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线急救专家教你,120应该这样打--中国数字科技馆
专题
首页  >  专题  >  媒体视点  >  名刊精选  >  《家庭医生》

《家庭医生》

开博时间:2016-07-01 14:43:00

《家庭医生》创刊于1983年,由中山大学主办,是一本面向大众的健康科普类读物,始终以“科学普及、健康教育”为宗旨,从1986年至今,连续30年月发行量超过百万,在民众和行业心目中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和巨大的影响力。

文章数
分享到:

一线急救专家教你,120应该这样打

2022-08-02 22:40:00

  最高效120求助电话拨打攻略:先报地点,而不是先说病情。

  想必,连小学生都该知道,遇到困难找警察,拨打110;遇到火警找消防员,拨打119;遇到紧急状况需要医生救治,则拨打120。

  然而,紧急求助电话该怎么打、怎么沟通,却鲜少人知。

  很多时候,正是由于沟通低效,为紧急救援增加了不必要的难度与障碍,让急救工作无法及时、顺利地开展。

  凡此种种,关乎的,都是我们个人、家庭乃至身边人的“生命倒计时”,不可轻忽。

  记者采访到了多位院前急救工作者,根据他们的工作经验,总结出最科学高效的120求助电话拨打攻略。

  先说什么?

  优先级:地点>人数>病情伤情

  拨打120急救电话时,最要紧的一点:说地点。

  告诉调度员地点信息是最高优先级。

  若地点不易寻找,或不易表达清楚,则要注意告知调度员附近的标志物。

  若求救地点在城中村、旧城民居等地形较为复杂的区域,除了说清楚地点之外,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与调度员保持联系,约定救护车可达的会合地点,进行接应。

  若求救地点在封闭性较好的小区、大院等区域,与调度员确认情况后,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与物业、门岗等进行沟通联系,为救护车出入与运送病人清出“生命通道”。

  除了地点,求助人数(譬如交通意外多人受伤)与病情伤情,都是必须传达的紧要信息。

  救护车空间有限,能够救助的人数也有限,尤其是对伤重者,一般救护车只能承载救助一二,人数的传达直接关系到调派现场的救护车数量。

  其次,则是病情伤情。

  包括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最危重的症状,如昏迷、呼吸困难、胸前剧痛、大出血等。

  虽然普通人难以判断真实的病情伤情,但真实信息的传达,能够让调度员与出车人员对现场有初步的判断,为抢险救急做好准备,争取时间。

  如何描述地点,让救护车快点找到你?

  发病现场的详细地址(哪条路、门牌或楼号、楼层、房间号等),

  附近有什么标志物(如商场、广场等),

  约一个会合地点(如路口、小区门口等),

  清出生命通道,等候救护车,个人呼救。

优先级地点>人数>病情伤情,牢记三点急救效率更高

  牢记三点,急救效率更高

  对个人而言,拨打120电话,与调度员进行沟通交流,注意三点:

  一是,言简意赅,长话短说。

  将关键信息传达到就可以了,冗余信息可能会影响调度员的判断,拖延时间。

  二是,要适当换位思考。

  特别是亲朋好友,虽难免心急担忧,但从调派到救护车到达求助地点的时间关乎路程、路况等因素,要相信急救人员都在尽最大努力以最快时间前往,莫要焦虑难耐,不停致电催促,甚至恶言相向。

  三是,拨打120电话后,该座机或手机请尽量保持畅通。

  以免后续调度员再次联系、确认时未能及时接听。

  目击者呼救

  宁多毋缺,不用担心多人“抢线”

