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迫储物症,不是强迫症
2021-08-02 14:53:00据媒体报道,成都双桥路223号大院里,一套47平方米的两居室,被五花八门的生活垃圾填得满满当当。这些约2吨重的垃圾,全是63岁的屋主吴老太在一年时间里捡回家的。后来,吴老太的女儿和大院家委会商量后,请了7名收荒匠“奋战”近8小时,才将屋内垃圾清理干净。而在清理过程中,吴老太不时盯着那些被拉走的物品,嘴里嘀咕着:“这个是我的鞋子,还要穿的。”“把我要穿的衣服都给我扔了。”“这个是我要送给乡下娃娃的。”期间,她还几次趁女儿不备,偷偷将几大袋垃圾拖回家中。
其实,生活中像吴老太这样喜欢把废品储存在家的老人有挺多。他们这种行为可能是强迫储物症的表现,他们收集垃圾并不是为了获利,而是为了满足心理需要。
强迫储物症和强迫症不同
表面看强迫性储物症与强迫症相近似,因为强迫症的行为特征有强迫性清洗、强迫性仪式动作、强迫性检查和强迫性计数等,所以,有人自然将强迫性储物归结为强迫症范畴。其实,强迫性储物与强迫症有着本质的区别,它们根本就不是一回事。
美国依阿华州大学心理系教授、强迫性储物研究专家桑杰亚·萨克森纳说:“强迫症的特点是有意识的自我强迫与有意识的自我反强迫同时存在。两者的冲突,导致患者紧张不安,十分痛苦。而强迫性储物症患者没有这种痛苦,他们的精神集中在刻意搜寻自己需要的东西并如何处置它们。从疾病的角度讲,强迫性储物要比强迫症严重,它极有可能是一种独特的大脑神经错乱症。”
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研究人员也在研究中发现,强迫性储物症患者的脑部活动模式和其他强迫症患者有明显的不同。强迫性储物症患者大脑中负责处理问题和作决定的部分的活跃程度比其他强迫症患者低,他们大脑中负责导向、记忆和情绪控制的部分的活跃程度也比正常人低。研究人员说,与其他强迫症患者相比,强迫性储物症患者更加焦虑、沮丧,社交能力更低。
符合5条即可确诊
但凡在医学上诊断某某障碍、某某症时,往往说明病症已经达到严重的程度,并且身体、心理、行为、社会功能、家庭等各方面都受到明显的负面影响。在DSM-5(《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的诊断体系中,关于强迫性储物症的诊断标准是,没有躯体和脑部疾病的情况下,符合以下表现:不管事物有没有价值,丢弃的时候总是感到很困难,很痛苦;困难和痛苦往往源自于强烈的囤积欲望和存储困难的矛盾冲突;由于囤积量过大,使生活或工作场所变得混乱;囤积的物品已经失去原有的使用价值;以上的行为引发明显的焦虑情绪,并导致出现社会、职业或其他重要功能的损害。
可见,强迫性储物症并不是单一的疾病,它常和强迫症、精神分裂症、认知障碍等合并出现。其中,强迫性储物症与认知障碍共病,多见于老年人。
治疗需心理和药物相配合
大多强迫性储物症患者会遭到周围人的排斥和歧视,且当他们同时兼有上述的一些严重精神疾病的时候,精神残疾会加剧,不仅生活质量低下,死亡风险也会明显增加。因而,强迫性储物症一定要积极治疗。
常用的治疗方案包括两大类: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前者多采用认知-行为疗法,即让患者直面与囤积有关的不良思维模式和行为;处理相应的情绪困扰;主动避免收集和囤积新物品,并积极处理和丢弃囤积的物品;建立正确的存放物品的习惯。对于兼有强迫症、精神分裂症或认知障碍的患者,则要使用抗强迫症、抗精神病药物。
本文来自《家庭医药·快乐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