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探测器广角成像仪(WISPR)拍摄的图像显示了2018年11月5日太阳附近小行星3200 Phaethon的尘埃踪迹。该仪器由美国海军研究实验室研制。这是首次在省略白点的区域中见到小行星的尘埃尾迹。3200 Phaethon每年轨道与地球的轨道相交,并产生了Geminid流星雨。 (图片来源:Brendan Gallagher和Guillermo Stenborg,拍摄于美国海军)
美国海军研究实验室研制的相机安装在NASA的帕克太阳探测器上,其揭示了天文学家几十年来一直未能发现的小行星尘埃轨迹。
Karl Battams是美国海军研究实验室(NRL)空间科学部的一位计算科学家,他在12月11日举行的NASA新闻发布会上讨论了这台名为“太阳探测器广角成像仪”(WISPR)相机拍摄的结果。
WISPR使研究人员能够识别出尾随小行星3200 Phaethon轨道上的尘埃。
Battams说:“这就是美国海军研究实验室(NRL)的日球成像仪如此具有开创性的原因。”“它们(尘埃)能让你看到比太阳本身更微弱的近太阳辐射,否则我们的相机会被遮住。在这种情况下,你还可以看到非常靠近太阳的太阳系小天体,这是大多数望远镜做不到的。”
他表示,最好在太阳附近观察这条轨迹,那里小行星3200 Phaethon的尘埃密度更大,这使得“太阳探测器广角成像仪”(WISPR)成为科学家观测的重要工具。
“太阳探测器广角成像仪”(WISPR)收集的数据确定这条小行星尘埃轨迹重约10亿吨,长度超过1400万英里。这些发现使人们对这条轨迹的起源产生了疑问。
Battams说:“几千年前,小行星Phaethon发生了灾难性事件,并由此形成了双子座流星雨。”“当这颗小行星靠近太阳时,它不可能非常活跃以至于产生我们所看到的尘埃质量,所以我们认为‘太阳探测器广角成像仪’(WISPR)看到的是双子座流星雨的一部分。”
“太阳探测器广角成像仪”(WISPR)由美国海军研究实验室(NRL)设计、开发和领导,它在两个重叠的相机中记录了日冕和太阳抛射粒子流的可见光图像,这些摄像机共同覆盖了太阳100度以上的角宽。
了解太阳环境的行为对海军和海军陆战队来说很重要,因为当太阳风到达地球时,它们会干扰GPS、航天器和电网的正常运转。
“太阳探测器广角成像仪”(WISPR)和帕克太阳探测器将在未来五年内继续绕太阳运行。
翻译:周 琪
审校:罗广桢
引进来源:美国海军研究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