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药·快乐养生》

开博时间:2017-03-22 17:15:00

特别策划、询诊热线、名医谈病、专家评药、选药指南、专家门诊、医药新知、养生之道

文章数
分享到:

小儿腹痛、便血,警惕肠套叠

2021-08-12 13:47:00

  近日门诊,一位宝妈带着9个月大的宝宝来就诊。宝妈反映,孩子近日不但经常哭闹,而且还上吐下泻。我看了下她带来的纸尿裤,上面的大便带血,给开了B超检查,结果发现宝宝是发生了肠套叠,立即给予灌肠。肠套叠这种病在4~10个月的婴儿较为多见,如果处理得及时,宝宝会转危为安;如果耽误了治疗,肠子会部分坏死,除非手术,否则预后极差。

  常见于婴幼儿期的急腹症

  肠套叠就是前段肠子套入后段肠子的管腔中,形成肠梗阻,如果治疗不及时,可能导致肠坏死、穿孔,甚至休克、死亡,是婴幼儿急性腹痛的第二类常见病因,仅次于便秘。肠套叠的宝宝中,有60%~65%是1岁以下的,其中以4~10个月的婴儿最为多见, 80%~90%的发病年龄小于2岁。

  肠套叠分为原发性与继发性两种,小儿出现的肠套叠以原发性为主,不伴有病理变化。宝宝发生肠套叠主要与婴儿回盲部系膜固定未完善、活动度大有关。

  此外,宝宝在添加辅食或者增加奶量的时期,由于宝宝肠道还比较脆弱,不能很快适应饮食变化带来的刺激,会导致肠道功能紊乱,也成为诱发肠套叠的一个原因。另外,腹泻、病毒感染等也可导致肠蠕动紊乱,从而诱发肠套叠。

  4大症状要警惕

  肠套叠的诊断及治疗一旦延误,很容易造成严重的后遗症,甚至会使肠壁坏死、穿孔并导致腹膜炎,严重情况下具有致死可能。因此在小儿出现以下症状时,父母要高度警惕。

  腹痛:小儿在腹痛的时候不会自行详细表达,但可能会出现突然的哭闹、屈腿、面色苍白,一旦腹痛缓解依然能够正常生活。如果腹痛反复发作,会导致小儿精神变差及萎靡、嗜睡、面色苍白,严重情况下会导致休克。

  呕吐:腹痛发作以后即出现,初起较频繁,随后可减轻,吐出物多为胃内容物。患儿常拒绝哺乳或拒食。到后期如发展为完全性肠梗阻时,常见呕吐物为粪便样带有臭味。

  大便呈果酱状:患儿在肠套叠初期会有1~2次正常大便,之后的大便会含有血及黏液,外观与果酱相似,一般在起病4~12小时内出现。

  腹部肿块:在患儿安静或熟睡时,腹壁松弛情况下,在腹部可摸到“腊肠样”的肿块,如为回盲型,则肿块多在右上腹部或腹中部,表面光滑,稍可移动,腹痛发作时,肿块明显,肠鸣音亢进,右下腹有“空虚感”。但在就诊较晚的患儿,由于明显腹胀或腹膜炎存在而使肿块不易扪清。

  目前超声检查是诊断肠套叠的首选项目。小儿发生肠套叠时,由于套叠部位肠管会使反折部分的浆膜与内层黏膜相互重叠、挤压,所以在超声影像上会呈现出如下特征:肠套叠部位横切面类似“同心圆”,外围轮廓光滑而完整;纵断显示“套筒状”块影,在结构上具有对称平行的特点。

  早期可通过空气灌肠进行复位

  小儿肠套叠的治疗分非手术方式及手术方式两种,前者应用于肠套叠发生初期,以空气灌肠复位疗法为主,主要是通过特制的注气机通过肛门向小儿肠道内注入气体实现;空气或钡液灌肠失败或发生肠穿孔、或肠套叠超过48~72小时、或虽然时间不长而病情严重疑有肠坏死者,以及小肠型肠套叠,均需手术治疗,具体术式要根据病情选择,如肠套叠复位术、肠切除吻合术或肠造瘘术等。

  想要预防肠套叠,就要求家长对宝宝的日常护理多上上心,在饮食上应控制食量,避免过多或过少食物影响小儿胃肠道运转;注意根据气候变化给小儿增减衣物,避免胃肠受凉而发生痉挛;如果担心小儿体内有寄生虫,应按照医嘱用药,以免用药不当影响小儿肠道蠕动;在发现小儿有异常症状时应及时就医,避免耽误治疗时机。

本文来自《家庭医药·快乐养生》

©2011-2021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388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