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20131121_320739_taonews.html
专题
首页  >  专题  >  媒体视点  >  名刊精选  >  《航空知识》

《航空知识》

开博时间:2016-07-01 14:43:00

《航空知识》以普及航空航天知识、宣传航空航天事业为己任,详尽报道航空航天最新发展、技术与产品研发动态。一直秉承科学严谨、客观求实、注重知识、普及科技的办刊理念,对航空航天历史、前沿科技、原理知识、最新动态进行详尽的说明和报道,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喜爱。

文章数
分享到:

莱卡回家

2013-11-21 14:12:15

莱卡回家

 

113日是个特别的日子。1957113日,前苏联发射了Sputnik- 2号卫星,这是第二颗进入地球轨道的人造卫星,也是人类发射的第一颗载有活物的卫星。消息发布后,西方世界一片哗然,在美国小得可怜的首枚人造卫星发射之前,苏联的举动彻底夯实了其航天第一强国的地位。美国中情局对此作了大量分析,纠结于苏联卫星究竟是否带了活物之间。在确信苏联发射了活狗,原已令西方震惊,但这只狗的结局,更成为后来数十年的科学悬案。

那只随Sputnik-2升空的三岁流浪雌性混血萨摩耶犬名叫莱卡。作为第一只进入太空的地球生物,莱卡名垂青史,但它的结局却着实悲惨。从一开始,苏联人就没打算让它回来。104日苏联发射首枚人造卫星后一星期后,赫鲁晓夫就建议再次发射更为复杂的卫星,作为伟大十月革命40周年献礼,这意味着工程技术人员只有3周时间来设计和制造新的火箭及卫星。这次苏联诀定发射生物上天。一切为了进度,Sputnik-2使用了Sputnik-1的部分备件,为了最大限度提高载荷能力,火箭的部分设备甚至也被拆除。科罗廖夫的助手鲍里斯•切尔托克在回忆中这样写道,“一切火箭技术开发的传统都被抛弃,第二颗卫星的开发根本未经详细设计,或者说根本没有设计。”卫星的大部分部件都是赶工制造的,工程师们甚至被派到工厂协助工人赶工,许多部件甚至省略了蓝图环节。紧张的工期甚至不允许工程师设计出可靠的生命保障系统,更不消说为莱卡铺就一条回家的路。

24704

发射升空过程中,监测系统显示莱卡的心率达到了每分钟260次,比平时高3倍,呼吸频率也超出正常水平45倍,但顽强的莱卡还是活了下来,成功进入轨道。入轨后,载荷舱头锥成功分离,但有些部件却分离失败。造成的一个恶劣后果就是,热控制系统无法正常工作。此外,一些隔热材料被撕裂,舱内温度很快升至40度以上。据信在死于焦躁和高热之前,莱卡顶多活了两天,西方人甚至认为只有几个小时,根本不像苏联人宣布的那样长。莱卡用自己的生命告诉人类科学家,通过合理的防护措施,人类能够在太空环境下生存。这个代价对人类而言不大,但对莱卡而言不小。

莱卡的悲惨结局,固然可以归结为当时尚不成熟的返回卫星技术,但更为重要的原因,是美苏当时心急火燎的太空竞赛,而竞赛背后,是东西方阵营意识形态的激烈冲突。但无论如何,我们起码可以给莱卡更有尊严的死亡方式,一支安乐死制剂就足以实现。遗憾的是,1957113日的那次发射,这些都没有被详尽计划。

每每看到关于莱卡的记述,我都会对身边动物平添几分敬意,提醒自己善待它们。为了人类的文明征程,它们已经付出了太多,我们不能与此同时再让他们成为我们野蛮举止的牺牲。

莱卡,回家吧。

 

航空知识

2013111

 


上一篇:凤凰铩羽在大洋之上
下一篇:“X”系列新成员---X-56A无人技术验证机初探
©2011-2020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388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