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20081022_325807_taonews.html
专题
首页  >  专题  >  媒体视点  >  名刊精选  >  《家庭用药》

《家庭用药》

开博时间:2016-11-21 21:23:00

以“依靠专家,面向百姓,传播医药保健科普知识”为办刊宗旨,以“求医问药、防病治病、养生保健”为主要内容,邀请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医药学专家撰稿,为家庭读者及各类慢性病患者的求医问药和日常保健提供丰富信息和权威指导。

文章数
分享到:

您适合“冬病夏治”吗

2008-10-22 23:16:52

  慢性咳喘病是大众化通俗讲法,医学专业上指以长期咳喘为主要特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包括了多种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慢阻肺、肺气肿、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及间质性肺疾病等。

  这类疾病一个显著的共有病理生理特征,就是秋冬寒冷气候时容易发作或者明显加重,重中度病人多需要反复住院治疗。现代医学认为,这类疾病患者大多存在不同程度气道高反应性,使得寒冷空气刺激后引起气道收缩(痉挛)和咳嗽反射增加,进而加重肺部通气不畅,而表现出咳喘加剧。另外,此类患者存在不同程度机体整体抵抗力下降和气道防御功能降低(免疫功能低下或者失衡),加上气候寒冷引起机体应激等功能调整,使得多方面的防御机能低下更为明显,而极易引起外界病菌的感染,加重咳喘病患者的呼吸功能障碍。

  此外,还有一些病理生理特征属于“冬病”范畴的疾病,如频繁上呼吸道感染、慢性鼻炎及鼻窦炎等天气寒冷时易于加重的呼吸系统疾病。

  中医谈“冬病”咳喘

  中医理论认为,肺脏主持人体的呼吸运动,同时其存在着自身的病理生理特征——“肺主气,司呼吸”、“肺为娇脏,不耐寒热”、“形寒冷饮则伤肺”、“肺通于外,最易受邪”。大体来讲,就是肺脏主持着人的呼吸功能,其脏器娇嫩容易受到损害,肺脏容易被寒邪所伤而发病,且与外界大气相通容易受到外界邪气影响。四季中冬季最为寒冷,故冬季寒冷气候最容易侵袭肺脏而令其发病,肺脏病变主要表现为咳嗽、咯痰、气急、气喘,甚至活动受限,生活不能自理。

  中医治疗疾病讲补偏救弊、调摄阴阳、纠正体质上的不足,也是预防疾病之基本方法和原则。如阳虚体质者易于秋冬季节感受寒邪,则可于春夏两季人体阳气升发之时给予适当的养阳之品,助阳气升发之势,使药物之阳借助机体生发之阳而起到抑阴补阳的作用,从而阳虚体质得到纠正;阴虚体质易于春夏季节感受温热之邪,则可于秋冬季节施以适当的养阴之品,借助阴气收藏之性,使药物之阴转化为机体之阴,从而纠正阴虚体质。在“三伏天”里,中医根据“春夏养阳”的原则,对上述各令好发之病采用三伏针、三伏灸、三伏敷、三伏补等方法治疗,收效明显。从疗效来看,远胜其他时间段实施的同样治疗,显示出“冬病夏治”防治疾病方面的特殊价值所在。

  上海龙华医院开展“冬病夏治”二十多年,通过临床和实验研究其疗效也得到一定的证实和解读。连续接受治疗3年以上,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改善症状的有效率为65%,冬季急性加重次数相应减少;支气管哮喘改善症状的有效率为58%,急性发作次数减少。这一切都证实了患者在冬季来临前,机体防御功能强于不接受治疗之时,往昔好发于冬令的疾病有不同程度的缓解。

  “冬病”如何“夏治”

  经过长期临床及动物实验,我们以中医经络穴位理论为基础,采用穴位注射和敷贴疗法相结合为主,根据具体情况可适当配合内服中药汤药或中成药。药物成分中以温阳补肾的药物为主,在特定的时间(三伏天)对人体特定穴位进行注射和敷贴,根据病情的轻重缓急确定不同的治疗周期。

  清代著名医家徐灵胎指出“用膏贴之,闭塞其气,使药性从毛孔而至肤理,通经贯络,或提而出之,或攻而散之,较之服药尤有力,此至妙之法也。” “三伏”乃自然界阳气最旺之时,亦是人体皮肤温湿度最大,毛孔最为开放之际,有利于药物的皮肤吸收。另外,中药穴位敷贴不单纯是刺激穴位作用和药物作用算术式的相加,而是在刺激穴位对机体进行整体性、良性调整的前提下,克服药物某些不良反应,使药物的作用呈几何式的放大。

  “冬病夏治”非朝夕之事,因其针对个人体质阴阳偏向的调整,多建议患者根据治疗反应及医生指导坚持3~5年的周期。

  “冬病夏治”基于中医理论,中医强调辨证论治,其中包含了治疗疾病的个体化理论,也就是说不是所有咳喘病人都适合施治。

  冬病夏治穴位注射和敷贴疗法应根据病证和寒热虚实等性质,并结合患者个体的体质状态综合分析而进行。一般而言,穴位注射和敷贴疗法适用于大多数慢性呼吸道疾患,如支气管哮喘、老慢支、肺气肿、慢性咳嗽、慢性咽炎、体寒易感冒等。如果这一类患者出现阴虚火旺、黄痰、发热、咯血以及皮肤过敏等情况,则不宜使用。

上一篇:肥厚型心肌病怎么治
下一篇:老年期痴呆使用抗精神病药8项建议
©2011-2020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388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