  所谓目击者呼救,就是公共场所突发疾病或遭受意外伤害,伤病者失去求助能力,由素不相识的路人,或目击者拨打120急救电话的情况。

  日常中,目击者呼救是很常见的,每个人都可能会遇到,尤其是目击交通事故现场。

  目击者往往不止一人。

  首先,为避免“三个和尚没水吃”的情况,不要担心别人会打120,而放弃代为求助。

  多人同时或相继拨打求助,120急救中心自然会综合各方信息,派车前往救治,无须担心多人呼救导致混乱。

  其次,若现场情况允许,拨打120求助者可适当出声示意,与现场其他目击者沟通,由一两位目击者拨打呼救即可,提高救援效率,但前提是宁多勿缺。

  目击者多仅限于“临时帮忙”,并不会停留守护。

  许多人在拨打电话后,甚至当时,就已经离开事发现场。

  因此,在拨打120时,不易精确描述事发地点和现场情况。可尽量向调度员传递地理标志物、现场细节,来提高呼救效率。

  老人呼救

  先拨打120,再找儿女。

  当下,独居老人越来越多。

  在农村,多是因为儿女皆外出打工。

  在城市,则多是传统理念的转变,与儿女虽在一地,却两处分居。

  老人年老体衰突发疾病并不罕见,但由于上了年纪,应对突发状况的能力却不高。

  不少老人在自己或老伴突发疾病或意外后,会习惯性致电儿女,等儿女都匆匆赶到,才发现没有拨打120,大大拖延了救治时间。

  老人要建立优先拨打120的意识。儿女一辈在接到亲人的求助电话后,也要马上提醒是否已拨打120,若仍未拨打,则及时代为拨打。

  等待120时,尽快准备病历资料。

  老人多有基础慢性病,健康情况复杂。

  许多人把老人家送到医院,医生问起病史,一问三不知,丢三落四,甚至要再走一趟取来必要的资料,拖延救治。

  在拨打120后,应尽快收拾过往病历、用药记录和医保卡,亲人携带资料一同前往医院急救。

  打120,用不用加区号?

  当地呼救,直接拨打120即可。

  异地代为呼救,则应在120前加拨事发地区号。如:假如你在广州,要为远在北京的朋友拨打120,则需要拨打“010-120”。

  未成年人

  先避险,后呼救,再报警

  我国有法律规定,未成年人遇到紧急情况,第一是避险,第二是呼救,第三才是报警。

  避险,就是离开易造成伤害的危险区域,如车祸现场、火灾现场等。

  因为未成年人的反应能力和抵抗能力都不如成年人,通常不主张他们参与抢险救灾和救死扶伤的具体事务,主张首先避险,保护自己。

  家长在日常教育家中小朋友时,教导他们如何拨打120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提醒他们在紧急情况下优先如何避险,在避险之后再进行呼救。

救护车大致分为四个类型,优先分级调度系统有赖于呼救者及家属的理解与配合

  这些急救意识,你该了解

  许多人对院前急救认识不足,会简单地误以为呼叫120派遣救护车,只是单纯运送。

  实际上,救护车既是交通工具,也是急救工作平台。

  如今救护车大致分为四个类型:普通型、监护型、专科型和负压型。

  欧美发达国家的救护车基本是监护型,我国的监护型救护车比例也越来越高。

  监护型救护车就是一个流动的急救室,救护车的到来就意味着急救开始。

  根据实际情况,有时候病人情况不稳,立即搬运上车反而会导致情况恶化,无法确保病人的生命安全。这个时候,就需要采取一些现场急救措施。

  这样往往会引起一部分家属的不理解,误以为是拖延救治,实际却恰恰相反。

  因此,家属应尽量理解和配合专业急救人员的工作,即便暂时不理解也不要阻挠妨碍。

  现在国内很多120急救中心都开始采用急救优先分级调度系统(MPDS)。

  这个系统可以让调度员根据所获情报,获取有针对性的科学预案。通过标准化流程和预案系统提示,第一时间在电话里为呼救者提供自救与互救指导,填补从呼救至救护车到达的空窗期,有效提高抢救成功率。

  但急救优先分级调度系统的应用,有赖于呼救者及家属的理解与配合,也需要大众拥有一定的急救基础知识,更好地依从急救指导。

  不要“报假警”!

  公开数据显示,江苏省常州市120急救中心2018年全年接到225089个呼救电话,有效电话仅有54562个,仅占总数的24%。

  “报假警”和“无主病人”,一直以来都是院前急救的难题。

  “报假警”更是“120”挥之不去,却又无可奈何的阴影。

  根据武秀昆主任的回忆,高峰时期,一个真正的120呼救电话,往往伴随着10个与出诊无关的骚扰电话。

  三大特殊服务电话号码(110、119和120),由于其公益性质,不产生话费,欠费亦能拨打,也不能拒接,很难避免“报假警”的情况。

  而120调度员又多为女性,骚扰电话格外多。

  劝诫大众,不要浪费公共资源,挤兑“生命通道”,延误他人的救治时机。

  情况严重者,120急救中心是会对这种行为进行报警和追究的。

本文来自《家庭医生》

上一篇:“贵妇眼霜”救不了的黑眼圈,医院有妙招
下一篇:孕期皮肤瘙痒, 怎么就“胆淤”了
©2011-2022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9775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