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20091222_328775_taonews.html
专题
首页  >  专题  >  媒体视点  >  名刊精选  >  《车主之友》

《车主之友》

开博时间:2016-11-21 21:15:00

国内第一本将汽车知识、时尚生活、汽车文化、汽车应用、购车指导完美结合在一起的汽车时尚类杂志。被消费者誉为“ 最具有可读性”和“性价比最高”的汽车时尚类杂志……

文章数
分享到:

长途出行安全提醒 车辆安全系统解析

2009-12-22 22:32:20

  我们在买车的时候总是会非常关心车辆有哪些安全配置。的确,由于技术的发展目前车辆性能越来越好、速度越来越高,因此安全性能也就显得越发重要了。说起安全很多车主对此已是十分精通,他们知道车辆安全装备分为主动安全装备和被动安全装备,被动安全包括坚固的车身、安全带、安全气囊等等,主动安全则包括ABS、ESP等电子系统。

  但是作为车主的您有没有想过拥有爱车后应该如何发挥这些安全装备的最大作用呢?也许有人觉得奇怪:这些系统不都是在遇到危险时自动触发的吗?只要我上车系好安全带还有什么可操心的?其实不是这么简单的,即使是简简单单的安全带在实际使用中也很可能存在着某些误区。春节将至,不少朋友都有驾车长途出行的计划,出行最重要的就是平安,希望本期介绍能帮助你最大限度发挥车辆安全系统的功能。

 

  安全带的使用

  有些车主自己开车时很注意系好安全带,不过坐车时就不太关注了,总觉得后排安全带不是很舒服,另一方面好像不是自己的车,安全带用起来也别扭。其实这是很不好的习惯,尽管经过试验分析,后排安全系数要高于前排,但是这个结果是在所有成员都系好安全带的情况下得出的。同时有关研究显示,当车辆发生撞车事故时,后排乘客撞击时产生的巨大冲力也可能高达相当数千公斤力,这样,未系安全带的乘客不仅自身无法得到保护,还会给驾驶员和其他乘员带来威胁。因此从安全的角度考虑,无论开车还是坐车都需要养成上车就系安全带的好习惯。

  此外,系安全带时注意不要穿着过多过厚的衣服,并且不要扭曲安全带,这样既能提高系安全带时的舒适性,也能令安全带更好地发挥作用。其实时间长了你就会发现,除了发生事故外,在急刹车、急转弯等情况下,安全带也经常发挥作用,事实上安全带只会令你的驾驶更加舒适。

 

  安全气囊的使用

  应该说安全气囊设计的好,确实能在意外发生时更好地降低车上人员的伤害。但还是提醒大家几点安全气囊的注意事项:一是配合安全带使用,如果没有系安全带,安全气囊是不会触发的,否则只会带来更大的伤害。二是保持正确坐姿,安全气囊爆发时冲击力相当大,如果倚靠在气囊的工作区域也容易造成伤害。三是安全气囊区域不要放置物品,哪怕一张小小的贴纸也容易影响气囊的正常弹出。

  ABS防抱死制动系统


  目前ABS防抱死制动系统已经几乎成为车辆的基本配置,需要注意的是通常ABS开始介入时会有比较明显的反馈,“咚咚”的声音和制动踏板抖动都是正常的。如果说从养成良好驾驶习惯的角度,当然建议您开车尽量平缓一些,加速和制动都不要过猛,但这要以保持良好的车距为前提。如果发现前方出现紧急情况,一定要毫不犹豫地踩下制动踏板,情况十分紧急的情况下要“跺”下踏板,这样ABS系统才能真正帮助您。记住一句话,只有追尾撞坏的车辆,没有被踩坏制动踏板的车辆。


  ESP系统

  有了ABS防抱死制动系统和ESP系统之后,电子系统将会时时监控车辆状态,不会出现车轮抱死、丧失方向和侧滑现象。但是,安全系统的作用只是帮助不熟练的“新手”变成经验丰富的“老手”,但无论如何是不可能突破汽车极限的,就像ABS可以改善制动过程但不可能无限缩短制动距离一样,ESP可以保证车辆不失方向,却不能无限缩小过弯半径。日常良好的驾驶习惯还是十分重要的,不能过度依赖电子安全系统。

  临近春节,相信不少车主都有长途出行的计划,在这里针对长途行驶也给大家提个醒:

  1.人和车的及时休整

  长途行驶,切忌长途奔袭,应该在适当的时候进入休息区,一方面放松一下驾驶员紧张的神经,另一方面也有利于车辆各部件的冷却,人和车都需要进行适当的休息和放松。

  2.慢速通过未铺装路面

  通过沙石等未铺装路面时,应当控制车速,车速过快会对底盘、轮胎等部件造成冲击。另外,沙石路面对空滤的消耗较大,应及时更换。

  3.避免靠近海边

  海边的盐碱地会对底盘造成腐蚀,应避免在海边沙路上行驶。另一方面,两驱车在沙地上也容易发生陷车的危险。

  4.避免涉水

  涉水行驶会对底盘油封造成侵蚀,应当尽量避免。

  5.山路保持适当车速

  山路行驶的危险就在于车速过快造成的弯道失控,因此应当特别注意,尤其是在进入弯道的时候,同时也要保持车和车之间的距离,以便出现状况及时应变。

上一篇:车主学堂 特殊路况应对方案
下一篇:双重压力 梅赛德斯-奔驰率先推出带有可控增压装置的4缸发动机
©2011-2020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388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