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20170525_494004_taonews.html
专题
首页  >  专题  >  媒体视点  >  名刊精选  >  《百科知识》

《百科知识》

开博时间:2016-07-01 14:43:00

《百科知识》杂志社与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同期创建于1979年, 是由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主办的国内惟一文理合编的国家级科普刊物; 是国内公认的具有权威性的老牌科普杂志之一。《百科知识》杂志的特色是门类广泛、文理合编、权威准确、通俗易懂。

文章数
分享到:

烟花 夜空中绽放的中国戏法

2017-05-25 14:09:00

  当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曾这样评价中国焰火:“中国人非常喜欢这类表演,并把它当作庆祝活动中的主要节目。他们制作焰火的技术实在出色,几乎没有一样东西不能用焰火巧妙地加以摹仿。他们尤其擅长再现战争场面以及制作转动的火球、火树、水果,等等。在焰火上面,他们似乎花多少金钱也在所不惜。我在南京时曾目睹为了庆祝元月而举行的焰火大会,这是他们的盛大节日。在这一场合,我估计消耗的火药足够维持一场相当规模的战争达数年之久。”

  当黑火药遇到发光剂

  所谓烟花,在我国古代文献中又称为“烟火”“焰火”“花火”等。它和爆竹本是一对孪生兄弟,虽然“肚子”里都装着火药,呈现出的效果却完全不同:一个给人以视觉的享受,另一个则给予人听觉的冲击。今天的人们对爆竹的历史略有所知,对烟花却知之甚少。在史料里,我们能找到大量对烟花燃放场景的描写,但对其制作工艺及发展的记载寥寥无几。可知的也有,比如烟花的名称就有许多种,但因何而名无处可寻。

  对于这一点,就连李约瑟博士也不免感慨道:“至今没有人写出关于中国烟火的准确历史。”这位长期致力于中国科技史研究的英国著名科学家说这话时,还是20世纪下半叶;如今,半个世纪过去了,烟花诞生的原点仍不可考。

  不仅如此,人们甚至关于烟花火药的配方究竟出自中国还是西方,都不甚明了,从而一度引起国际上关于火药发明归属地的争论。

  恩格斯在其著作中说:“在中国,还在很早的时期就用硝石和其他引火剂混合制成了烟火剂,并把它使用在军事上和盛大的典礼中。”这种用于盛大典礼中的“烟火剂”,无疑就是万紫千红的烟花。可见,我国的烟火发明是世界上最早的,比西方国家至少要早好几百年时间。

  阿拉伯人著于1280年前后的《马术的战争策略大全》一书里,记录了种类繁多的烟火名称,如“茉莉花”“月光”“日光”“黄舌”“起轮”“流星”“白睡莲”等,它们被称为“中国花”“中国起轮”。这证明,自元代起,大量的中国烟花已经传入了阿拉伯及欧亚地区。

  黑火药发于唐而兴于宋,已成共识。烟花的出现应在黑火药发明之后,并比爆竹出现稍迟。随着爆竹的发明,才逐渐有了烟花,这是顺理成章的。

  从爆竹到烟花的转折点究竟位于历史上的哪一处,我们无从得知。但通过爆竹与烟花的制作原理,大体可以“解剖”出来。今天的化学常识告诉我们,在黑火药里掺入铝、铜、锌或者镁的粉末,燃烧时便能呈现出五颜六色的效果——这便是金属离子的“焰色反应”。如果再加入硝酸钾作为氧化剂,不仅可以使火药燃烧得更加彻底,还可使火焰色彩更加艳丽。

  “一硝二磺三木炭”,这是唐代孙思邈对黑火药成分的记载。黑火药中的硝石和硫磺,以及各种金属粉末的相遇,便是烟花之所以灿烂的原因。如加入硝酸钠,会发出黄光;加入硫酸铜,会发出蓝光;加入铝粉和铝镁合金的粉末,会发出白光;加入硝酸锶,会发出红光……这些金属粉末烧至白炽状态时,会发出极为明亮的光芒。如果几种不同的金属粉末同时燃烧,便会产生五颜六色的形态。照此推断,在唐代中晚期——至晚在宋代,人们已经掌握了在黑火药中添加化学成分的知识,发明了烟花。

  根据现有资料,我们可以推测,大约到唐玄宗时期,也就是花炮始祖李畋的晚年阶段,烟花才开始问世。李畋或者李畋的后人在燃放爆竹时,发现爆竹顶部有喷火现象,受此启发,便制造出了“喷花”。他们借用“硝磺爆竹”的原理,将火药和金属屑的混合物筑在竹筒里,并用泥头封住底端的筒口,而上端的筒口仅用薄纸黏糊,点火燃烧时,竹筒不再爆裂,只喷出彩色的火花,即古代花炮人所谓“筑彩药于筒,上不封泥,勿爆而喷也”。这种彩色火花便是最初的“竹筒烟花”了。只是最初的烟花是单色的,即一个烟花只有一两种颜色,后来才发展为多色。尽管这种烟花是用竹筒制作的,粗糙而笨重,但毕竟是新的发明,是一个划时代的伟大创造。

