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20170824_565176_taonews.html
专题
首页  >  专题  >  媒体视点  >  名刊精选  >  《百科知识》

《百科知识》

开博时间:2016-07-01 14:43:00

《百科知识》杂志社与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同期创建于1979年, 是由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主办的国内惟一文理合编的国家级科普刊物; 是国内公认的具有权威性的老牌科普杂志之一。《百科知识》杂志的特色是门类广泛、文理合编、权威准确、通俗易懂。

文章数
分享到:

京城粮仓知多少(上)

2017-08-24 14:38:00

我国古代有“谷藏曰仓,米藏曰廪”的说法,“仓廪”实为粮仓的统称。农业是中国古代国家的经济命脉,历代皇帝深知年景的好坏、粮价的起落会直接影响社会秩序的安定和政权的稳固,所以十分重视仓廪的设置与管理。仓廪不仅仅是储粮的仓库,更是包括税收在内的财政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虽为少数民族政权,但元朝统治者在迁都北京后,正式开始了对京城粮仓的建设。

京城粮仓的修建

忽必烈于12603月在开平宣布自己即大汗位,同年4月,蒙哥幼弟阿里不哥也在和林即大汗位。忽必烈凭借汉族地主阶级和一部分蒙古贵族的支持,1264年终于击败了阿里不哥,夺得了最高统治权。在这样的情况下,忽必烈只有控制住中原,才能坐稳汗位。至元八年(1271年),忽必烈称帝,公布《建国号诏》法令,取《易经》中“大哉乾元”之意,正式建国号大元。至元九年(1272年),在刘秉忠的规划下,在燕京旧城的东北筑新城,建设宫殿衙署,蒙语称“汗八里”,即“大汗之城”,从此元朝的政治重心完全转移到中原地区。开国后,元朝的政治制度和国家机关大半都沿袭辽、金的旧章,这其中就包括了原金中都的粮仓建置,统治者需要粮仓用以供给皇家和官吏。

自从忽必烈夺得汗位以后,漠北一直处于战乱的威胁之中,北方诸王的叛乱使元政府不得不在岭北和林、称海等地驻守数十万军队。另一方面,漠北的蒙古部族已逐渐改变了原来主食畜产品的习俗,对粮食的需求越来越大;但岭北地区除少数适宜耕作的区域外,大部地区沙漠连片、山岭绵亘,又加上气候寒冷,农业生产受到了极大的限制。于是,粮食供应便成了军民归心、边疆局势稳定的重要保证。

与此同时,元朝统治者虽然定都北京,但是统一全国的愿望还远没有实现。忽必烈决定采用南宋降将刘整的建议,先攻襄阳,浮汉水入长江,进取南宋。至元十六年(1279年),经崖山海战后,元朝消灭南宋残余势力,全面占领中国。之后,元政府又积极对外扩张,频繁的战争加大了粮草的需求量,统治者需要更多粮仓来屯粮,便于给军队供应和输送更多粮食。

元灭南宋后,统治者需要赏赐各封王大量财宝,加上开支繁重,财政日渐紧张。粮仓的设置与国家的税收紧密相关,是国家财政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面临财政危机的情况下,元朝统治者需要在全国设置粮仓来增加财政收入。

南宋以后,全国的经济重心已经完成了南移,江南地区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全国“粮仓”。《元史·食货志》记载:“元都于燕,去江南极远,而百司庶府于繁,卫士编民之众,无不仰给予江南。”但是元初,汴渠已经湮废,河北永济渠也不能完全通航,故一度通过水陆联运和海运的方式来转漕东南粮草。

金代在中都城北开了一条闸河,下至通州接连白河,原拟引卢沟河为水源,可是卢沟河暴涨暴落,与通州高差也大,极易造成水灾,利用其他水源则难以得到保证,使闸河徒具虚名。元代则采用郭守敬的设计,由昌平引白浮、双塔等处泉水,通航条件有所改善,并改名为通惠河,这是京城运河的南线。此外,元代还有一条北线运河的坝河,和闸河情况相似,沿线有坝7处,称为阜通七坝。即由积水潭引水,东经钟楼到光熙门南出城,以下河道今天仍然存在。七坝位置也可复原,最西的千斯坝即在光熙门附近,门内街南则为占地颇广的千斯仓。

