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20210206_1042305_taonews.html
专题
首页  >  专题  >  媒体视点  >  名刊精选  >  《家庭医生》

《家庭医生》

开博时间:2016-07-01 14:43:00

《家庭医生》创刊于1983年,由中山大学主办,是一本面向大众的健康科普类读物,始终以“科学普及、健康教育”为宗旨,从1986年至今,连续30年月发行量超过百万,在民众和行业心目中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和巨大的影响力。除主刊《家庭医生》外,我们还出版发行《家庭药师》《健康养生》、健康科普类丛书及漫画。

文章数
分享到:

成人护肤,别迷恋“宝宝霜”

2021-02-06 20:32:00

  一罐面霜,是很多人冬季护肤的必备单品。

  而自带“温和无刺激”“安全无副作用”光环的婴儿面霜(俗称“宝宝霜”),又成为不少女性的心头好。

  “宝宝霜”的实际护肤效果如何?

  用过的几位女士,有截然不同的感受。

  这是为何?成年人到底适不适合用“宝宝霜”?

  且看皮肤科专家吴良才主任,为大家一一分析、解答。

  差评:用完长痘痘、得皮炎,护肤变毁肤

  黎女士,36岁,“大油田”

  谁说婴儿面霜大人也能用?假的、假的、假的!

  听说婴儿护肤品安全、无害,价格又比成人护肤品便宜,我就拿本来买给3岁女儿的面霜来用。

  刚开始觉得还挺滋润,不料用了一段时间后,我脸上就开始冒痘痘,皮肤状态变得更差了。

相对成人面霜,婴儿面霜更“油”

  |吴良才主任点评|

  婴幼儿皮肤的角质层很薄,皮脂分泌少,他们的护肤只要做到保湿、滋润就可以了。

  所以,市面上的婴儿面霜成分都很简单,功效也比较单一,以保湿为主。

  而且,相对成人面霜,婴儿面霜更“油”。

  其含有的一些成分,譬如棕榈酸异丙酯,对婴幼儿来说是很好的保护成分,但对成年人而言,容易引起粉刺、丘疹。

  像黎女士这样的油皮肤质,本身就爱出油,再用“宝宝霜”,反而是种负担,无异于“油”上加“油”,容易导致长痘痘。

  敏敏少女,24岁,敏感肌

  我的皮肤属于敏感肌肤,容易泛红,用普通的成人护肤品容易过敏。

  为了抗敏,我把婴儿面霜当作日常护肤品。

  可我的敏感肌不但没有改善,还患上脂溢性皮炎,皮肤更加脆弱了,还得跑皮肤科医院去治疗。

  |吴良才主任点评|

  这种情况,在临床上并不少见。

  问题同样在于,“油”过头了。

  敏感肌的成年人,不仅怕刺激,也怕“油”。长期将“宝宝霜”当作日常护肤品,出现脂溢性皮炎并不奇怪。

  现在市面上,有很多针对敏感肌研发的成人护肤品,它们在温和不刺激的同时,质地更适合成人,也能照顾到成人更多的需求,比“宝宝霜”更适合敏感肌人群。

  提醒,如果使用“宝宝霜”后,出现皮肤潮红、灼热等情况,建议到正规医院皮肤科进行诊治。

  好评:保湿效果杠杠的,特别适合冬天用

  王二姐,32岁,“皮干过沙漠”

  不不不,我要为成人用宝宝霜平反一下。

  我有时顺手拿了女儿的面霜来用,用起来真的既滋润又柔和,没有闷痘或长闭口。

  尤其像现在这种干燥的冬季,对我这种干皮简直是考验,用“宝宝霜”就很舒服啊!

偶尔擦擦“宝宝霜”,也未尝不可

  |吴良才主任点评|

  干性肤质,相对来说,确实更适合用婴儿护肤品。

  婴儿面霜通常保湿作用极强,刚好契合像王二姐这样干性肤质的人。

  但其实,对于干性肤质,市面上有很多成人护肤品可供选择,效果也不错,而且部分产品还对于干性肤质出现的干纹和细纹有效,大可不必执着于“宝宝霜”。

  当然,偶尔擦擦“宝宝霜”,也未尝不可。

  小结:

  “宝宝霜”,顾名思义,是专门为宝宝娇嫩皮肤研发的面霜。

  相比成人用的面霜,特点是成分简单,质地偏“油”,功效单一,主要是补水保湿。

  而成人肌肤问题和需求更复杂,比如控油、祛痘、淡斑、美白、祛皱……婴儿面霜无法全面满足。

  因此,在干冷的冬天,不论是哪种肤质,都不必迷恋宝宝霜,老老实实用回适合成人的护肤品更好。

  吴主任说:冬季护肤,这样做

  首先,基础护肤不能少,即保湿和防晒。在此基础上,注意3点:

  ●换用保湿力度更强的护肤品。

  尤其是中性皮肤、干性皮肤者,夜间可以加用质地厚重的晚霜。

  ●油痘肌使用果酸、水杨酸类护肤品,要加强保湿。

  可以使用医用保湿面膜,以免出现皮肤敏感等情况。

  ●敏感肌症状加重,护肤品更有讲究。

  到了秋冬季,敏感肌容易出现面红、瘙痒、刺痛感加重的情况,应该使用更温和、保湿的护肤品,及一些具有促进角质生成的产品。

本文来自《家庭医生》

上一篇:《家庭医生》
下一篇:宝宝出生不久就得“牛皮癣”,妈妈很崩溃
©2011-2021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388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