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药·快乐养生》

开博时间:2017-03-22 17:15:00

特别策划、询诊热线、名医谈病、专家评药、选药指南、专家门诊、医药新知、养生之道

文章数
分享到:

疫情是否给你留下了强迫症

2021-03-31 10:10:00

  随着防疫进入常态化,人们的生活也趋于正常,但疫情期间养成的一些习惯并没有消除,比如,每隔一段时间就必须洗手,而且洗得特别仔细;随身携带消毒湿巾,无论接触什么都要先用湿巾擦下手……很多人因此怀疑自己或家人是不是得了“强迫症”。那么,这些行为是不是精神病学意义上的强迫?强迫症通常又有什么样的表现?又该如何防治呢?

  影响正常生活才算病态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偶尔会有一些强迫想法或强迫行为,但这些动作和思维并不会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也不会因此而产生焦虑情绪。而强迫症是指以反复出现强迫观念和强迫动作为基础特征的一类神经障碍性疾病。其中强迫观念常常以刻板的形式反复进入患者的意识领域。这种强迫观念对患者来说,是没有现实意义的,是不必要的或多余的。对此,患者也是清楚的,很想摆脱它,但又无能为力,因而非常苦恼。强迫动作是反复出现的一种刻板行为或仪式动作,是患者屈从于某种强迫观念,为减轻内心的焦虑不得已而为之的。

  强迫症的产生与患者内心中的矛盾冲突及其性格特点有一定的关系。患有强迫症的人,大多具有胆小怕事、优柔寡断、谨小慎微、过分认真、追求完美、刻板倔强等性格特征。

疑虑

  有6大临床表现

  强迫症表现为如下几个方面:

  强迫疑虑 对自己行为的正确性产生怀疑,虽然明知这种疑虑没有必要,但却不能控制而加以摆脱。

  强迫回忆 对自己做过的事情毫无意义地反复回忆,明知不必要却无法控制自己,不这样回忆一遍就感到不安。

  强迫询问 对与自己毫无关联的事物进行毫无意义的反复询问。

  强迫情绪 在强迫症状分类中也被认为是一种原发性强迫症状,主要表现为强迫性恐惧,患者害怕丧失自我控制的能力而做出格的事情。

  强迫意向 是指在某些场合下,患者出现一种与当时情况相违背的念头,也就是被某种与当时意愿相反的意向所纠缠。例如,母亲小心谨慎地抱着自己心爱的婴儿从河边走过,却突然产生将婴儿扔到河里的想法,明知这是违背自己意愿的,但却无法摆脱。

  强迫行为 是继发于强迫观念、强迫情绪和强迫意向的一种强迫症状,包括强迫回避、强迫性仪式动作、强迫性清洗、强迫性计数等。

  另外,还有强迫购物、强迫缓慢等。

  行为心理治疗多可见效

  对于强迫症的治疗,临床上常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心理治疗 患者可通过与医生的交谈,对自己的个性特征和所患疾病建立正确客观的认识,对周围环境和现实状况能有正确客观的判断,从而丢掉精神上的包袱,减轻不安全感。

  行为心理治疗 如泛滥疗法(也叫暴露疗法)、系统脱敏疗法等。暴露疗法即暴露在某种刺激性情境中,以逐渐耐受和适应刺激。根据感觉心理学的适应理论,人们越是回避或不去接触某个事物,就会对这个事物越敏感,于是就产生回避-过敏-回避的恶性循环。比如,对于有强迫性洗涤行为的患者,医生会突然将其衣服弄脏,刚开始时患者会很紧张,但当他经历这个刺激一段时间后,就不会再害怕衣服被弄脏了。而暴露疗法的关键是医生制止了回避行为,使痛苦的体验在暴露过程中达到顶峰后逐渐缓解。系统脱敏疗法是指当患者面临焦虑和恐惧刺激时,施加与焦虑和恐惧相对立的刺激,从而使其不再对有害的刺激产生病理性反应。换一个更简单的说法就是,用放松的方式,鼓励患者逐渐接近所恐惧的事物,直到消除对该刺激的恐惧感。

药物

  药物治疗 经上述治疗不见效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临床上最常用的是5-羟色胺再摄取阻滞剂,如氟西汀、帕罗西汀等。

文/罗毅平

本文来自《家庭医药·快乐养生》

©2011-2021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388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