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种满水稻的梯田(图片来源:Joan Vila Flickr)
“你碗里的米饭也在危害着气候”,这是今年最近美国彭博社的一条新闻标题。“水稻种植对全球变暖的危害可能相当于1200个火力发电站。那么为什么消费者们会无动于衷呢?一些有环保意识的消费者改吃素食,驾驶电动汽车,为环保尽自己的努力,那他们会放弃碗里的米饭吗?”我一看到句话就愤怒了。这简直是一派胡言,而且针对的是一种在亚非地区比欧美国家吃得更多的粮食,但欧美地区的人均温室气体排放量却比亚非地区高得多。最重要的是,我们应该如何看待1200个火力发电站这个数据呢?全球几十亿人口的主食“理应”对气候变化造成多大的影响呢?
这篇文章中充斥着数据。这些数据听起来都很惊人,但我真的不知道该如何去解读。水稻的“长期破坏程度相当于德国、意大利、西班牙和英国使用化石燃料导致的二氧化碳年均排放量。”(德国、意大利、西班牙和英国的大部分能源都依赖于化石燃料吗?这四个国家依靠大米摄取大部分卡路里的人数该如何比较呢?我们该如何比较一种作物种植对世界气候造成的影响和少数国家出于各种原因造成的气候影响?)自1960年以来,全球精米产量增长了230%。(自那时以来,全球人口增长了多少?)水稻生产排放的“有害气体是小麦的两倍”。(我们应该多吃大米还是多吃小麦?)“在浸水状态下种植水稻产生的甲烷排放量高达全球排放总量的12%,而甲烷是人为造成全球变暖的四大罪魁祸首之一。”(人为甲烷排放的来源是什么?水稻种植产生的甲烷造成了3%的全球人为变暖。这个比例很大吗?说到底,粮食在温室气体排放的来源中占比最小,可忽略不计。很多人的生活没有汽车、没有飞机,但是卡路里是必需品。)
我写这篇推文,不仅仅是为了吐槽这篇让我生气的文章,尽管这很有趣。重要的是,我们应当去思考如何解读这样的新闻标题。许多人在数学方面都有过痛苦的经历,不能自如地考量这些数字和统计数据,而我们的社会大体上又是尊崇数字的。一篇文章会抛出数据,却没有将这些数据置于恰当的语境中,是因为人们不会去质疑这些数据。人们要么是不知道如何正确地发问,要么就认为一个涉及许多数据的论证是合理的。
此外,提及污染和气候变化时,人们对关注点的看法可能会受到扭曲。近来,一些环保活动人士特别关注塑料吸管滥用问题,遭到了残障人士的反对,他们认为塑料吸管是一些人重要的无障碍物品。这一争论涉及的塑料污染占海洋塑料污染中的不到10%。塑料吸管的禁令基本上是象征性的。(2018年的一项研究估计,在著名的大太平洋垃圾填埋场中,一半以上的塑料污染都是丢失或遗弃的渔网造成的。)关心各种环境问题并采取行动所需的精力有限,那么应当如何考虑水稻产生的影响呢?
