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20150320_323968_taonews.html
专题
首页  >  专题  >  媒体视点  >  名刊精选  >  《百科知识》

《百科知识》

开博时间:2016-07-01 14:43:00

《百科知识》杂志社与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同期创建于1979年, 是由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主办的国内惟一文理合编的国家级科普刊物; 是国内公认的具有权威性的老牌科普杂志之一。《百科知识》杂志的特色是门类广泛、文理合编、权威准确、通俗易懂。

文章数
分享到:

遗落蜀境的客家院落

2015-03-20 09:31:13

遗落蜀境的客家院落

■ 刘小方

 

历史上,客家是唯一不以地区界定的汉族支系,不仅在国内,在东南亚地区乃至整个世界都有广泛分布。秉持耕读传家的中原遗风,加上勇于开拓、善于学习、以邻为友的性格特征,客家人在筚路蓝缕、颠沛流离的迁徙、客居中壮大成长,并创造了辉煌的成就。《大英百科全书》评价说:“客家男人是勇敢的冒险家,客家妇女是强健的劳动者。” 被迫迁徙(战争、灾祸等)的历史记忆、客居他乡的现实处境以及旧年里中国社会动荡不安的警示,使得客家人在居住建筑领域出现了土楼、围龙屋、走马楼、四角楼等防御意味强大的院落形式。

 

元帅故里丁家院

四川是全国五大客家人聚居区域之一,据《四川客家人与客家人文化》一书作者孙晓芬的研究,宋元之间,44年的蒙宋战争使“蜀人受祸惨重,死伤殆尽,千百不存一二”。明末清初的战争又使“昔之通都大邑,今为瓦砾之场;沃壤奥区,今为膏血之野。青烟弥路,白骨成堆,哀恫贯心,疮痍满目”。为了恢复生产,清朝前期推行“招收流民、奖励耕织、永不加赋”的移民制度,粤、闽、赣籍的客家人在17世纪后期至18世纪大量移民四川,史称“湖广填四川”。入蜀的客家人主要分布在成都东山、沱江流域及川北山区等地。

朱德元帅的故里仪陇便是客家人在蜀中的聚居地。朱德在《我的母亲》一文中说过:“我家是佃农,祖籍广东韶关,客籍人,在‘湖广填四川’时迁移四川仪陇县马鞍场,世代为地主耕种。”文中提到的地主便是当时仪陇县首富——客家后裔丁邱南、丁邱毓、丁邱玉、丁邱珍四兄弟。今天,我们参观朱德故里的琳琅山风景区时仍可以看到一座规制宏伟的客家地主大院,当地人称之为“丁家花园”。

清康熙十年(1671年)前后,丁氏祖先从广东韶州府(今韶关)乳源县移居重庆府合川;雍正二年(1724年),又移居至仪陇县南阳。在“先代坚困勤稼穑,后人承继重读书”理念的支撑下,丁家人开荒放牧、植桑养蚕,经过100多年的艰苦经营,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至清光绪年间,丁氏家产日丰,有田地、山林近8000亩,常年佃户500多家。丁氏产业还涉及煮酒、制糖、织布和钱庄等,成为川北有名的巨富。在时局动荡的清末民初,为了保护族产安全,丁氏兄弟耗费近20年时间(19061925年)精心选址、设计、施工和装修,终修建成一座占地面积10多亩、建筑面积近4000平方米的客家庄园。

受当时社会环境的影响,丁家大院中建有用于瞭望防御的碉楼,较为完整地保存了客家土楼遗制,但又糅合了蜀中民居的特征。从整体上看,院落坐北朝南,背山而建;为土木混合承重层楼式群体建筑,从空中鸟瞰非常像福建永定的方形土楼。3个院落中“一大二小”的3个天井为规则方形,东面3层楼的碉楼巍峨耸立,院外垣墙外还环绕着长约40米、宽5米、深3米的护院河。整个庄园有108个房间、120道门,仅有左边有路和门供人进入,外人首次进入非常容易迷路。院子的其他区域为几面高墙所护,唯一的通道则处于碉楼枪眼的监视下,防御功能尤为突出。

