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首页  >  专题  >  环球科学  >  环球科学<前沿资讯>

了解电子烟的危害或还需要数年时间

来源:环球科学
电子烟(图片来源:Pixabay)
许多人不知道电子烟里装了什么,也不知道已报道的电子烟对健康的影响意味着什么,最重要的是,明明电子烟流行还不到10年,为什么所有这些却发展得如此之快。吸电子烟其实是吸入了电子烟装置产生的气溶胶。
当电子烟于2006年首次进入美国市场时,许多戒烟专家都持乐观态度,他们认为通过电子烟获得尼古丁的方式是传统香烟的有效替代品。因为传统香烟烟雾含有许多有害的燃烧产物,而电子烟没有。毫无疑问,传统香烟有害健康,也是美国可预防性死亡中的头号元凶。因此,电子烟在市场上被看作一种更“安全的”替代品。
作为一名吸入性毒理学家(inhalation toxicologist),我研究可吸入化学物质、微粒以及其他制剂如何影响人类的健康。自从电子烟问世以来,我一直担忧,科学界怎么可能全面了解了它们的危害。毕竟,流行病学家花了几十年时间才发现,经常吸入植物燃烧产生的烟雾(例如烟草)会导致肺癌。而科学界为什么这么快就认定,电子烟没有可能需要数年才能显现的隐患呢?
电子烟真的能帮人戒烟吗?
众所周知,戒烟是很难的,而烟草公司也一直在无情地掩盖吸烟的危害。因此,一些公共卫生官员将电子烟奉为帮助人们戒烟的工具。
许多烟民也反映,由吸香烟到吸电子烟的转变改善了他们的身体健康状况,包括减少了咳嗽。
但一些随机临床试验检验了使用电子烟戒烟的效果,结果喜忧参半。虽然一些实验表明戒断成功率显著提高(从9.9%提升至18%),但与随机选择尼古丁贴、口香糖和喷鼻剂等传统尼古丁替代品的人相比,使用电子烟的人更有可能继续依赖尼古丁。而且,他们也更有可能会复吸香烟。
简而言之,电子烟是否、如何以及能在多大程度上作为一种戒烟工具还没有定论,尤其是考虑到有80%以上随机选择使用电子烟的烟民在戒烟实验后还会继续吸烟这一情况。
比眼镜蛇更安全
且不谈戒烟,如今美国有360万青少年吸电子烟,其中很多人认为电子烟是“安全的”,这与大肆宣传电子烟是一种“更安全”的选择脱不开关系。但“更安全”并不等于“安全”,而“更安全”的含义是基于与香烟的比较。
英国公共卫生部(相当于英国的FDA)在2015年发表声明,“虽然电子烟不是100%安全的,但电子烟不含有大多数会导致吸烟相关疾病的化学物质,它含有的那些化学物质所带来的危害也是有限的。”
这项声明既没有考虑到以下事实:吸入流行电子烟中含有的香料化学物质对健康的影响是完全未知的,而加热液体会导致这些“危害有限”的化学物质受热分解为我们已知的毒物;也没有考虑到电子烟是一种更新换代很快的消费产品,其装置和化学成分日新月异,会让我们暴露在各种未知的健康后果中。
这种错误,在使用吸烟多年的人群作为对照来评估吸电子烟对健康的不良影响时,被进一步加深。众所周知,吸烟会引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和癌症。而这些疾病中,很多都是在初次吸烟的许多年后才会有临床表现。
从来没有对照研究评估过电子烟是否会对从不吸烟人群的健康造成不良影响,直至今日,科学家们还不知道吸电子烟几十年会对健康有什么潜在的长期影响。
电子烟对健康的影响和香烟大有不同
吸烟相关性疾病,如肺癌和肺气肿,都需要多年的时间发展到患病的程度。但电子烟引起的疾病就不是这样了。
我认为,科学家和政策制定者应当彻底停止将吸电子烟的后果与吸香烟做比较。现有的450多例吸电子烟相关性肺损伤病例已经证明了这一点。这些患者的临床表现是医生在那些吸了几个月香烟的人身上看不到的。
同样地,这些临床结果在大麻使用人群中也没有报道,尽管大麻中的精神活性成分四氢大麻酚(THC)现在与这些病例中的大部分有关联。
另外,这些重大健康问题的出现速度远快于人们对吸烟相关疾病发展速度的预期。既然医生们看到电子烟在相对短时间的接触后就能导致严重的疾病,这是否意味着吸电子烟比吸香烟的危害更大?
鉴于通过香烟烟雾吸入的化合物和通过各种不同口味的电子烟吸入的化合物是非常不同的,这难道不像拿苹果和橘子来比较吗?没有人会认为,把吸香烟对健康的影响和吸食快客(crack,可卡因的别名)作比较是合理的。
现在,人们把大量注意力放在了找出那450多例吸电子烟引起的肺损伤的罪魁祸首上。四氢大麻酚液体中所含有的成瘾物质,作为潜在的元凶浮出水面。
然而,并非所有被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CDC)发现的病例都有四氢大麻酚吸食史,有些病例仅有尼古丁吸食史。而且,这些电子烟相关性肺损伤的症状和CDC报道的没有四氢大麻酚吸食史的病例的症状相似,说明电子烟相关性肺损伤在最近报道的这些病例数量上升前,就已经被发现了。
另外,其他的电子烟相关性临床预后也有所报道,暗示电子烟引起的不良健康影响也是分很多种的。因此,现在要说通过吸电子烟或四氢大麻酚产品而吸入的哪些化合物会具体引起哪种肺损伤,还为时过早。
虽然现在还不能说电子烟能否或者多大程度上被用作戒烟方法,但有一点是肯定的:电子烟对健康并非没有影响。
作者:Ilona Jaspers,北卡罗莱纳大学儿科学、微生物与免疫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教授。
翻译:廖铭璐
审校:施怿
引进来源:the Conversation

本文来自:环球科学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科普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其它相关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责任编辑:环球科学]
分享到:
文章排行榜
©2011-2025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9775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
./t20191021_928579_taonew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