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首页  >  专题  >  环球科学  >  环球科学<前沿资讯>

火星核心的真实尺寸

这张艺术图展示了洞察号探测器及其传感器、相机和探测设备。

[图片来源:美国航天局/喷气推进实验室-加州理工学院(NASA/JPL-Caltech)]

一个国际研究小组分析了NASA的洞察号火星探测器收集的地震数据,并利用这些数据计算出了火星地核的大小。他们计划在今年的月球与行星科学大会上讨论这项发现(受全球大流行影响,这次会议实际上已变更为线上会议)。作为会议的预热环节,研究团队成员Simon Sthler为感兴趣的人提供了预先录制的演示文稿。至于研究成果,该小组计划在近期将其提交给同行评议期刊。

图片来源:Pixabay

迄今为止,人类只测量过地球和月球的地核大小,在测量过程中,科学家们使用了一种可收集地震波的探测器,并通过分析其数据得出行星地核的尺寸。为了用同样的方法测量火星地核的大小,NASA发射了洞察号火星探测器,洞察号于2018年在火星赤道附近着陆,此后不久便开始监听“火星震”,目前洞察号上的传感器已收集到了约500次火星震的相关数据。研究人员发现,与地球上的地震相比,大多数火星震很小;不过约有50次的震级在2到4级之间,用来测量火星地核大小,这些数据就足够了。然而在测量地核之前,科学家们需要用洞察号的数据算出火星地壳各层的深度和厚度。

(图片来源:Pixabay)

想利用地震数据研究行星内部结构,必须进行多次测量。洞察号上的传感器可以确定地震波开始和结束的位置,从而得出其通过某一特定区域所需的时间。这就使我们可以计算该区域的密度。利用这种方法,研究人员能够测量地核与地幔之间边界的大小,经过对诸多位置的测量,人们最终计算出火星地核的大小——半径在1810到1860公里之间,大约是地球地核大小的一半,这比研究预测的要大。但新数据也表明,地核内轻元素的含量比研究预测的要多。可以说,上述结果完全出乎了人们的意料。

作者:Bob Yirka

翻译:牛华康

审校:张和持

引进来源:Phys.org

本文来自:中国数字科技馆
本文是中国数字科技馆(www.cdstm.cn)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否则我们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
[责任编辑:环球科学]
分享到:
文章排行榜
©2011-2025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9775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
./t20210330_1045114_taonew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