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拯救上万生命的ECMO到底是什么
2021-08-18 15:19:00在新冠肺炎疫情之下,一款名为ECMO(体外膜肺氧合)的体外生命支持设备,意外获得公众前所未有的关注和期待。那么ECMO到底有着怎样的作用?下面,笔者就带你了解救治危重病人的“终极武器”——ECMO。
ECMO的原理是将体内的静脉血引出体外,经过特殊材质人工心肺旁路氧合后注入患者动脉或静脉系统,起到部分心肺替代作用,维持人体脏器组织氧合血供。可以简单理解为,ECMO是改良版的人工心肺机,人工心肺机主要用于手术室,而ECMO用于ICU。ECMO主要用于对重症心肺功能衰竭患者提供持续的体外呼吸与循环,以维持患者生命。《新冠肺炎诊疗方案第六版》建议,对常规治疗不佳的重型、危重型病例可采用ECMO进行挽救治疗。
ECMO并非横空出世的英雄,它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半个世纪以前、世界第一例体外循环心脏外科手术。1953年,美国医生吉本成功为一名患者实施房间隔缺损修复术。这一手术的关键在于使用了吉本所设计发明的一个机器,短时间替代患者的心肺功能,辅助血液供氧,实现体外循环运转45分钟。这是最早的人工心肺机。
这个看似简单的技术设备,经历了60多年的技术沿革才发展成熟。美国从1970年代开始就在ECMO上投入重金,但治疗成功的重复性不高,只在新生儿呼吸衰竭的支持疗效较好,ECMO一度不被看好。随着工艺与设备的不断进步,以及行业协会在培训和推广等方面的不断努力,到千禧年之际,ECMO才取得突破,开始大面积推广。
我国直到2002年,才首次使用ECMO救治了一名急性暴发性心肌炎患者(由中山市人民医院实施),成为中国内地最早一例真正意义上的ECMO支持病例。此后,越来越多的危重症患者从中获益,尤其是在H1N1流感、H7N9禽流感的救治中发挥了巨大作用,适应症逐渐扩展到各种大手术的术中护航。
2017年6月,中国医师协会体外生命支持专业委员会正式成立,开始在全国开展体外生命支持组织(ELSO)规范调查,了解全国ECMO现状。这一年,中国的ECMO有了飞跃式发展,全国共计有233家ECMO中心,比2016年增加了91家;全年辅助2826例数,比2016年增长了129%。到了2018年,我国ECMO中心数量增至260家、辅助例数3923例,中国ECMO应用情况领先全球平均水平。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武汉的定点医院每天都有数台ECMO机器在同时运转。根据统计,自疫情发生以来,我国已经进口的ECMO设备已经超过100台。但即使如此,也无法满足对ECMO的需求。而且,ECMO的运行成本也非常高,民间常用“机器一响,黄金万两”的说法来形容ECMO技术的使用。ECMO开机启动费用包括耗材费用、人员费用以及附属的检测、药品、设备更换等费用,起价大约在5万元到几十万不等。因此整个长期的治疗过程下来,即便是在发达国家,使用ECMO治疗的项目费也大多在10万美元以上。在此次疫情中,中国政府承担治疗新冠肺炎的所有医疗费用,在尊重医学规律的前提下,政府希望尽最大的努力使用ECMO装置与死神赛跑。
不过,ECMO是利器,但却不是神器,ECMO的并发症也非常多,如出血或栓塞,且与死亡率的增高显著相关。因此,使用ECMO是有非常明确的适应症和禁忌症的,往往是多种治疗无效时才使用的“最后一招”。
本文来自《家庭医药·快乐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