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or胃溃疡?胃镜活检告诉你
2021-10-22 10:50:00钱女士因上腹部疼痛不适半年到医院就诊。医生通过胃镜检查发现她的胃内有一个直径约1cm的溃疡,于是建议取一块病理组织进行活检。钱女士犹豫一会后决定不做活检,先开点治疗胃溃疡的药吃吃看。可药物治疗了3个月,上腹部疼痛没有明显好转不说,一天清晨,钱女士起床后还吐了两口血。她连忙跑到医院做胃镜复查“胃溃疡”,并且做了活检,病理检查结果是低分化腺癌。
胃溃疡听起来不像大毛病,但其实它有良恶性之分。良性胃溃疡本身也可以引起上腹部疼痛和吐血,且有时候胃早癌或早期胃癌的镜下表现同溃疡相似,也存在胃溃疡的病变边缘有癌变的倾向,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做组织活检送病理是最稳妥的区分病变良恶性的方式。
胃镜活检,就是在做胃镜检查的过程中,如果发现一些可疑的消化道病变(如不规则糜烂、溃疡时),在获得患者同意后,通过胃肠镜的活检孔道,用一次性活检钳快速、准确地取得这些病变的黏膜标本,然后送至病理科,对其进行病理学检测,以鉴别病变的性质,为胃肠镜的诊断提供病理依据。
临床发现,大约2%的胃溃疡可能发生癌变,溃疡癌变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在癌变早期尚未形成明显肿块等典型特征时,往往仅有溃疡边缘黏膜颜色的轻微改变,如果此时对溃疡周围的胃黏膜做病理检查,就能及早发现肉眼无法确定的早期胃癌。除此之外,胃镜活检还是鉴别消化道息肉、萎缩性胃炎等胃肠部疾病良恶性的金标准。
由于取得的组织仅有几毫米,创伤非常小,所以患者不会有额外的痛苦。但除了常规的胃镜检查注意事项,进行活检组织检查有一个特殊的要求,就是在一周内没有服用过阿司匹林等抗血栓药物,否则会引起活检处的渗血,严重者可引起贫血甚至出血性休克。那么,拿到胃黏膜活检病理报告单后该如何解读呢?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1.炎症
早期阶段:慢性浅表性,胃小凹之间的浅表黏膜层有炎细胞侵润。
进展阶段:炎细胞向黏膜深层发展,可以到达胃黏膜全层,常伴有胃腺萎缩。
终末阶段:炎症消退,所有胃腺萎缩。
要注意,炎症是一个过程,炎症减轻多数是指病情好转,如果始终没有控制炎症进展,结果也可以是炎症摧毁了组织而表现为炎症消失。
2.活动性
活动性是指侵润胃黏膜的炎细胞中的嗜中性粒细胞数量,其代表急性炎症或慢性炎症急性活动的程度。
轻度活动性:胃黏膜固有层内有少量或中等量嗜中性粒细胞。
中度活动性:固有层内有较多嗜中性粒细胞,而且浸润到胃腺上皮内。
重度活动性:广泛的胃黏膜隐窝炎伴有黏膜上皮糜烂、隐窝脓肿形成。
3.肠化生
是指胃黏膜表面上皮及隐窝上皮的形态和组织化学成分发生变化,变得相似于小肠或大肠的上皮。
完全性肠化生:胃黏膜上皮变成了正常的肠上皮。
不完全性肠化生:形态仍与胃黏膜上皮相同,但黏液细胞的化学成分发生了变化。不完全大肠化生可能与胃癌有密切关系,需要做特殊染色以鉴别类型。
4.不典型增生
不典型增生就是细胞增生的性质出现异常,分为两种类型。
腺瘤样不典型增生:被认为会发展为高分化肠型胃腺癌。
增生性不典型增生:与不完全性肠化生关系密切,被认为可发展为分化差的肠型胃腺癌。
5.萎缩
是指胃黏膜腺体不同程度萎缩减少甚至完全消失,只剩下胃小凹残存。依其减少程度分为轻、中、重。萎缩性胃炎发生胃癌的危险主要来自于伴发的肠化和息肉。
本文来自《家庭医药·快乐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