸的研究,古生物学家Charles Helm和他的同事们发现了超过一百份的化石遗迹。这些镶嵌在更新世沙丘中的痕迹为十万年前生活在那片区域的生物的足迹,其中包括今天为我们所熟知的一些动物。在Still Bay东部的一个研究点,一些痕迹记录了一只冰河时代长颈鹿的活动。

这些扁桃仁状的印记不是来自于任何繁荣于新生代的更加矮壮奇异的长颈鹿。Helm与他的合作者写道,这些痕迹与现今存活下来的长颈鹿(Giraffa camelopardalis)留下的痕迹是一样的,而且最好地证明了长颈鹿在更新世最晚期一段时间中生活在南非的这一地区。

就目前的证据表明,研究人员写道:“Still Bay的痕迹是至今在南部非洲发现的唯一一处更新世长颈鹿遗留的痕迹记录。它们同样是长颈鹿曾经生活在这里的唯一有力证明。在这片地区,有着20万年历史的长颈鹿岩石艺术可能是基于对其他地方动物的观察,或者是文化传播的一个代表案例,而且在研究人员并没有在同时代的洞穴遗迹中发现长颈鹿的骨头。痕迹是长颈鹿确实在此生活过的最有力的证明。

但真正让长颈鹿的痕迹这么引人注目的,还是他们所描述的当时当地的生态系统。Helm与他的同事们写道,长颈鹿是只生活在热带稀树草原中的动物,周围的地质证据显示,现在的海岸与当时长颈鹿走过沙丘时的环境非常不同。那一时期更新世的冰川冻结了足够的水来降低了海平面,为形成广大的冲积平原提供了空间,而这些将促进形成以甜角为支撑的稀树草原栖息地。这就是吸引古代长颈鹿而去的那个地方。而当那些冰川融化时,那些栖息地被水淹没了,掩盖住了一个距今并不那么久远的失落世界。

作者简介:

Brian Switek是一位自由科学作家,也是我挚爱的雷龙等化石书籍的作者。他住在犹他州的盐湖城。他的Instagram账号是Laelaps

(翻译:刘烨审校:郭晓)

本文来自:环球科学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科普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其它相关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责任编辑:环球科学]
分享到:
文章排行榜
©2011-2025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9775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
./t20180510_765608_taonew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