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药·快乐养生》

开博时间:2017-03-22 17:15:00

特别策划、询诊热线、名医谈病、专家评药、选药指南、专家门诊、医药新知、养生之道

文章数
分享到:

胆囊息肉,需要切除吗

2021-07-26 15:03:00

  近年来,随着超声检查的普及,胆囊息肉的检出率增高,门诊经常会遇到这样的咨询:胆囊息肉需要切除吗?下面就来给大家解答这个疑问。

  胆固醇性息肉最多见

  胆囊是一个“梨形的袋子”,位于右侧上腹部,肝脏脏面的胆囊窝内,其功能主要是收集、储藏由肝脏分泌的胆汁,在人体需要的时候排泄到肠道去帮助消化吸收食物。胆囊息肉就是在胆囊腔内壁上长出的赘生物,小的形如粟米仅1~2毫米,大的状似桑葚可达2厘米,根据息肉数量分为单发性和多发性。

  胆囊息肉的病理组织学上也就是在性质上并不都一样,它有3种类型。第一种是胆固醇性息肉,最多见,95%以上的息肉属于这种类型。它是胆囊壁上的巨噬细胞吞食胆汁中的胆固醇结晶后聚积而形成的,经常多个同时存在。第二种称为炎症性息肉,是胆囊炎反复发作的过程中形成的局部组织增生,临床特点是大部分合并胆囊结石和慢性胆囊炎。第三种是腺瘤性息肉,少见,仅占全部息肉的0.5%,一般为单发性。

  大于1厘米,行预防性切除

  虽然胆囊息肉转变为恶性肿瘤的机会很低,但胆囊癌早期与晚期的预后相差非常大,因此如何区别良性与恶性病灶就十分重要,可惜迄今并无百分之百正确、安全的方法来诊断。

  迄今为止,未有胆固醇性息肉癌变的报道。胆固醇性息肉脆而易碎,蒂细如棉线,极易脱落,多在1厘米以内。如果胆囊功能良好,可以每3~6个月定期复查B超,观察其大小变化。如果有右上腹部隐痛、腹胀、恶心等消化不良症状,或者短期内增大明显,这时可以考虑手术治疗。腺瘤性息肉是公认的癌前病变,癌变率在10%左右。

  但影像检查有时无法确认胆囊息肉类型,因此胆囊息肉的大小就成为指导治疗的主要依据。对于小于1厘米的息肉,可以不做任何治疗,建议每3~6个月复查1次超声,以监测胆囊息肉大小的动态变化。目前外科学界公认的胆囊息肉手术适应证如下:1.息肉直径大于1厘米;2.年龄大且有症状;3.单发,基底较宽;4.病变在胆囊颈部;5.合并有其他疾病,如胆囊结石、胆囊炎等;6.定期复查中发现息肉明显增大。

  切除有3种术式

  目前,胆囊切除术主要包括开腹胆囊切除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和小切口胆囊切除术3种术式。

  开腹胆囊切除术适用于有症状者,术中胆管损伤等并发症小于0.2%,手术死亡率低,效果好,但是损伤较大,患者术后恢复慢,住院时间长(4~7天)。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目前创伤最小的胆囊切除术,具有切口小,对腹腔内脏器干扰小,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1~2天)等优点。然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严重并发症(主要是胆道损伤和出血)的发生率高于开腹胆囊切除术。

  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创伤小,切口小(2.5~4cm),直视下手术,安全可靠,术野处理干净,腹腔内不打结处理,属于微创手术范围,住院时间短(2~3天),费用低,近、远期效果均较好。

  一般而言,对于无明显症状的患者,建议选择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于炎症重的急症患者和经济较困难的患者,选择小切口胆囊切除术较为隐妥。如果患者有保留胆囊的愿望且年龄在60岁以下又达到预防性切除胆囊标准时,可以试行腹腔镜胆道镜联合保胆息肉摘除活检术,最后视术中息肉的病理性质而决定胆囊的去与留,这样就能最大可能地保留一部分患者的胆囊。

本文来自《家庭医药·快乐养生》

©2011-2021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388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