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陵兰岛早期冰盖融化 图片来源: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地球观测站 Jesse Allen处理NASA EO-1团队提供的EO-ALI数据所得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一颗先进的卫星提供了目前为止格陵兰岛和南极洲冰川最精细的图像。结论十分清楚:两极冰盖均在以每年数十亿吨的速度流失到海洋中,这在全球海平面上升中起到了显著作用。
华盛顿大学的Ben Smith领导的团队由全国各地的研究人员组成,他们将研究成果发表到了《科学》(Science)上,这也是ICESat-2(美国航空航天局的一颗卫星,能探测地球冰盖高度和极地海冰厚度的变化)任务的发现中最早发表的成果之一。
ICESat-2发射于2018年九月,是2009年退役的ICESat备受期待的后继者。它装配有一系列高科技激光设备,灵敏度远超其前任,能够观测到地表的精细变化。
如今,这些观测结果使科学家们对世界上最大冰盖的境况有了新的看法。
自2003年以来,格陵兰岛和南极洲冰盖的融化已经使全球海平面上升超过半英寸。虽然有些区域的冰盖在以积雪的形式增加,这些增量却比不过其它地区冰川的融化与崩解。
先前的研究虽已得出类似的结论,但新的数据使科学家们更清楚地知道冰量的减少具体发生在哪些地方,以及导致冰量减少的原因。
在格陵兰岛,冰量减少主要以表层冰融化的形式发生。冰层的最上部温度升高并融化,融化产生的水流入到海洋之中。
虽然在接近格陵兰岛冰盖中心处,冰量有适度增加,但是在其它区域,尤其是西北和东南部分,冰量的损失则十分严重。
南极洲的冰量增加主要发生在其东部,但这些增量仍小于南极洲西部和南极半岛的冰量减少。
冰川崩解是指大块的冰从冰盖边缘脱落到海洋中。与格陵兰岛相比,它是南极洲的冰量减少中更为重要的一个因素。
大量冰舌从冰盖的边缘伸出到海中构成冰架。后者通常能起到稳定冰川的作用。一旦冰架变小或断裂,会导致冰川上的冰以更快的速度流失到海洋中。
近些年来,科学家们发现在暖洋流的作用下,一些南极冰架正在自下而上地融化,并变得薄而脆弱。
严格意义上说,由于冰架已经处于水中,它们的融化并不会导致海平面上升。但如果随着冰架的融化,其之后的冰川开始以更快的速度流动和崩解,这便成了一个问题。
新的数据表明,正在变薄的冰架是引起南极冰川融化的一个日渐重要的因素。例如,在南极冰盖融化最快的西南极,融化的冰架导致该地区的冰量减少了近三分之一。
同时,真正导致海平面上升的陆冰(grounded ice)仍在以按亿吨计的数量注入海洋之中:格陵兰岛的陆冰每年减少2000亿吨,南极洲则超过1000亿吨。
作者简介:Chelsea Harvey,是一名专攻气候变化,能源与环境科学及政策的环境记者, 任职于E&E News,现居纽约布鲁克林。
翻译:郑宸
审校:马晓彤
引进来源:科学美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