  到了宋代,有关烟花的记载便多了起来。

  据《西湖志余》记载,宋孝宗淳熙十二年元宵节,皇宫里共燃放了百余架烟花,孝宗乘小轿亲自到宣德门观看。淳熙十二年是1185年,在距今800多年前,宫中一次燃放的烟花就有百余架,可以想见当时燃放烟花已经相当普遍。

  南宋吴自牧于南宋咸淳七年(1274年)写成的《梦粱录》一书中,有多处记载了烟花:“其各坊巷叫卖苍术小枣不绝,又有市爆仗、成架烟火之类。”这说明,在南宋时,烟花已经十分盛行,不仅是皇亲贵族的娱乐用品,而且已经进入市场交易,成为普通老百姓的消费品了。

  不仅如此,南宋还出现了应召受雇于人而“呈艺”的专职烟火师。宋末元初,多才多艺的文人赵孟 曾有一首描绘当时的烟火、歌颂烟火匠师的诗,诗中写道:

  人间巧艺夺天工,炼药燃灯清昼间。

  柳絮飞残铺地白,桃花落尽满阶红。

  纷纷灿烂如星陨,赫赫喧豗似火攻。

  后夜再翻花上锦,不愁零落向东风。

  从“喷花”到“烟火戏”

  《金瓶梅》第二十四回写到,元宵之夜,潘金莲等3个女人外出看花灯,西门庆的女婿陈敬济与仆人兴儿陪着,左右一边一个,随路放“慢吐莲”“金丝菊”“一丈兰”“赛月明”……

  陈敬济与兴儿二人一路上所燃放的烟花,估计就是当时的“喷花”与“走线”,这是一种摆在地上或者持于手中的简单烟火。

  “喷花”,就是把烟火药剂装入纸筒、点燃药引便喷射出各种造型;“走线”,则是将各种形状的“喷花”挂在拉紧的线上,以线为定向导轨,燃放时烟火边沿线运动边燃放。它们一般用药量都不大,属于百姓家用“小烟火”。

  《金瓶梅》第四十二回“逞豪华门前放烟火”中所描写的燃放烟花的情景显然大得多:“少顷,西门庆吩咐来昭,将楼下开下两间,吊挂上帘子,把烟火架抬出去……但见,一丈五高花桩,四周下山棚热闹。”这种“烟火架”的戏法一般耗费很大,不是普通百姓家能玩得起的。

  明清两代,燃放烟花的风气更加盛行,烟花的花色品种更为繁多,技艺也日益精巧。

  明代万历年间,北京宛城县知县沈榜所著《宛署杂记》一书中说,正月十六晚上燃放的烟花有几百种,“其别有泥函者,曰砂锅儿;以纸函者,曰花筒;以筐函者,曰花盆。总之曰烟火云”。

  明代的烟花大都制成盒子的形状,所以放烟花又称“放盒子”。有的盒子多至5层,能旋放出绶带鸟、葡萄架、珍珠帘、长明塔等图案。

  到了清代,烟火造型在前人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突破,出现了一些新品种:“倒垂莲”“落地梅”“金丝菊”“大牡丹”“垂带柳”“一丈兰”……这时候的烟花已经从“写意”逐渐过渡到了“写实”,产生出了与真实景物接近的燃放效果。

  清人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中记载,清代北京的烟花有一盒内装有几个故事花样的,不管是人物,还是翎毛花草,都非常逼真。

  从单个烟花,到烟花架和烟火盒子,令人眼花缭乱的古代烟火技艺历经千年,逐渐趋向复杂和精巧。

  人物造型烟火的出现,则将烟花推向了另外一条发展道路。

  自北宋起,已能燃放色烟、声响兼具,有人物形象的“烟火”了。从宋话本《灯花婆婆》中,人们可以一窥端倪:“吹得那灯花左旋右旋,如一粒火珠相似。养娘笑道:‘夫人,好耍了,烟花儿活了!’话犹未了,只见那灯花三四旋,旋得像碗儿般大的一个火球,滚下地来的一响,如爆竹声,那灯花爆升,散作火星满地,登时不见了,只见三尺来长一个老婆婆。”

  这“灯花婆婆”正是宋代初期“人物烟火”的一个样式,属于木偶戏中的一种特技,民间称之为“药发傀儡”。

  供大众观赏的“药发傀儡”,在明清有了长足的进展。所谓“口里喷出火来,鼻子里浓烟迸出,闸闸眼,火焰齐生”,只不过是“小把戏”一桩。清代已将这一“烟火”样式的制作发挥到了极致,简直活灵活现。

  明清时期烟花艺术最突出的成就就是“烟火戏”,它冲破了宋元时期那种只有个别人物形象的“烟火”藩篱,向着制作更加复杂、敷演成组场景“戏”的方向迈进。

  据记载,明代的“烟火戏”就有:“刘关张三顾诸葛亮”“张翼德葭萌战马超”“八仙捧寿”“十面埋伏”等。清代的“烟火戏”名目更为繁多:“日月合璧”“五星联珠”“麒麟送子”“狮子滚绣球”“八仙过海”“东方朔偷桃”“张生戏莺莺”“吕布戏貂蝉”……戏目之多,让人记也记不清,说也说不完。

