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做了胃镜,为何查不出早期胃癌--中国数字科技馆
专题
首页  >  专题  >  媒体视点  >  名刊精选  >  《家庭医生》

《家庭医生》

开博时间:2016-07-01 14:43:00

《家庭医生》创刊于1983年,由中山大学主办,是一本面向大众的健康科普类读物,始终以“科学普及、健康教育”为宗旨,从1986年至今,连续30年月发行量超过百万,在民众和行业心目中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和巨大的影响力。

文章数
分享到:

做了胃镜,为何查不出早期胃癌

2022-05-25 15:27:00

  防癌

  今年2月,知名媒体人曹景行先生因胃癌病逝,享年75岁。

  在新闻界,“曹景行”是个响当当的名字,他曾任凤凰卫视资讯台副台长,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栏目评述时事新闻。

  曹老曾自述,近10年来,自己做过两次胃镜,最近一次是在5年前,都没有发现早期病灶。到2020年体检时,才发现罹患胃癌,而且已经是晚期,出现远处淋巴转移!

  看到这样的遗憾,不禁让人深思:都说胃镜是胃癌早筛的金标准,为何做了却没能早发现?难道短短5年,就能发展成晚期癌症?

  提醒1

  5年才做一次胃镜,间隔时间太长了!

  去年3月,曹老做了一档谈话类节目《肠久之计》。

  节目中,曹老说,自己40多岁时,查出幽门螺杆菌感染,经过治疗后,检查结果转阴。

  十多年前,他做了第一次胃镜,情况良好;大约5年前,做了第二次胃镜和肠镜,查出萎缩性胃炎伴糜烂。

  这期间,究竟是哪个环节出现了差错?

  李元方医生遗憾地表示:“如果他把复查的频次增加到每年一次,还是能很大概率及早发现肿瘤的存在。”

  因为,曹老是典型的胃癌高危人群,集中了多种胃癌高危因素,应每年做胃镜检查。

  一来,他超过了40岁,此年龄段人群胃癌多发;二来,他祖籍江苏,生于上海,正是胃癌多发地区,且还有熬夜、饮食不节等不良生活习惯;三来,他还患有萎缩性胃炎,属于癌前病变。

  如果胃镜检查的间隔时间长达5年,这期间,确实有可能进展为胃癌晚期。

  可是,曹老已经70多岁,年纪这么大,年年做胃镜,身体承受得来吗?

  李元方医生表示,如今内镜治疗技术愈发纯熟,且随着无痛胃镜的发展,大多数人都能耐受。他接诊过最高龄的胃镜检查者是98岁。

  所以,大家无须太担心年龄问题。

胃镜是胃癌早筛的金标准,建议每年做胃镜检查

  胃癌高危人群,建议每年做胃镜检查

  符合下列第1条和第2~6条中任意一条者,均须列为高危人群。

  1.年龄40岁以上,男女不限;

  2.胃癌高发地区人群,比如东北、西北、华北及东南沿海等地区;

  3.幽门螺杆菌感染者;

  4.既往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手术后残胃、肥厚性胃炎,以及恶性贫血等胃的癌前疾病;

  5.胃癌患者一级亲属;

  6.存在胃癌其他高危因素(高盐、腌制饮食、吸烟、重度饮酒等)。

  提醒2

  “要做活检时,千万别拒绝”

  曹老做第二次胃镜检查时,发现患有萎缩性胃炎伴糜烂。但他觉得,这应该是年长后的正常现象,加之自己并无不适,所以没有做组织活检和病理学检查。

  这也可能是他未能早期发现胃癌的原因。

  李元方医生表示,除了要重视胃镜的频次,检查的深度也不可忽视。

  “内镜医生如果发现胃壁黏膜有异常,需要取一块组织进行病理切片,以明确性质。当需要做活检时,病人千万别拒绝。”

  临床上,李元方医生遇到部分患者,由于经济原因,或者害怕结果等原因,放弃了取活检,这样往往得不偿失。

  这是因为,胃镜可以直观地看到胃内病变形态,有无溃疡、息肉或糜烂等,而做活检,则可以确诊具体为哪种胃病,同时帮助判断有无发生癌变,以及癌症的病理分型。

  “胃镜+活检”的结合,才能更加准确地揪出早期胃癌。

要做活检时千万别拒绝,没有症状也不要大意

  提醒3

  没有症状,也不要大意

  曹老在节目中一直说,自己基本没有出现症状,“没有胃痛,没有所谓的便血,人也没有瘦”。

  但其实,胃癌的症状表现,跟肿瘤所在的位置有密切的关系。

  如果肿瘤位于胃部的入口(专业上称贲门),容易使人难以吞下食物;如果肿瘤位于胃癌的出口(专业上称幽门),容易使人胃胀难受。这都会让人相对较为容易察觉。

  曹老的肿瘤长在胃角,消化症状相对不明显,所以较难发现。

  李元方医生提醒,即便没有症状,也建议高危人群一年做一次胃镜。

  在邻国日本、韩国,人们普遍定期进行胃镜检查,早期胃癌检出率可高达60%以上。而我国目前早期胃癌的检出率却低于10%,很多患者检查出来时,往往已到了中晚期。

  “很多消化道早癌患者,在内镜下就可以完成病变切除,而无须大动刀斧地手术,治疗效果也很好。越早发现,患者获益越高。”

本文来自《家庭医生》

©2011-2022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9775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