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首页  >  专题  >  环球科学  >  环球科学<前沿资讯>

掠尸者时代

来源:环球科学
(图片来源:wikimedia)

今年3月,一封写给加州大学欧文分校解剖学专业学生的信在Facebook上疯传。一名名为托尼·巴雷特的男子在与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进行长期斗争后,希望将自己的遗体捐赠给UCI医学院,并想向那些将在解剖课上解剖他的学生们进行一下自我介绍。去世前,托尼在推特上分享了这封信:
“我叫托尼,即将成为你的大体老师。我真诚地希望用我的身体帮助你成为一名伟大的医生,希望在你追逐梦想的道路上助你一臂之力。这个世界需要伟大的医生,我毫不怀疑你会成为其中的一员。现在让我们开始工作吧!拿起10号刀片,让我们一起来探索。”
像托尼那样将自己的身体奉献给科学是我们为世界所能付出的最好的礼物之一。然而,用于医学研究和教学的遗体捐赠却有一个并不那么光彩的过去。它曾经充满了可怕的故事,诸如盗墓、黑市交易甚至谋杀。《生物考古学分析与人体》一书中新的研究,包括我撰写的一项研究,都涉及了这段历史。20世纪初,曼哈顿的解剖学家们似乎利用了后内战时期出现的种族隔离现象,以此获得更多的用于研究的人体。
在17和18世纪,“复活师”(掘墓人)盗掘下葬不久的尸体,然后卖给附近的医学院,这种情况非常普遍。直到一个好奇的孩子在哥伦比亚大学解剖室外透过窗户向里偷看,发现他不久前过世的母亲正躺在解剖台上。这一好奇时刻引发了1788年的针对医生的暴乱,愤怒的纽约市民把医生和医学院的学生拖到大街上,要求他们为偷盗尸体的行为负责。
作为对暴乱的回应,解剖学家重新诠释了解剖,解剖是对那些于社会而言无可救药的人进行救赎的一种方法。如果你犯下了足以被判处死刑的罪行,你可能对社会已毫无用处,但至少你的尸体还可以发挥作用。然而,当美国日益发展的医疗领域对尸体的需求超过死囚牢房所能提供的数量时,策略又发生了变化。解剖学家协助起草了一项立法,鼓励那些穷得买不起墓地的家庭捐献遗体。
即便如此,尸体仍然不够。1914年的《世界晚报》(Evening World)报道称,当来自贫困家庭的病人被宣告死亡,医院的工作人员会强迫病人家属提供遗体。在这段有关尸体获取的历史中隐含着这样一种假设:那些目标群体是社会上最受压迫的群体。作为一名生物文化人类学家,我想要更深入细致的了解还有哪些因素会牵涉其中,从而增加尸体被送上解剖台的风险。
为了调查,我检查了数以百计的骨架及其人口普查记录,它们都属于位于华盛顿特区的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乔治亨廷顿解剖学藏品。这些骨架都是纽约人的遗骨,在20世纪初,曾经历了哥伦比亚大学医学院解剖实验室的处理。
如果纽约的尸体法令真的不加区别地对待贫困者,我们猜测大部分尸体将来自最贫困的街区。基于这些尸体主人生前的住址信息,我们发现很多贫穷的黑人及白人都来自黑人种族隔离最严重的社区。这一发现并不令人意外,毕竟在我们这个时代,种族隔离区已经与高贫困率联系在一起。
不过,当考虑到社区的整体收入时,情况变得更加复杂。实际上,种族隔离最严重的黑人社区的经济状况是有差异的。另外,有些白人穷人的尸体并非来自高度种族隔离的黑人社区,而来自贫困白人聚集的社区(如臭名昭著的五点区)。更有趣的是,白人富人区附近的种族混居区会提供贫困黑人的尸体但绝对没有白人穷人的。该如何解释这些奇怪的关联呢?
似乎你所处街区的种族和贫困两个因素交织在一起,共同增加了你成为医用尸体的机会。虽然在理论上,贫穷的白人也是备选目标,但如果他们居住在富裕的白人区附近,成为目标的概率就会大为减小。这与其他说法一致,即长期以来美国黑人一直是解剖学家的目标。我对骨骼遗骸所做的检查也支持这些发现。与整个城市的人口统计数据相比,在骨骼藏品中黑人的比例高出了六倍。
另外两名生物人类学家阿贾•兰(Aja Lans)和雷切尔•沃特金斯(Rachel Watkins)的研究表明,白人医生通过对黑人身体进行解剖提升了其职业能力,但对黑人受试者而言却是不人道的。毕竟,在那个时候,白人医学生与解剖完成的黑人尸体合照,并把照片当作寄明信片回家的做法很普遍,而这对躺在解剖台上的尸体是极大的不敬。
这么多这样的骨架仍然收藏在我们的大学和医院里,也许是时候翻阅一下档案,反思当初是如何获取它们的。我们也许永远无法像了解托尼那样了解他们的故事,但现在至少应该尝试一下了。

作者:Adam Netzer Zimmer
翻译:孙雨漠
审校:马晓彤
引进来源:科学美国人

本文来自:环球科学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科普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其它相关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责任编辑:环球科学]
分享到:
文章排行榜
©2011-2025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9775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
./t20190815_921691_taonew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