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不痛不理”易反复,日常管理松懈不得
2021-10-12 20:24:00临床中,我们发现痛风患者常有“病急乱投医”和“不痛不理”的循环怪圈。事实上,痛风患者应注重综合治疗和长期管理,特别是在冬季,更不能松懈。因为气温降低会使关节液温度下降,尿酸容易析出结晶,结晶沉积于关节滑膜等处,就会引起痛风发作;冬季吃火锅增多也会使痛风发作。从门诊来看,冬季痛风患者的就诊率明显高于其他时间就是明证。
具体说来,患者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控制摄入高嘌呤食品
高尿酸血症是痛风最重要的生化基础和最直接的病因。如果患者在前期没有引起高度重视,体内尿酸值过高,尿酸盐在关节或者软组织沉积增多,容易引发关节畸形、活动受限,甚至出现痛风石,如能有效而长期控制血尿酸水平,就能够避免痛风的发生和复发。所以,即便到了冬季进补时节,痛风患者也要管住嘴:选择嘌呤含量少的食物;少吃含果糖的食物;避免禁食,因为血糖降低,脂肪分解会产生乳酸,降低尿酸排泄;多饮水,每日2000~3000ml,最好饮用白开水。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火锅在冬季广受喜爱,但痛风患者最好不要碰。这是因为吃火锅时会大量进食嘌呤含量高的动物内脏、骨髓、牛羊肉、海鲜、虾蟹;且火锅汤内每100毫升就含160~400毫克嘌呤,
比正常饮食要高出30倍。如果一定要吃火锅,底汤和配料以清淡、少辛辣为宜,以免刺激胃肠黏膜;也别吃太多动物内脏,可多吃些新鲜蔬菜;蘑菇中所含的嘌呤也很高,不建议多吃。
注意保暖
痛风的痛主要是尿酸盐结晶引起的。然而,尿酸钠要结晶沉积在某个地方并没有那么容易,需要具备几个条件:尿酸的量、周围的温度、体液酸碱度和体液的流动性等。温度和溶解度直接相关。同样体积的水,温水能比凉水溶解更多的盐或糖,尿酸盐也是一样的,容易在温度相对偏低的身体部位沉积。肢体的末端体温往往较低,如手、足、耳垂等部位温度偏低,是痛风石发生的常见部位。所以,痛风患者在冬季要做好保暖工作,外出戴手套、穿暖和的鞋子。
避免烟酒
香烟烟雾中含有4700多种化合物,其中多种有害物质具有细胞毒性作用,使血管结构发生改变,造成肾功能损害,引起血尿酸升高。而过量饮酒可以通过增加肝脏ATP分解,促进尿酸形成并阻断尿酸从肾小管排泄而引起高尿酸血症,进而诱发痛风。因此痛风患者最好远离烟酒。
坚持运动
痛风患者适当运动能控制体重,提高身体的代谢能力,帮助尿酸排出体外,对控制疾病有帮助。所以,即便在寒冷的冬季,也要坚持运动,但要注意几个问题:以散步、打网球等有氧运动为主,避免剧烈运动导致体内乳酸增多,从而抑制尿酸排泄;每周3~5次左右,每次控制在0.5~1小时,运动强度逐渐增加,这样不至于给身体带来更多负担;减重不可操之过急,以免体内产生大量酮体与尿酸相互竞争排出,使血尿酸水平上升,促进痛风的发生,每月控制在1公斤左右为宜。
要注意,急性期禁止运动,应该保持关节制动,多休息。休息时,将患肢抬高约15~30度,以减少压迫。关节局部不宜热敷和冷敷。休息应至关节疼痛缓解72小时后可以开始活动。
放松心情
一项针对86例痛风复发患者的研究显示,痛风复发的因素由高到低依次为:精神压力(28例)、疲劳过度(20例)、饮食(18例)、环境因素(9例)、外伤(5例)、手术(3例)。可见,精神因素也是痛风的一个重要诱因。过度劳累、精神紧张可使人体自主神经调节紊乱,易致体表及内脏血管收缩,包括肾血管的收缩,从而引起尿酸排泄减少。故痛风患者要注意劳逸结合,放松心情。
本文来自《家庭医药·快乐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