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澳大利亚蜥蜴岛的珊瑚白化现象。 (图片来源:海洋局(The Ocean Agency)/XL Catlin Seaview Survey/Richard Vevers)
杜克大学(Duke University)和复旦大学(Fudan University)的科学家在一篇新发表的论文中指出,地方保护可以增强沿海生态系统、物种和城市的气候适应能力,为它们抵抗海平面上升、海洋酸化和气温上升等环境问题赢得宝贵的时间。
是继续投资地方建设来保护受威胁的地区与人口,还是将大部分资金转向全球建设以减少化石燃料的排放?当科学家们产生分歧之际,这篇经过同行评议的论文发表在了《当代生物学》(Current Biology)杂志上。
“答案是,两者都需要,”杜克大学尼古拉斯环境学院(Nicholas School of The Environment)海洋保护生物学副教授Brian R. Silliman与Rachel Carson表示。
“我们对地方保护的分析表明,除了极端的状况,在其他所有的情况下,这些干预措施都极大地缓冲了气候变化对当地造成的影响,从而为解决城市下沉以及珊瑚白化现象的问题赢得时间,直到全球减排的有利影响发挥作用。”Silliman说。
例如,在佛罗里达群岛,在2014年3个月的水温高峰期间,当地捕杀以珊瑚为食的蜗牛来减少其数量,这样的措施使珊瑚的热白化数量相较于以前未经处理的珊瑚来说减少了40%,这也促进了珊瑚更快的复苏。
在切萨皮克湾,由于海水变暖和严重污染曾消失的海草床又重新出现了,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当地采取措施大幅减少了流入海湾的富营养污染。
在上海,数千座高楼大厦的重压和地下蓄水层的枯竭,造成了海平面逐年上升,地面逐渐下沉的局面。但是政府采取行动将水抽回水井并且严格控制地下水的使用,使得地面沉降速度放缓,给予了城市官员时间制定其他防护措施。
中国复旦大学海洋生态学研究员,与Silliman同为这篇新论文作者的贺强说:“我们所提到的大部分成功案例都有一条共有的主线,即地方政府采取相对应的行动增强气候的恢复力——通过消除或减少与人类相关的活动,这些活动加剧了气候压力,增加了物种或地点的脆弱性。”
贺强表示,去了解人类和气候压力之间如何相互作用,对于预测何时、何地以及本地干预是否有效以及它们的局限性,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在仍有时间的情况下,我们可以据此确定努力的目标,并采取相适应的措施。
在人口密度高的地区尤其如此。
他特别提出,最能说明问题的例子之一是印尼首都雅加达目前面临的悲剧,在这个城市里,大量地下水被抽取、一千万人口及其建筑物对地面造成的沉重负担,正导致雅加达每年下沉大约25厘米。到2050年,由于海平面上升和人类活动的复合效应,这个城市95%的土地将被淹没。
“因为雅加达没有像上海那样通过当地的保护和干预减少当地人类的影响,政府现在唯一的办法就是把整个城市搬到婆罗洲岛一个新的、更高的地方。”Silliman表示。
“不幸的是,在未来几十年里,内陆城市的大规模移民将变得越来越普遍。但是,如果我们现在从‘地方’和“全球”层面采取双重行动,我们可以减少这些移民的数量,以及缩短移民发生的速度。”Silliman说,“可以肯定的是,现在不是减弱地方保护措施的时候。我们需要增加各种规模的投资。”
翻译:曾欣欣
审校:郝豪
引进来源:杜克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