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首页  >  专题  >  环球科学  >  环球科学<前沿资讯>

真相陨落——人工智能时代

来源:环球科学

人工智能首先带来的影响就是对现实认知的颠覆;这在我们和其他的种族内存续已久了

让我先这么说吧:我并不觉得接下来人类面临最迫在眉睫的威胁会是深度学习机器中超级智能的人工智能。的确,整个超级智能的概念都是建立在哲学的假设基础上的。我们根本无从得知这样的一种存在是否真的能够被创造出来,发展出来,或者演化出来——无论是在地球上还是在浩瀚宇宙的某处。

现在我们连足够令人信服的定量的智能理论都没有。这种理论告诉我们到底什么是智能(比如看,它能打开一罐豆子),告诉我们智力如何随着复杂度的增加而上升,告诉我们智力到底是否有上限。

或许智能是成S形曲线发展的(逻辑函数),就像许多自然的(以及非自然的)现象一样。逻辑函数或逻辑曲线的开端可以是指数增长,然后随着事物达到饱和状态逐渐变得平缓。一个最简单不过的例子就是理想的种群数量增长,种群数量一开始迅速增长,后来受到食物和其他资源的限制,最终达到平衡。

并不难想象,智能发展的过程中或许确实有一个指数增长的过程,但这需要复杂性,特别是效率,联系,相互交流和内部数据流通(不管是生物还是机器)的指数增长才行。所以,并不难判断,就我们已知的智能而言,它是有饱和状态的。

但成指数增长的究竟是曲线的那一部分呢?我们是否已经经历了这个过程,还是说那还在未来的某处等着我们。我们制造的机器,人工智能,会比我们预想的更早达到那个饱和点吗?我想我们正处于一个全然无知的状态。就我们已知的,人类已经十分接近宇宙中可能存在的最高智能了。所以,我想如果要知道答案,恐怕就只能通过实验,或依靠关于智能的基本理论的发展了。

所以,就现在的情况而言,任何对外星智能是超级智能的提议,都只能是大胆的假设。确实,我认为宇宙中最丰富的智能就是智能机器了——GoogleAlphaGo和它的衍生产品那样的机器。所以我并不怎么担心那些很聪明的人工智能。我反而更担心那些不那么聪明的,却会扰乱我们对信息,事实和现实感知的机器。那将会是人类面临的最大威胁。

通过敌对学习这样的手段,我们已经可以看到人工智能能近乎完美地模仿我们的声音。可想而知,类似的方法也可以让它们能够写作,发信息和使用社交媒体。恶搞我们的照片,制作虚拟视频,让我们看上去在做一些我们从未做过的事情(比如说那段几乎能以假乱真的仿制的奥巴马总统的演说视频)。

这些系统很有可能会继续向前发展(如果它们还没有的话,那将很难跟上时代的步伐)。为什么不干脆用AI来开创一整篇新闻或八卦专栏呢?反正好莱坞的小报从来不怎么要求新闻的真实性,而有时主流新闻媒体似乎也在跟风。

我们中的任何人都很有可能受到误导。窃取我们身上的细节来混淆视听,或创造另一个我们,展现出反社会的特征,甚至做出犯罪行为——让无辜的我们成为报复和法律制裁的目标。或只是迷惑我们,让我们购买某种商品,为某些选举人投票,或相信一些东西。第一个福音派人工智能将会轻松地超越最出色的人类牧师。

不同于某些假想中的的超级智能(它们的动机难以想象),用人工智能剥削人或社会遵循着一种古老的法则。

可以说从远古时期我们的祖先开始交流和流传故事开始,人类就在侵蚀自身的现实了。一个火堆边的故事可能有助于口头流传历史,或表达道德和社会准则,增进家族和团队的凝聚力。但同时,它也不可避免地有一定误导性,扭曲事实。

这种行为并不是我们这种智能种族独有的。事实上,自然界中充满了欺骗的现象。动物们会伪装自己,或假装成另一种东西——从伪装成有毒物种到撑起羽毛,鳞片或皮肤,要么就让自己的后代寄生在其他物种身上。许多物种中雄性都会打扮自己,进化出诱人的特征,并且使用各种诡计,以此吸引雌性,传播自己的基因。欺骗就像诚实一样在达尔文的物竞天择理论中占有一席之地。所以,从进化的角度来看,误导行为具有它的合理性。

机器比动物更诚实的可能性似乎不大,无论是从设计上还是从它们自己的相互竞争上来看——如果输赢代表了一切,那么,你只能小心了。

当然,就像物理学家尼尔斯玻尔说的,要做出准确的预测总是很困难的,特别是预测未来的时候。但有一点是确定的,假设我们真的能看到真理的话,我们将学到很多关于智能发展轨迹的知识,这种智能的发展实际可能在宇宙的任何地方发生。

作者简介:

Caleb A. Scharf

Caleb A. Scharf博士是哥伦比亚大学天体生物学主任,在国际上享有天体物理学家的盛名,还经常向大学与公众演讲。英国《卫报》报道过他的博客Life, Unbounded,作为它们最热门的科学博客之一,《种子》杂志的一名编辑称他的博客为现象级,信息丰富,新鲜,有想法。”Scharf是一百多篇天文学和天体物理学科学研究论文的作者或合著者。他的作品在《新科学家》,《科学美国人》,《科学新闻》,《宇宙》杂志,《今日物理》,和《国家地理》,还有在像Space.comPhysics.com这样的网站上发表。他编写的本科和研究生教科书,《系外行星砂天体生物学》获得了2012AAS的钱布利斯奖。他的论文和评论在像《科学》,《自然》,《天体物理杂志》,《皇家天文学会月刊》这样著名的出版物中发表。Scharf博士经常是学术会议中的主讲人,比如说在美国物理协会,博物馆,公众与私人的场合,包括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纽约鲁宾艺术博物馆。他曾做客NPRKrulwich的科学节目,威廉夏特纳的你说奇怪不奇怪?,并曾担任在《国家地理》杂志,科学频道,探索发现频道和纽约时报的顾问编辑和制作人。

(翻译:费哲妮,审校:刘博尧)

本文来自:环球科学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科普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其它相关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责任编辑:环球科学]
分享到:
文章排行榜
©2011-2025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9775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
./t20180731_837526_taonew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