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药·快乐养生》

开博时间:2017-03-22 17:15:00

特别策划、询诊热线、名医谈病、专家评药、选药指南、专家门诊、医药新知、养生之道

文章数
分享到:

畅达气机,攻克顽固胃病

2021-09-10 09:59:00

  胃食管反流病是指胃酸、胃蛋白酶、胰液、胆汁等胃及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到食管引发的一系列病症。本病病程较长,容易反复发作,非常顽固,患者饱受折磨。临床经验显示,中医药作为一种综合治疗手段,通过辨病与辨证论治相结合的方法对该病进行治疗,具有一定特色优势。

  病机:胃失和降,胃气上逆

  胃食管反流病是现代医学病名,中医无相应的病名,根据其主要临床表现烧心、反酸、胸骨后灼痛、咽喉不适、口苦、嗳气、反胃等症状,应归属于“吐酸”“呕苦”“吞酸”“嘈杂”“食管瘅”等范畴。

  胃失和降,胃气上逆为本病基本病机,肝胆失于疏泄、脾失健运、胃失和降、肺失宣肃、胃气上逆,上犯食管,形成本病的一系列临床症状。禀赋不足、脾胃虚弱为胃食管反流病发病基础,土虚木乘或木郁土壅,致木气恣横无制,肝木乘克脾土,胆木逆克胃土,导致肝胃、肝脾或胆胃不和;气郁日久,化火生酸,肝胆邪热犯及脾胃,脾气当升不升,胃气当降不降,肝不随脾升,胆不随胃降,以致胃气挟火热上逆;肝火上炎侵肺,克伐肺金,消灼津液,肺失肃降而咳逆上气,气机不利,痰气郁阻胸膈;病程日久,气病及血,则因虚致淤或气滞血淤。

  治则:以畅达气机为要

  胃食管反流病的中医治疗目标为:缓解病情,包括临床症状缓解、食管黏膜组织修复;预防病情复发,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减少并发症。具体应该根据证型辨证施治。临证治疗以畅达气机为要,依病情分别施以疏肝泄热、和胃降逆、理气化痰、活血祛淤、健脾化湿;兼见虚证,辨明气血阴阳,补而不滞。轻度胃食管反流病,可单纯用中医治疗,以辨证口服汤剂为主;诊断为中、重度反流性食管炎及难治性反流性食管炎病患者可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西药对症处理。

  辨证:分为6型治疗

  肝胃郁热证:主症为烧心反酸,舌红,苔黄,脉弦;次症可见胸骨后灼痛、胃脘灼痛、脘腹胀满、嗳气或反食、易怒、易饥。治法为疏肝泄热,和胃降逆。常用方药为柴胡疏肝散,中成药可用达立通颗粒、左金丸。

  胆热犯胃证:主症为口苦咽干,烧心,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次症可见胁肋胀痛,胸背痛,反酸,嗳气或反食,心烦失眠,易饥。治法为清化胆热,降气和胃。方用小柴胡汤合温胆汤,中成药可用胆胃康胶嚢。

  气郁痰阻证: 主症为咽喉、胸部不适,舌苔白腻,脉弦滑;次症可见嗳气,吞咽困难,声音嘶哑,半夜呛咳。治法为开郁化痰,降气和胃。方用半夏厚朴汤,中成药可用开胸顺气丸。

  淤血阻络证:主症为胸骨后灼痛或刺痛,舌质紫暗或有淤斑,脉涩;次症可见后背痛,呕血或黑便,烧心反酸,嗳气或胃脘刺痛。治法为活血化淤,行气止痛。方用血府逐淤汤,中成药可用胃康胶嚢。

  中虚气逆证:主症为反酸或泛吐清水,嗳气或反流,舌淡苔薄,脉细弱;次症可见胃脘隐痛、胃痞胀满、食欲不振、神疲乏力、大便溏薄。治法为疏肝理气,健脾和胃。方用旋覆代赭汤合六君子汤,中成药可用舒肝和胃丸。

  脾虚湿热证:主症为餐后反酸,饱胀,舌淡或红,苔薄黄腻,脉细滑数;次症可见胃脘灼痛,胸闷不舒,不欲饮食,身倦乏力,大便溏滞。治法为清化湿热,健脾和胃。方用黄连汤,中成药可用甘海胃康胶嚢。

  此外,针灸也可用于治疗本病,常用穴位:实证用内关、足三里、中脘;虚证用脾腧、胃腧、肾腧、膻中、曲池、合谷、太冲、天枢、关元、三阴交等,以泻法和平补平泻为主。

本文来自《家庭医药·快乐养生》

©2011-2021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9775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