褪去大院森严的戒备,一股诗书之气和传统汉族文化之风扑面而来。正大门有石刻对联“礼乐诗书是传家至宝,精神道德为宴尔金丹”,横批“耕读传家”;东院拱门上也有“两条正路唯耕读,一脉祖传曰俭勤”的楹联表述,足见丁氏对传统文化的遵从。庭院内的12道半月形石拱门的门额枋上全都雕有菊花牡丹、瑞云翩翩等吉祥图案,无论是“喜鹊闹梅”“ 牡丹富贵”,还是“枝缠葫芦”“多子石榴”,无不体现丁氏对平安富贵、多子多孙的精神期盼。就连庭园中大小不一的108间房,也被主人附会成“梁山有一百单八将,丁家有一百单八房,子孙住在这里,个个皆好汉”的意味。

在庭院的空间结构上,既确保了视野的畅通,又兼顾了风水上的阻隔;既出人意料、变化无常,又中轴分明、讲求对称,实现了中国传统园林营建中的“移步换景,步移景异”的原则。如在碉楼的左前方因建房取土而形成的大坑,也被借势建成150平方米的荷花塘,自此山水相连,风生水起;既享水景之美,又成防火之用,体现了客家人的重实用与不务虚的处世原则。庭院内遍植梨、桃、李等果树和梅、竹、兰等花草,使得一年四季都“春色满院”。

 

小镇里的客家聚落

洛带古镇位于成都正东约20千米处,背依龙泉山,西望川西平原,一条青溪自西向东蜿蜒而去。自明末开始,大批福建、江西、广东籍的客家人迁居于此。数百年间,由于受“蜀道难”的地理环境隔绝,四川客家很少能与原地乡友沟通接触,从而形成了客家语言、习俗、建筑等的文化飞地。即使今天,“宁丢祖宗田,不丢祖宗言”的客家传统仍有印记,上了年纪的洛带老人都讲一口流利的粤语,被人们称为“土广东”。从聚落上看,洛带形成了“一街七巷”的封闭小镇格局。“腰”形街市在出入口均设栅门,镇内街巷连接处亦有栅门,白天街衢通畅,夜晚窗关门闭,南北高耸碉楼各一个,展现了安全防盗、封闭内聚、抱团生存的客家大院之风。

东山上一片红豆杉稀疏相连,秋日里淡红褐色的串状红豆从绿叶中伸出,绵延着客家人“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的历史性故里追忆。

在洛带古镇中行走,川北会馆、广东会馆南华宫、湖广会馆禹王宫、江西会馆等高大的卷棚式绿色琉璃瓦屋顶总能吸引人们的目光。小小的古镇簇拥着如此多的江南会馆着实令人惊叹,“迎麻神,聚嘉会,襄义举,笃乡情”的会馆功能一方面呈现了客家人同籍互助的心理诉求,另一方面也能通过“奉乡祖以振奋同乡之情,唱乡戏以娱同乡之情性,兴乡约以解民之纠纷,传消息以助同乡农耕商贸”等会馆活动搭建同舟共济的精神平台。正如南华宮正门对联所云:“云水苍茫,异地久栖巴子国;乡关迢递,归舟欲上粤王台。”

“巫半截、郑半边,刘惠安占中间”是民国时期洛带建筑产权格局的流行说法,其中“巫半截”就是今天人们在古镇下街大夫巷所见到的巫氏大夫第。走进这座清末的川西“府第”,复式四合院的阔大格局依旧清晰。以大门为中轴,前中后三堂层层深入、渐次升高,左右花厅展翼相连,卷棚屋顶美观大方,大小院落合围出不同天井,外墙高大厚重,俨然大户人家。

追宗溯源方才发现巫氏人家故事多。清雍正年间,广东惠州府的巫锡俊偕家眷入蜀,落业成都府简州镇子场(今天洛带镇)。巫氏二代巫作江白手起家,15岁时弃学经商。这位“善歧黄、精五经、更谙经营谋度”的客家移民很快在成都东山声名鹊起,得到当时在成都经营“水井坊”白酒生意的外国老板的器重。几年后,机缘巧合之中,巫作江独自经营酒厂,并以此为本兼及丝绸、木漆家具、医药等行业,获利丰厚。家大业大的巫作江发扬“热心乡梓,乐善好施”的客家精神,扶危济困,修桥筑路,斥资办学,为当地民众所敬仰。当时清政府为赞许他对地方的贡献,曾诰赠他为“奉直大夫”,并题赠“大夫第”金字横匾。

时光荏苒,今天走进巫氏大夫第早已感受不到当年的森然,竹藤椅、方木桌,古旧的门额,清新的茶香,都召唤着你落座在大院随意的一角,享受时光逆转般的悠闲。

 

【责任编辑】王 

上一篇:用数据探索健康本质
下一篇:波斯波利斯:古老帝国的时光碎片
©2011-2020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388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