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20140123_321544_taonews.html
专题
首页  >  专题  >  媒体视点  >  名刊精选  >  《妈妈宝宝》

《妈妈宝宝》

开博时间:2016-07-01 14:43:00

创刊于2002年,是华人地区最有影响力的怀孕、生产、育儿、居家、亲子共读全方位杂志。

文章数
分享到:

退烧,别让激素“闪亮登场”

2014-01-23 21:14:00

退烧,别让激素“闪亮登场”

/高聪  儿科硕士  指导专家/张葆青  副教授 

 

发热是小儿常见的一种症状,由于现在年轻的妈妈育儿经验不足,遇到孩子发热时,往往不知所措,恨不得马上让高烧退下来,并主动要求医生给宝宝打针。正是为了满足部分家长的这种迫切心理,有时候医生会选择激素给孩子快速降温,效果看似明显,但这是一种非常不可取的做法。

 

看看发热的利与弊

发热是指体温较平时同样条件下升高超过0.5℃。正常的孩子体温会有一定生理波动范围,出现短暂的体温升高,如喂奶、饭后、运动、哭闹、衣着过厚、室温过高均可使小儿体温暂时升高0.5℃左右。若全身情况良好,无自觉症状,不一定是病态。

发热其实是机体的一种保护性反应,因为发热时机体内抗体生成增多,吞噬细胞和肝脏解毒功能均增强,能使病人的抵抗力有所提升,有利于消除致病因素和促进机体恢复。因此很多急性感染的小儿体温升高,常表示机体有良好的反应能力。

 

妈妈,你可别得“发热恐惧症”

发热是小儿最常见的症状,而家长对孩子发热的过度恐惧和焦虑现象却十分普遍,常常导致对发热的过度治疗。有些家长甚至在孩子发热时一日数次赶往医院,迫切要求尽快退热,甚至催促医生不合理地应用激素类药物退热。这种现象国外称为发热恐惧症。

 

激素的“闪亮登场”

就在妈妈心急如焚的时候,激素往往就开始闪亮登场了。激素(临床常用的是地塞米松注射液)可以降低体温调节中枢以及人体对感染中毒或某些变应原的敏感性,使炎症的局部血管收缩,渗出物减少,从而降低体温与控制感染症状,这是激素治疗的“积极”一面。但是妈妈要知道,激素的弊端要远远大于它的益处。

1.激素降低了孩子的免疫力

不利于抗体的形成,不能抑制细菌的生长,反而进一步加重了感染。特别是孩子生病属于细菌性感染时,妈妈们看到体温下降就以为病情缓解,就放松了警惕,常常会耽误诊断和治疗。所以说,激素可以掩盖病情真象。

Tips

对于病毒性感冒的小儿使用激素,发热的症状消退了,却往往出现咳嗽加重、病情向下呼吸道发展的表现,对身体造成损害。如果长期使用会使小儿的免疫力降低,从长远看,这是最不利于小儿健康成长的。

2.激素诱发消化道异常

激素可刺激胃酸分泌,导致反酸、恶心、食欲不振,同时还会抑制黏液分泌,阻碍组织修复。因此,对于发热同时有溃疡症状的孩子,可诱发应激性溃疡或溃疡出血,这种情况临床不少见。

3.骨骼发育异常

由于激素退热显著,患儿大量出汗,容易引起虚脱。激素还可使蛋白质分解增加、合成减少,引起钙吸收减少而分解增加,致使骨骼发育异常,这是长期使用激素的一种不良后果。

 

用不用退烧药,要看体温高低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在一般情况下退热治疗应该只用于高热的小儿,即肛门温度达39℃或以上。退热的目标不是马上让体温正常,而是让其降到一个对机体具有积极保护作用的安全范围或程度。

退热药怎么选?