而说实话,最主要的是,我看完了整篇文章,也不太确定要如何理解水稻种植对环境的影响。我希望能找到一些能帮助我在语境中理解的数字。回到水稻的这个话题上。
读到这篇文章的时候,我的第一个疑问是:世界上有多少卡路里来自米饭?这似乎是一个重要的基本事实,能够帮助我理解其他的数字。Ricepedia是国际农业研究磋商组织(CGIAR)运营的一个水稻信息网站。该网站称“全球人均能量”的19%来源于米饭。有大约35亿人通过米饭摄取至少20%的卡路里,而又大约5亿人摄取的卡路里大部分都来自米饭。我发现的其他来源也有类似的数据,称世界上16-20%的卡路里来自米饭。
占人类摄入卡路里总量的20%,这个比例很高了,和玉米和小麦的占比差不多。这三种农作物加在一起提供了我们一半以上的卡路里。要种植维系那么多人生命的东西,自然是会对环境造成影响的。让我有些惊讶的是,水稻、玉米和小麦提供卡路里的比例如此相似。这有助于发现水稻种植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是小麦种植的两倍。
我的第二个疑问是:如何比较水稻造成的影响和其他粮食所造成的影响,以及如何将其与水稻作为营养来源的重要性相比较?水稻种植产生12%的人为甲烷排放量,导致了大约50%与作物有关的温室气体排放。这项数据来源于一份美国环境保护基金会(EDF)的白皮书。(白皮书研究的实际上不是关于甲烷排放的问题,而是关于另一项研究。该研究表明试图减少甲烷排放,可能会增加另一种强效温室气体一氧化二氮的排放量。)
美国环境保护基金会(EDF)的评估依据的是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UNIPCC)的第五次评估报告(相关章节见链接)。这些数据表明(尤其是表6.8),造成人为甲烷排放与食物相关的主要因素是稻田和牛粪(他们不怎么使用这一术语)。这些因素产生的甲烷总量占甲烷人为排放量的40%,而水稻种植产生的甲烷占这一排放量的30%。如果生产所有粮食所排放的甲烷是一样的,那么水稻只会产生20%的甲烷,是它“理应”产生的1.5倍。但真实的情况是,生产粮食的甲烷排放量是非常不均衡的,而水稻和反刍动物几乎要负全部责任!如果要计算食物所排放的温室气体,水稻每卡路里所排放的温室气体要多于小麦或玉米,但少于水果、蔬菜、豆类或是任何肉类。有关更详细的数据,请参阅世界资源研究所的这份工作文件。如果美国环境保护基金会(EDF)是正确的,即水稻释放出的一氧化二氮比原先所了解的更多,那么这些数字可能低估了水稻的影响,但与动物食品的影响相比,水稻的影响小之又小。
我还没有回答完这篇文章给我带来的所有疑问,但实际上我觉得自己更有能力去了解水稻对环境的影响。文章中的一些数字仍然令我感到困惑。我不知道如何将水稻对环境的影响与1200个火力发电厂相比较,与关于德国、意大利、西班牙和英国的主张相比较。将四个国家所有产业的化石燃料使用对气候的影响与全世界食用粮食所产生的影响进行比较,对我来说这是毫无意义的。自1960年以来,有关水稻产量增加的统计数据更有意义。现在世界人口是1960年的2.5倍(增加了150%)。然而,水稻的产量大约是1960年的3.3倍,比人口增长幅度稍微大一些。
就我个人而言,这些统计数据可能不会改变我的稻米消费量。我吃米饭不多,米饭是我饮食中的一部分,但我更多的卡路里是从小麦当中摄取的。并且,我认为减少乳制品消费也许能更有效地减少自己饮食造成的温室气体排放,而不是让自己少吃米饭。在更广泛的层面上,大米是一种重要的营养来源,是几十亿人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可以种植在其他作物不能够种植的地方。因此,如果有人暗示那些仰赖大米为主食的人们应该少吃米饭,或者人为他们为了而生存做出不负责任的选择,我对此感到十分愤怒。去指责那些少吃肉但不少吃米饭的消费者似乎并无帮助。
尽管如此,有关水稻种植对环境影响的统计数据确实让我感到惊讶。我没有意识到,相比其他作物对气候的影响,水稻种植的影响程度是一个异常值。我很高兴,人们还在持续研究如何以较少破坏性的方式种植水稻。我对水稻信息的深入挖掘也让我注意到,要了解并解读我们的选择如何影响环境有多困难。我们很难弄清数据背后的完整语境,我希望更多气候变化研究组织能继续让每个人能更容易地获得信息,从而在知情情况下做出选择。
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美国科学人》观点和立场。
作者:Evelyn Lamb,数学和科学板块自由撰稿人,定居美国犹他州盐湖城。
翻译:林溪滢
审校:马晓彤
引进来源:科学美国人

本文来自:环球科学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科普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其它相关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责任编辑:环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