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首页  >  专题  >  环球科学  >  环球科学<前沿资讯>

多肽信号为植物预警干旱威胁

来源:环球科学

作者:Alexander ChristmannErwin Grill

 

由于植物无法自由逃脱不适合生存的环境,它们必须不断监测环境,以求在生存条件变化时得以生存。植物能够与其他生物(如细菌)合作,并且还可以监测光谱从紫外线到远红光光照条件。植物的这些能力的分子机制已经被熟知。但是,植物如何感知干旱、寒冷、盐害,仍然是个谜。发表于《自然》(Nature)期刊的一篇文章中,Takahashi等人报道了对植物缺水时产生的某种多肽的鉴定。 

干旱、寒冷与盐害条件都会影响植物的水分状态。植物在这些条件下合成脱落酸激素(ABA),这一激素能够调节植物的水含量。叶片中的气孔使植物吸收光合作用所需的二氧化碳,但水蒸汽可以通过它们逸出。ABA可以引起植物气孔的开放程度降低,有助于植物保存水分。 

水分缺乏与ABA合成之间的关联的分子基础仍然是个谜。以拟南芥作为模式系统,Takahashi与同事们研究了分泌肽CLE家族成员是否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作用。这一家族有30多位成员,它们产生于酶介导的裂解反应。这些多肽参与到不同的生物反应过程中。例如,CLAVATA3控制着茎细胞的命运,TDIF调节植物的水分运输组织脉管系统的形成。 

Takahashi等人对27CLE多肽进行了测试,验证它们促进ABA合成的能力,已知ABA出现在应对干旱时的维管组织中。在产生ABA的途径中,一种叫做NCED的酶,切割了类胡萝卜素前体分子。并且,干旱引发NCED3基因的表达。作者将CLE肽施用于植物根部,并监测是否在叶片中诱导NCED3表达。他们发现,当施用低浓度多肽时,只有CLE25在调控NCED3的表达中活跃。CLE25处理导致了ABA浓度升高,同时使气孔开放程度降低。CLE25基因在根部快速表达以应对干旱,同时,CLE25缺陷突变体植株在脱水反应中不能诱导NCED3表达。而根部或芽中形成的CLE25足够诱导NCED3应对脱水反应。 

作者测试了能够识别CLE肽的受体组,并鉴定受体蛋白质BAM1BAM3CLE25诱导的反应所必需。一系列嫁接实验阐明了该系统的工作原理。如果将含有BAM1BAM3基因突变的根部嫁接到野生型植株的芽中,那么,在植株根部施用CLE25就会引起NCED3在芽中的表达。然而,如果植株被嫁接到野生型植株根部和芽的中间部位,即使BAM1BAM3基因在这一部位中都存在突变,并在根部施用了CLE25NCED3也不会在芽中表达。

 

 

1. 一个有助于植物对干旱产生应答的肽。在发生干旱时,植物会产生ABA激素,帮助调节体内水含量,例如关闭气孔,减少水分通过叶片逸散。然而,从植物感知干旱到产生ABA的过程仍不得而知。Takahashi等人报道,通过植物拟南芥模型,发现一种肽CLE25在干旱应答中被激活,而且作为移动信号从植物根部传递到叶片。作者提出,CLE25的受体为BAM1BAM3蛋白,研究表明CLE25与受体间的相互作用可引起类胡萝卜素切割酶NCED3的表达。NCED3可催化产生ABA前体分子,并被转换为活化的ABA信号,促使植物做出改变以应对水分缺乏。

 

人们一直在寻找植物感知缺水伊始的分子机理,而Takahashi与同事们的发现为寻找这一机理开辟了潜在途径。植物脱水时,引起CLE25表达的过程仍未可知。作者的发现将可能为这一问题提供解决方向。同时,仍有很多疑问存在。如,CLE25浓度是如何调节的?CLE25的假定切割是如何发生的?CLE25的化学修饰可能对其活性至关重要,包括脯氨酸残基的羟基化和可能的糖基添加。在应对干旱的过程中,这些修饰对于CLE25功能的必要性也有待研究。 

在其他植物中,CLE25的分子作用机制在进化上可能相对保守。Takahashi与同事的研究结果表明,CLE25肽产生于前体蛋白的酶促切割,这一蛋白能够产生一个12-氨基酸多肽。对基因序列分析后,我们发现拟南芥中CLE25肽的序列能够比对到许多其他物种中,包括甜菜(Beta vulgaris)、白杨(Populus trichocarpa)、水稻(Oryza sativa)、玉米(corn; Zea mays) 

前人研究表明,缺水可引起维管组织张力,以此作为诱导ABA的信号。CLE25从根部到叶片的转运,看起来要比张力引导下的直接传递慢得多。张力引导是和CLE25一起作用还是独立作用,尚需解决。BAM1BAM3与包含干细胞的分生组织的保守性有关,与维管组织的发育也有关系。就像应对干旱一样,这些感受体是否使用同样的信号途径进行发育过程,仍然需要进一步分析研究。 

作者对于CLE25功能的鉴定,提供了一个关于调节互作网的有趣见解,植物利用这一互作网络,在干旱条件下优化性能和生存力。缺水是限制作物产量的主要因素,因此,进一步了解植物应对环境挑战的分子机理,可能会揭示未来作物抗逆性和确保稳定性的方法。

 

翻译:高宝祯 

审校:刘师垚 

 

本文来自:环球科学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科普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其它相关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责任编辑:环球科学]
分享到:
文章排行榜
©2011-2022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9775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
./t20181105_891484_taonew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