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首页  >  专题  >  环球科学  >  环球科学<前沿资讯>

用纸笔做记录,大脑更容易记住?

(图片来源:Pixabay/CC0 Public Domain)

一项针对日本在读大学生和近期毕业生的研究已表明,在实体纸张上做记录,一小时后进行记忆测试时大脑活动会更多。研究人员说,实体纸张的手写与复杂的、空间与触觉信息有关,这有可能帮助提高了记忆效果。

这项研究近期发表在《行为神经科学前沿》(Frontiers in Behavioral Neuroscience)杂志上,论文的通讯作者、东京大学的神经科学家Kuniyoshi L. Sakai教授说:“事实上,纸张比电子档案更加先进和有用,因为纸张包含了更多能够强化记忆回忆的独特信息。”来自NTT数据经营研究所(NTT Data Institute of Management Consulting)的人员一同参与并完成了研究。

与数码产品提升效率的流行观点相反,使用纸张的志愿者记笔记的速度比使用平板电脑或智能手机的大约要快25%。

无论是用钢笔和纸张还是触控笔和平板电脑,志愿者都是手写,但是,研究人员表示,纸质笔记本比电子纸包含了更多更复杂的空间信息。纸张本身具有实体持久性、不规则的突起和不均匀的形状,如折角。与此相反,电子纸高度同质化,可随意滑动而没有固定的位置,关闭程序的时候就会消失。

Sakai说:“这个信息值得我们认真考虑,即学习或记忆知识点的时候用纸质笔记本。”

(图片来源:Pixabay)

研究中,一共有48位志愿者阅读了一篇有不同角色的虚构对话文案,文中角色讨论了接下来两个月的计划,包括14个不同的课程时间、作业截止日期和个人预约。研究人员进行了测试前分析,保证来自大学和NTT办公室的18-29岁的志愿者被平均分为三组,而分组则依据记忆技巧、个人偏好(电子产品或纸质类方法)、性别、年龄和其他方面。

志愿者随后可用钢笔在纸质记事本记录,使用触控笔在平板电脑的日历app记录或使用触屏键盘在大屏智能手机的日历app记录虚构的日程表。志愿者需要像记录自己日常生活的日程表那样记录虚构的活动,做记录的时间没有限制,但是不能花额外的时间去背日程表。

一个小时后,期间志愿者休息了一会儿,还做了项干扰任务以分散志愿者对日历的关注,研究人员问了他们几个简单(作业截止时间是什么?)和复杂的选择题(哪项作业的截止日期更早?),以检测志愿者对日程的记忆。志愿者完成记忆测试的同时接受了核磁共振(MRI)扫描,核磁共振扫描会检测大脑血流情况。这项技术名为功能MRI(functional MRI,fMRI),特定脑区观察到的增强血流信号表明该区域神经活动发生增强。

使用纸质记事本的志愿者记录日历需要约11分钟。平板电脑的用了14分钟,智能手机的用了16分钟。使用电子产品记录时,日常使用纸张记录日程的志愿者与经常使用电子产品的人一样慢,因此,研究人员相信,速度的差异取决于记忆形成或大脑相应的编码过程,而不是习惯使用的工具。

使用纸张的志愿者只有在简单的测试问题上比其他的得分更高。然而,研究人员说,不同志愿者的大脑活动数据存在显著差异。

使用纸张记录的志愿者中,与语言、想象视觉化有关的大脑区域活动更强,海马体(被认为对记忆和导航至关重要)的活动也有增强。研究人员说,海马体的激活提示,纸类载体包含更丰富的空间细节,能够帮助记忆重现和导航。

图片来源:Pixabay

Sakai解释道:“电子设备有着统一的上滑和下滑,标准化的文本排版和图片大小,就像一个网页。但是,如果你通过印刷在纸上的实体教科书来记忆,那么你可以闭上眼,脑中浮现出左侧页面三分之一处的图片,而你添加在下边栏的笔记也有同样的效果。”

研究人员说,突出显示、下划线、画圈、画箭头、侧边做彩色手写标记、添加视觉化的便利贴或其他独特的标记,都能够模拟纸质丰富的空间实感,这有可能帮助提高记忆。

尽管研究人员没有更年轻志愿者的数据,但他们推测,更年轻的人的大脑活动程度在纸张类物品和电子设备之间的区别会更大。

Sakai说:“中学生的大脑仍在发育中,且比成人大脑要敏感得多。”

尽管该研究注重学习和记忆,但研究人员还是鼓励在创意工作中也使用纸张。

Sakai说:“有理由相信,如果最初的知识经过更强大的学习而储存得更牢固,并能更精确地从记忆中提取,那么一个人的创造会更加有成果。对于艺术、美术或其他创意工作,我会更强调使用纸张,而不是电子设备。”

翻译:陈振翀

审校:张哲

引进来源:东京大学

本文来自:中国数字科技馆
本文是中国数字科技馆(www.cdstm.cn)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否则我们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
[责任编辑:环球科学]
分享到:
文章排行榜
©2011-2025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9775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
./t20210330_1045112_taonew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