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抗生素耐药性这一威胁的进一步靠近,专家已经给出一些建议。
在发现青霉素的影响之前,亚历山大·弗莱明在假期离开伦敦实验室具体有多久,这个问题一直有不同的观点。有可能是两周,也有可能是四周。但我们可以确信的是这个时间足够长,足以使著名的青霉菌在废弃的培养皿中生长并消灭细菌菌落,所以有些事情——比如微生物的生长,是不能着急的。
在今天,这也带来一个问题,想要在工作日的8个小时内鉴定出致病菌并且确定最适合的抗生素几乎是不可能的,这通常要花费几天甚至更多时间。但是,越晚开始用药治疗,感染持续的时间也就越久。
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医生可不愿意等,其中一种加快治疗速度的方法就是在诊断的时候尽量猜测是哪种致病菌,再使用广谱抗生素(可以同时对多种细菌有效)。这种方法可以挽救生命,但它也带来了问题。世界卫生组织(WHO)预测,如果不采取紧急措施,对抗生素耐受的细菌(耐药菌)的传播会导致小感染和过去认为良性感染的再次产生致死威胁。
其中一个备受关注的可以采取紧急措施的时机,是从生病到接受有效治疗之间的耽搁,减少耽搁的时间可以避免不必要的处方,阻止耐药性的传播,最重要的是,给患者以最好的康复机会。
加速该过程需要在微生物学家所说的“抗菌药敏试验”上有大突破,依照惯例,这个试验可以分为两步,一是实验室培养和鉴定致病原,二是观察哪种抗生素可能最有效。
理论上,加快这两个步骤的技术是存在的,基因组学的迅猛发展意味着快速DNA测序技术可以在数小时内鉴定细菌类型,同时也能快速准确地检测结核病的耐药性和易感性(The CRyPTIC Consortium and the 100,000 Genomes Project N. Engl. J. Med. 379, 1403–1415; 2018)
进一步发展下去,相关技术甚至有可能在样本提取后的60分钟内得到结果,这将会是个颠覆性的改变,但这一切并未发生,为什么?
这就要讲到以下相关人员了,医生、研究人员、检测实验室、监管人员和商业公司,他们都会给出他们各自的理由。这一讨论的结果将在本周发布——一项共同声明,旨在找到共同点来界定其中的困难并尝试给出解决方案。(A. van Belkum et al. Nature Rev. Microbiol.2018).
这项声明由一批专家共同签署,有来自法国诊断公司bioMérieux的机构代表,也有来自欧盟委员会下属负责协调国家级研究项目的抗生素耐药性联合研究计划(Joint Programming Initiative on Antimicrobial Resistance,JPIAMR)的代表。这是一个里程碑式的努力,并且是相互合作和社区交流的胜利。现在,困难的工作才真正开始:解决路线图上的问题。
其中一个挑战来自监管,不同国家和地区都有他们各自的要求与流程,以准许新诊断方式进入市场并使之生效,对于开发者而言,满足所有需求是一个庞大而艰巨的任务。这需要沟通、协调和制定标准,政策制定者也需要坐在一起,就一套共同的规则达成一致。
另一个问题在于,各个机构如何收集并编辑耐药菌株的信息和抗生素的有效性。共同声明提到,如果这些信息能得到及时收集和整理,并分析更多的样本,然后绘制成可以用来指导治疗的“智能抗菌谱(smart antibiogram)”,就可以大大缩短治疗前耽搁的时间,而节约时间意味着拯救生命。
或许最大的困难在于成本,当前的诊断试验虽然慢,但十分便宜,而现代诊断技术的开发和使用需要越来越多的经费。但这并不是绝对的:日益严重的抗生素耐药性问题将会从基础上撼动临床诊疗和医疗保健市场,当前的治疗模式和诊断方式都终将被淘汰。这种情况下,我们现在所认为的大量的投资可能相对来说更为划算,世界不能放任形势继续恶化,政策制定者也反复强调,我们必须马上针对抗生素耐药性采取行动,社区也开始做出积极反应。
翻译:肖遥
审校:杨青
本文来自:环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