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盲目输液
2009-12-09 19:11:29
天气变冷,医院急诊室和儿科接诊的患者增加,输液室里打点滴的病人也多了起来。有资料显示,我国门诊病人的输液率已超过30%,也就是说,每10个门诊病人中至少有3个人要进行输液治疗。静脉输液已经成为临床用药的重要途径之一。与药物不良反应一样,输液的安全问题也应引起患者的关注。
你了解输液反应吗
当静脉输液的疗程较长、输入液体的浓度较高、药物的刺激性较强或患者的体质较特殊时,都可能引起局部组织发红、肿胀、灼热、疼痛,有时伴畏寒、发热等全身症状,甚至有些患者会出现急性心脏衰竭,称之为输液反应。患者应对输液反应有所了解,输液中一旦出现上述反应时,应及时通知医护人员,立即放慢输液速度或停止输液,注意保暖。
引起输液反应的因素主要有:
1.药物因素输注的药物质量不合格,易造成输液反应;药物剂量过大、浓度过高,也易造成输液反应。
2.输液器材的质量因素患者就诊、输液时应到正规医院,确保输液治疗时使用合格的药物和一次性输液器。
3.输液速度若滴速过快,过敏体质者可引起输液反应。故体质较弱的患者或过敏体质者应尽早与医护人员沟通,控制好滴速。
4.患者个体因素如病人有炎症、发热性疾病或体质虚弱、免疫力低等,可导致输液反应发生率升高;老年患者、幼儿免疫功能低下或不健全,输液反应发生率偏高;不同患者对细菌内毒素有不同的耐受阈值,所以过敏体质的患者输液时要特别注意。
能吃药就别输液
不少患者偏爱输液治疗,尤其是一些曾患有脑血管病的老年人,他们认为输液可以预防脑血管病的复发,所以在未发病时也主动向医生要求输液。殊不知,输液有其优势,也有一定的副作用。
输液是将药液直接注入人体静脉,参与循环来治疗疾病,具有见效快的优点。但是药物直接进入血液所带来的风险要比口服药物大,会增加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如果病人只是患了普通的感冒、发烧,或是为了预防疾病发生就提出输液治疗,是不可取的。吃口服药就能解决的,就没必要输液。因此,医生长期以来坚持的用药原则是“能吃药的不打针,能打针的不输液”。患者要尊重医生的合理化建议,在保证疗效的前提下,选择疗效好、安全的治疗手段和给药途径,千万不能盲目输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