1.当孩子体温低于38.5℃时,可以不用退热药,物理降温即可。若是体温超过38.5℃,可以服用退热药物。目前常用的退热药有小儿泰诺林、百服宁等,属于扑热息痛类药物。3个月以上的患儿可根据体重使用,两次用药原则上间隔6小时以上(至少大于4小时)。

2.对于发热初期体温上升快、发热比较猛、超高热等情况,扑热息痛很难收到预期的退热效果,此时可以换用或交替使用布洛芬,但每天最好不超过4次,这样既能及时有效退热,还可以避免一种药短期内反复多次使用、累计剂量过大导致不良反应增加。

3.对于持续高热或有基础病的发热(如有热惊厥、癫痫、严重心脑肺部疾患等情况时),若高热持续不退,使体内调节功能失常,所以要及时到医院就诊。可考虑使用更强的退热药,比如消炎痛栓、赖氨匹林针等,但需严格掌握剂量和观察用药效果。

退热,要不要消炎?

引起小儿发热的病因有很多,在病原菌不明时最好不要滥用消炎药物,因为“是药三分毒”,若是滥用消炎药物可引起小儿肝肾功能的损害,增加病原菌对药物的耐药性,不利于身体康复。如果确诊是由于病菌引发的发热,需要使用消炎药,也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购买和服用,而不要仅仅凭自己的经验去给孩子选择消炎药。

消炎药怎么选?

目前退热消炎的中成药,因为其毒副作用小,效果满意而得到越来越多家长的青睐,常用的中成药有羚羊角颗粒、金莲清热泡腾片、小儿柴桂退热颗粒、蒲地蓝消炎口服液、穿王消炎片等。

羚羊角颗粒可以退热镇惊,尤其适合于高热惊厥的小儿,但退高热需要配合其他治疗;金莲清热泡腾片服用方便退热去火效果不错,非常适合发热用大便干、内火重的小儿;小儿柴桂退热颗粒则发汗解表,适合外感发热,有发热全身不适的小儿,蒲地蓝、穿王消炎片则针对发热又有嗓子疼痛的小儿。

 

物理降温,真的老少皆宜?

冰枕降温和酒精擦浴是常用的物理降温方法之一,其目的是利用局部的冰敷起到降低头部温度的作用。冰枕降温是将冰袋或冰枕置于额头上或脑后,如没有专门的冰袋或冰枕,可将冰放于热水袋或塑料袋中应用,情况紧急时也可用冰棍代替。酒精擦浴降温则是使用35%45%的酒精或温水进行擦浴,主要是在大血管分布的地方,如前额、颈部、腋窝、腹股沟及大腿根部,这样能达到退温的效果。

但是,并非所有发热患儿都适宜冰枕降温和酒精擦浴,要注意以下问题:

1.6个月以内的孩子不宜冰枕降温。因为小宝宝的体温易受外界温度影响,如果用冰袋可能出现过度降温,导致体温不升等问题。

2.体温处于上升阶段宜使用冰枕降温,此时皮肤表面的温度是降低的,要注意肢体的保暖,给宝宝适当喂些热水。

3.冰枕不能直接接触皮肤。可用毛巾或手绢将冰枕隔开,以免患儿不舒服或局部组织冻伤。此外,冰枕或冰袋也不可放在患儿胸部和腹部,以防心率减慢或腹泻。

4.在冰枕降温的过程中,如果孩子有手脚发凉、全身发抖、口唇发紫等寒冷反应,要立即停用。

5. 3个月以内的婴儿发热时不宜使用,易出现体温过低、寒战等问题。


小婴儿发热如何处理?

前面我们讲过,对于3个月以内的小婴儿,不能使用冰枕及酒精擦浴来降温,那么,对于小婴儿发热,体温不超过38.5℃时,妈妈又该怎么应对呢?

1.去除包被

由于婴儿体温调节功能尚未发育完善,体温受环境影响较大,因此发热时可解开包被,方便热量的散发。室温过高时,还应该适当降低室温,一般可使婴儿体温下降至38℃以下。

2.温水擦浴

如果调节室温后体温没有下降,可以适当进行温水擦浴。用37℃左右的温水浸湿毛巾擦孩子的四肢和前胸后背,使皮肤的温度逐渐降低。

  

上一篇:鼻炎鼻塞,快快走开!
下一篇:你问度娘的5个月子尴尬事
©2011-2020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388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