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首页  >  专题  >  环球科学  >  环球科学<前沿资讯>

应用程序可能很快就能预测您的预期寿命

来源:环球科学

图片来源:pixabay

寿命预测问题在不同的文化和文明中都存在。几千年来,它已经引起了无数的宗教和精神学派的探讨,最近又出现了一些关于此问题的非常有趣的应用程序。

然而,随着技术的进步,随着我们逐渐接近准确答案,这个问题也逐渐引起了不同的回答。预测人们的寿命或他们的“个人预期寿命”(PLE)将极大地改变我们的生活。一方面,它可能会对决策产生好处,有助于改善个人的健康状况或获得的服务。但是另一方面,政府或私营部门可能会滥用这些信息,这也会对我们的权利和隐私构成极大风险。

尽管目前影响寿命的因素非常复杂,准确的预期寿命还很难获得,但是新兴技术可能会在未来实现这一目标。

您如何计算预期寿命?

预测预期寿命并不是一个新概念。专家在人口层面解决这个问题,他们通常根据地区或种族来将人群分类。

此外,可以使用诸如深度学习和人工智能之类的工具来考虑生物医学数据之类的复杂变量,以预测某人的生物学年龄。生物年龄是指身体的年龄,而不是从出生开始计算的年龄。吸烟严重的30岁男性的生物学年龄可能接近40岁。

预期寿命的可靠预测需要一个复杂的系统,该系统应考虑各种因素,如环境,地理,遗传和生活方式等,所有这些因素都将影响寿命的预测。

现在借助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分析大量数据变得可行。像IBM Watson这样的深度学习和认知计算的应用,比起单独使用人工判断,更能帮助医生做出准确的诊断。再加上预测分析学和不断增强的计算能力,这意味着我们可能很快就会拥有可以计算预期寿命的系统,甚至是应用程序。

会有一个相关的应用程序

与现有的预测癌症存活率的工具非常相似,在未来几年中,我们可能会看到一些应用程序试图分析数据以预测预期寿命。但是,他们无法提供确切的“死亡日期”,甚至是死亡的年份。

人类的行为和活动是如此不可预测,以至于寿命的测量,分类和预测几乎不可能。个人的预期寿命,即使是经过精心计算的预期寿命,也只能基于使用优化的个人数据来计算得出。影响预测准确性的关键是可用数据的质量和数量。其中大部分将直接来自用户,包括性别,年龄,体重,身高和种族。

此图显示了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善(例如体重减轻),个人的预期寿命在两个时间点(F和H)之间如何变化。

通过访问健身追踪器和智能手表的传感器数据,还可以实时监视人们的活动水平,心率和血压。这种监测还可以与生活方式的信息结合,例如职业,社会经济状况,运动,饮食和家庭病史。以上所有内容可以将个人分类到一个通用组,以计算预期寿命。然后,通过分析个人数据,更新用户的预期寿命并进一步监测,逐步完善该结果。

硬币的两面

预期寿命预测可能有益于个人,医疗服务提供者和政府。例如,它可以使人们更加了解自己的总体健康状况,以及随着时间的推移健康改善或恶化的情况。这可能会促使人们选择更健康的生活方式。

保险公司也可以使用它来提供个性化服务,例如某些汽车保险公司使用黑匣子技术来降低谨慎司机的保险费。政府能够使用预测技术将有限的资源(例如社会福利援助和医疗保健资金)更有效地分配给个人和需求更大的地区。

但是万事可能会有不利的一面。如果人们或者身边的亲人朋友的预期寿命出乎意料的低,他们可能会感到沮丧。这引起了人们关于这种预测是否会对处于精神风险中的人们造成健康危害的担忧。拥有人们的详细健康数据还可以使保险公司更准确地审核申请人,从而导致对群体或个人的歧视。而且,制药公司可以根据人们的预期寿命来配合进行针对性的医疗研究。政府可以选择对个人区分征税,或者限制某些人的服务。

什么时候会发生?

多年来,科学家一直在研究预测人类预期寿命的方法。

该解决方案需要包括人口统计学家,健康科学家,数据科学家,IT专家,程序员,医学专家和统计学家的专家的意见。尽管收集足够的数据仍然具有挑战性,但我们有望在未来几年内看到这一领域的进展。如果是这样,则需要谨慎管理与数据合规性以及与政府和州立机构的合作有关的事项。任何能够预测预期寿命的系统都需要处理高度敏感的数据,从而可能引发道德和隐私方面的问题。它还将吸引网络犯罪分子,带来其他各种安全威胁。

回顾过去,侏罗纪公园(Jurassic Park)的伊恩·马尔科姆(Ian Malcolm)博士的话浮现在脑海:“科学家们总是对他们是否能做到某一件事全神贯注,然而他们却没有停下来去思考是否应该做这件事情。”

作者:James Jin Kang,Paul Haskell-Dowland

翻译:王昕

审校:郝豪

引入来源:The Conversation

本文来自:环球科学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科普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其它相关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责任编辑:环球科学]
分享到:
文章排行榜
©2011-2025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9775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
./t20200206_939616_taonew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