元代不仅发展了京城附近的水运,为了取得南方的粮食供应,还修通了纵贯南北的大运河,其中一部分是利用隋代所开的旧有航道,即今天江苏淮阴以南和山东临清到河北和天津市的一段。隋时运河南北段的交汇点在洛阳以东的板渚,元代则在今临清与淮阴间取南北直线联系,开凿了惠通河与济州河,将黄河、泗水与大清河联系起来,再修会通河,将济州河与御河相连。元大都城与江南地区漕运连通,保证了粮食的供应。为了储存、转运漕运的粮食,元朝统治者在大都城渡口也大量设置粮仓,便于管理漕运。

京城粮仓的概况

元大都城除北面仅开二门外,东、南、西各开三门,内部中心为宫城,其外为皇城,再外则为大城。皇帝的祖庙叫太庙,在东侧南门(齐化门)内路北;祭祀土神、谷神的地方为社稷坛,在西侧南门(平则门)内的东北;重要衙署大都在皇城以南。元代京城粮仓大部分建在都城的东部,除基于地理方面的考虑即依水而建外,还充分考虑到粮仓必须有较高的地势,这样才能在雨季来临时使粮食不致浸水,粮仓所处的位置必须通风透气、阳光充足,才能防止粮食因潮湿而霉变。据《永乐大典》统计,元代京城官仓包括大都城内外千斯、相因等共22仓,小者有库房一二十间,大者有库房七八十间,每间可储粮2500石,主要分为太仓、常平仓、漕仓等。

据史籍记载,殷商有“巨桥之粟”,西周有“九谷之委积”,设“廪人掌米,仓人掌谷”。秦统一后,历朝基本均以太仓为朝廷之仓。《元史》中记载:“太仓为御廪。”统治者在太仓附近开辟小片农田用以耕种,所得之粮便存在太仓之中。在靠近景山北墙的东西两个侧门里面,西侧的粮仓称为“兴庆阁”,东侧称为“集祥阁”,这就是元代为皇帝亲耕田边专门设置的仓廒。兴庆阁和集祥阁的样式、结构、色彩完全相同,阁楼的上顶为单檐四角攒尖顶,覆黄色琉璃瓦剪绿边琉璃宝顶,四角安置装饰跑兽。阁的南面有一个不大的券门,有木板门对开,由于墙壁太厚,阁内空间不大,四面光墙一通到顶。上架为全木结构的阁楼式建筑,四周骑墙头做围廊,廊内四面锁窗,窗脚嵌铜活加固。廊外四周设木围栏,围廊的入口设在阁楼的西北角西侧和东北角的东侧,只有在墙外架云梯才可以登上阁楼。如果推开窗向里面看,阁楼中间没有楼板,上下贯通,人们只可沿围廊环绕行走。兴庆阁与集祥阁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墙厚达到3.3米,中间并没有夹壁墙,要比金代在北京东城朝阳门内修建的太仓、元代修建的仓廒墙壁都厚得多,这在古代建筑中十分罕见。兴庆阁与集祥阁墙壁如此之厚,一方面是为了克服储粮后向外产生的巨大张力,另一方面是为了保持恒温。在兴庆阁与集祥阁上都建有方形的阁楼,四面开窗,为了秋收时让皇帝可以看到人们扛着粮食,从仓廒上面的窗口往仓里倾倒粮食的丰收场景。兴庆阁与集祥阁之所以采用这种建筑形式,完全是皇家园林中把谷仓进行艺术化升华的结果。在太庙的后身还有北太仓,应是储米作祭祀之用。

《元史·食货志》称“常平起于汉之耿寿昌”,元代常平仓为官方出资建立,设立于城市,其救济方法主要为“平粜”,即“丰年米贱,官为增价籴之;歉年米贵,官为减价粜之”,起到稳定物价和救济灾民的作用。

