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首页  >  专题  >  环球科学  >  环球科学<前沿资讯>

两种病毒的联合作用能更有效地杀灭害兔

来源:环球科学

根据我们发表在《应用生态学》Journal of Applied Ecology杂志上的研究,针对欧洲兔的野化种群(欧洲野兔)的两种生物防治措施联合起来可以产生出人意料的作用,这种作用能够使澳大利亚的农民、土地主和环保人士受益。

害兔每年使澳大利亚的生产损失2亿美元以上,且需花费百万美元用于虫害防治。它们与家畜争夺食物,并造成巨大的环境破坏。

在澳大利亚的大量农业和内陆地区,兔子曾达到过鼠疫的规模,直到引入了两种兔特异性病毒和病媒昆虫,这种情况才有所缓解。

粘液瘤病毒最初是在1950年被引入的,随后20世纪60年代欧洲兔蚤病毒传播,接着20世纪90年代西班牙兔蚤使病毒扩散到干旱地区。

后来在1995年,兔出血症病毒RHDV从隔离区泄露,这发生在1996年官方释出这种病毒之前。自1950年代以来,这些生物防治仅在澳大利亚南部地区就减少了大约75%-80%的兔子数量见我们的论文中的参考文献

2011年,粘液瘤病毒和兔出血症病毒一共为澳大利亚的经济挽回了约700亿美元。

但是兔对这些病毒生物防治剂的免疫增强正为澳大利亚土地管理者带来新的挑战。

我们发现这两种主要病毒之间存在有利的相互作用,对澳大利亚的环境和经济来说是个好消息。

我们的研究显示,有确凿证据表明这两种兔类疾病的结合能更有效地减少兔子的数量,给相关机构和土地主的害兔防治项目提供了更多的帮助

我们的研究依赖于疾病生态学中运行时间最长的监测计划之一:在阿德莱德北部已运行21年(未完)的Turretfield兔子研究项目。

在二十多年的时间里,南澳PIRSA生物安全小组大约每两个月进行一次病毒的统计、标记和检测,并从隔离种群中释放出各种年龄已被标记的兔子。

通过分析这些独特的数据,我们发现如果一只兔子曾经暴露于粘液瘤病毒,死于兔出血症的几率比预期高出10%。这意味着现在对粘液瘤病毒澳大利亚第一次兔类生物防治免疫的兔子更容易感染RHDV澳大利亚第二次兔类生物防治

换言之,这两种疾病痘病毒和杯状病毒)的相互作用产生了群体影响,可以导致更多的兔子死亡。

生物防治剂之间的这种相互作用是罕见的;事实上,这是世界上第一次发现这类效应。

这两种病毒的结合是对付兔子的有力武器,了解这一点对世界各地防治害兔的土地主和农民具有重大意义。疾病爆发的时间或许能被控制,以确保害兔的死亡率尽可能高。

在澳大利亚,兔子是其它两种有破坏性的入侵物种——野猫和红狐的主要食物。庞大的兔子种群使这两种食肉动物均保持较高的物种密度,从而加剧后者对本地野生动物的捕食率。

因此,保持兔子数量较低对环境是有益的。事实上,自1995RHDV开始传播以来,当地植被的覆盖率已经有所提高,且记录在案的当地小型哺乳动物的数量也一直在增加。

此,生态学方面的生物防治用来控制入侵物种是一种明智的方法。

我们的发现在世界上其它地方也有一定的意义。欧洲兔在英国、新西兰和南美洲的部分地区都造成了环境和农业破坏。

我们的研究结果还将帮助欧洲的研究人员和环保主义者保护自然分布区内的兔子,并在未来支持澳大利亚寻找其他生物防治措施。

关于作者:

Corey Bradshaw是弗林德斯大学(Flinders University)研究全球生态学的研究员;

Louise Barnett是弗林德斯大学的兼职研究员;

Thomas Prowse是阿德莱德大学(University of Adelaide)数学学院博士后研究员。

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不代表《科学美国人》。

(翻译:壮琛;审校:戴晨)

本文来自:环球科学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科普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其它相关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责任编辑:环球科学]
分享到:
文章排行榜
©2011-2025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9775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
./t20181229_903784_taonew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