  清代小说《品花宝鉴》中有一段豪富之家燃放“烟火戏”的描写:“随有千百爆炸声齐响,已挂出无数的烟火:一边是九连灯,一边是万年欢;一边是炮打襄阳城,一边是火烧红莲寺;一边是阿房一炬,一边是赤壁烧兵。”

  这种有变化的“烟火戏”,通过一根长长的引线将各部分串联起来,仿佛演出中的“指挥”,有条不紊地控制着每一幕画面的出场顺序和节奏。更大型的表演甚至需要运用几种“烟火器架”同时放射,以达到“舞台”间相互呼应的效果。

  从“地老鼠”到“鸟巢”牡丹

  南宋著名文学家周密在其《武林旧事》里记载了这样一件趣闻:南宋宝庆元年(1125年),宋理宗在清燕殿给母亲杨太后庆祝生日,命人燃放烟花助兴。不料,有一种叫“地老鼠”的烟花,径直窜到太后座下,使杨太后受了惊吓。太后疑心遭人暗算,十分生气,连饭

  也没有吃,拂袖而去。本来放烟花是图个吉利,没想到竟惊吓了母亲,让老人生了误会,宋理宗也很不高兴,要将督办此事的大臣陈询和工匠都抓起来杀头。陈询连忙辩解说,这不是暗器,而是杂耍,并无危险。好在太后通情达理,得知原委后,说:“终不成他特地来尺我,想是误耳,可以赦罪。”

  这里所说的“地老鼠”,和现在小孩子喜欢的“小蜜蜂”差不多,是一种旋转型的小烟花。点燃后,虽然不会有强烈的爆炸,但会闪着火花在地上旋转乱窜,如同老鼠一般。难怪让深宫里的皇太后受了惊吓。

  流行于宋代的烟火,经过元代的积累,在明清达到了极盛。

  《宛署杂记》中记载,明朝时,所放烟火样式极多,“其名不一:有声者,曰响炮;高起者,曰起火;起火中带炮连声者,曰三级浪;不响不起,旋转地上者,曰地老鼠”。

  在晚明文学家张岱所著《陶庵梦忆》一书中,记载了一位苏州人对苏州烟火的夸耀:“放烟火达到高潮时,即使再有‘起火’,也没处放了;即使放,也上不去了。”众人问他为什么,他说:“这时天上被烟火挤住,没有空隙了。”

  他们所说的“起火”,也叫“流星”,就是在一根小竹棍上端绑缚一枚小花筒,引线与出火口都朝下,将竹棍直立插在地上,点燃引线,花筒喷火后,因反冲作用将花筒及竹棍都射向高空,花筒拖曳着长长的火光尾带在空中飞舞,类似今天的“冲天炮”。

  “起火”的出现意义重大,它将精巧趋于极致的烟火引向高空。不仅因了夜空高大辽阔的背景,加大了烟花的审美意趣;而且,将烟花燃放时发生的爆炸转移到空中,无疑也更加安全。

  其实,早在宋朝,璀璨的烟花就已然在夜空中绽放了。

  史载,北宋大型园林“艮岳”告成之际,特举行烟火戏祝贺,“烟火起于岩窦,火炬焕于半空”。这种烟火明显不同于伎艺表演中的“就地放烟火之类”,它能升入“艮岳”“腰径百尺”那样的高度,乃至天空中爆炸燃烧,可谓礼花弹的雏形了。

  从简单的“起火”到空中烟花,其原理其实并不复杂:将升空烟花的火药分为两部分,下半部分是“发射药”,上半部分是“爆炸药”。烟花弹在空中爆炸的时间和高度,则取决于引信的长度。

  空中烟花通常被制作成烟花弹的形式。这些烟花弹有大有小,小的和桃子差不多,大的则有西瓜那么大。球状物就是烟花弹,里面填有“爆炸药”——火药和发光剂;下面的圆筒则装填“发射药”,用来将烟花弹射出去。

  更复杂的烟花弹会分数个阶段绽放,各个部分由不同引信点燃,一部分起爆会引燃下一部分。各部分依次爆炸,以产生截然不同的多种效果。就像现代的分级火箭一样。有时,它们还能发出哨音。

  2008年8月8日夜晚,一颗硕大的牡丹“花心”在北京国家体育场——“鸟巢”上空绽放,“花瓣”随之展开。之后,随着255根细长的“花蕊”同时喷射而出,一整朵鲜红欲滴的牡丹展现在夜空里,静静地绽放了10秒钟,宛若一幅以夜空当纸精心描绘而成的巨幅工笔画,令世人惊讶。

  时至今日,古老的烟花成为了新的时尚,每逢新年倒计时,或是其他重要节日和庆典时刻,在夜空中都会绽放出一幕幕绚烂的图画。

上一篇:一雷惊蛰始
下一篇:塔子城——千年古城话沧桑
©2011-2020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388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