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首页  >  专题  >  环球科学  >  环球科学<前沿资讯>

新的化石为原始鸟类喙的进化提供了线索

来源:环球科学

带牙齿的鼻端长着一个角状的鞘

一个多世纪以来,唯一已知的古代鱼鸟的头骨要么是残缺的,要么是扁平的,要么是两者兼而有之。现在,对四具头骨化石的高科技三维分析为这个标志性生物的喙可能是什么样子,以及关于早期鸟类进化提供了诱人的线索。

早在19世纪70年代,人们就首次描述了这种鸟,它是一种类似燕鸥的鸟类,生活在白垩纪晚期(late stages of the Cretaceous period),大约在6600万年,与恐龙和其他许多物种几乎同时灭绝。耶鲁大学(Yale University)脊椎动物古生物学家、该研究的合著者巴尔特-安扬?布胡拉尔(Bhart-Anjan Bhullar)说,它的大部分化石都是在沉积岩中发现的,沉积岩是在从墨西哥湾(Gulf of Mexico)一直延伸到北冰洋(Arctic Ocean)的宽阔海道中积累起来的。尽管该物种的身体化石通常保存得很好,但它那精致的头盖骨的完整残骸仍然难以找到,直到2014年在堪萨斯(Kansas)寻找化石时,Bhullar的一名队友无意中被其标本绊倒。

最近,Bhullar的研究小组对这个标本和其他三个不太完整(但大部分仍是三维)的头骨进行了高分辨率的CT扫描,以初步了解鱼鸟的头部是什么样子,以及它的骨骼是如何排列的。新发现发表在本周《自然》(Nature)杂志上,“科技让旧化石焕发出新的光彩”,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American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脊椎动物古生物学家马克·诺雷尔(Mark Norell)说。

Bhullar说,研究小组构建的头骨数字模型是一种鸟类和恐龙特征的奇怪混合。和现代鸟类一样,鱼鸟的上颚是由几块骨头组成的,而且有些弯曲,这样一来,当它们捕食猎物时,嘴部的尖端就可以向上弯曲,扩大了嘴部的宽度。它的大脑也更像现代鸟类而不是恐龙。但头骨两侧的内庭表明,鱼鸟的下巴肌肉与恐龙祖先的相似。

北京大学古脊椎动物和古人类研究所(Institute of Vertebrate Paleontology and Paleoanthropology in Beijing)的徐星(音译)说,这种混合的特征挑战了一种流行的进化模型,即鸟类大脑体积的扩张导致了它们的颚合肌肉的缩小。他指出,研究小组的发现“突出了化石在检验进化论假说中的重要性”。

这一发现也让我们了解到鱼鸟的喙的可能模样。研究小组的扫描结果显示,下巴尖端的粗糙的骨骼上曾有很多血泡(些血泡正是构成现代鸟类喙的角质鞘的基础),Bhullar说。这只鸟的下颚大部分都长着只有几毫米长的牙齿。

虽然石齿鸟的钳状喙只局限于鼻端,但它很可能像现代鸟类的喙一样,被用来完成诸如梳理羽毛和咬住小物件等精细的任务。Bhullar注意到,它成为了手的替代品,因为这种鸟的前肢已经进化成了翅膀。

本文来自:环球科学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科普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其它相关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责任编辑:环球科学]
分享到:
文章排行榜
©2011-2025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9775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
./t20180916_868130_taonew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