漕仓集中在大都城崇文门附近。坝河和亚麻河通过崇文门关进入大都,把粮食和货物卸在崇文门地区。千斯、万斯北、万斯南等是京城的漕仓,主要用于储藏和转运全国各地运输至大都的粮食。漕仓在大都的粮仓体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元代的漕运储量是不断增加的。据史料记载,元成宗时期(12951307年),已建好大都17仓、通州8仓(即有年仓、富有仓、广储仓、盈止仓、及秭仓、乃积仓、乐岁仓、足食仓)、河西务7仓以及李二寺、制沽等粮仓,约储粮500万石左右;到了元朝中后期,大都地区又新增粮仓20处,总储粮量已多达740万石左右。其中通州又增加庆丰仓、延丰仓、富储仓、富衍仓、及衍仓5仓,计13仓,如加上通州张家湾李二寺仓,共计14仓,约储粮200多万石。另据史料记载,元代的海运亦发展极盛。自至元二十年(1283年),岁海运再经北运河漕运至通州张家湾42000余石粮食;大德六年(1302年),岁又运粮至京通百万石;至顺元年(1330年),则又每年增为300万石左右。大都极盛时的户口统计数字为147590户,人们通常用“都城十万家”来描述大都居民。这样庞大的人口下,大都城粮食的供给大半依赖于漕运,使得漕仓在大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为了保证粮仓的作用得以发挥,元政府对粮仓的管理极为严格。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政府对粮食的运输和储存损耗做出定额规定;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中书省户部对下辖的仓库管理办法做出了明文规定,如禁止库中工作人员用白条子借官钱、禁止亲属进入库房、出入要登记、库中存贷要按月清点并登记后报户部等;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中书省户部颁布《至元新格》条例,规定仓库的收纳、支出和管理办法,如收支物品的期限,出纳物品的质量、数量,各种检查办法以及大小官员要相互监督,防止出现营私舞弊等;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政府又进一步详细地规定了大都地区粮食运输和贮存的损耗量。

京城粮仓的消失

元朝在历史上只存在了近100年,大都城也随之倾覆。元惠宗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夏,朱元璋遣将领徐达、常遇春率军北征,七月抵达通州,元惠宗令淮王帖木儿不花监国,携后妃、太子、公主自健德门出城北逃,前往上都避难。至正二十八年八月初二(1368914日),明军攻陷大都齐化门,由此入城。明太祖将大都改名为北平。由于元大都城北居民稀少、地势空旷,在防守时城中军人无可依托,因此徐达在攻城后不久,即在城中偏北部增建一道土垣,将城垣变为“日”字形布局,使北段城墙靠近居民密集区,战时守城士兵可以从容筹划衣食。明洪武四年(1371年),将此段新城墙以北的元大都城垣废弃,原来北城墙上的安贞门和健德门以及东、西城墙上最北边的光熙门和肃清门也一并废弃,这四门的城楼以及被划在城外的官署、住宅尽被拆除。之后大都南城也逐渐被废弃。元朝统治者的出逃和大都原址的废弃使得大都内的粮仓也随之荒废。直到明成祖正式定都北京后,才在原有粮仓的基础上新建粮仓。

“储存粮食,供养官吏、军队,巩固统治,加强国防;赈济灾民,发展生产,平稳物价”是粮仓的主要用途,元朝自不例外。但和宋、金两朝相比,显得更为突出的是粮仓在北方边疆地区所起的作用。北方边疆地区受战乱影响颇深,经济发展缓慢,同时受到严寒天气的影响,常有饥民流亡,京城粮仓在一定程度上对救济灾民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时,大都宫殿内的皇仓也让皇帝在耕种之间体会到了民生的疾苦。

元代京城粮仓不仅成为当时统治阶级巩固政权、确保资源供给的主要形式,而且成为之后明清两代王朝维系京师民生大计的关键。元代京城粮仓的建置为明清两代提供了基础。明朝开始在元代京城粮仓的基础上增建粮仓,明永乐七年(1409年),在元北太仓的基础上修建南新仓,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并于明正统三年(1438年)在东城裱褙胡同设立总督仓场公署。据统计,明清两代在元代京城粮仓基础上修建的粮仓数量:明代北京、通州共计官仓20个,到清末,北京、通州官仓共17个,廒计1178座。

禄米仓始建于明嘉靖四十年(1561年),是元明清时期南粮北运的产物,是南粮济京的重要代表性建筑,也是中国古代南北方生活资料调剂的见证;同时,它又是南北大运河的终点所在,对研究中国运河史有着重大价值。此外,禄米仓是中国现存古建筑中一个特殊类型的建筑,它巧妙的布局、结构和形式以及一套完整的运作方式和管理制度,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研究古代仓储制度和仓房建筑的宝贵的实物资料。(未完待续)

上一篇:九份:悲情城市中的温情老街
下一篇:金星值得继续探索
©2011-2020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388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