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20121218_326088_taonews.html
专题
首页  >  专题  >  媒体视点  >  名刊精选  >  《家庭用药》

《家庭用药》

开博时间:2016-11-21 21:23:00

以“依靠专家,面向百姓,传播医药保健科普知识”为办刊宗旨,以“求医问药、防病治病、养生保健”为主要内容,邀请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医药学专家撰稿,为家庭读者及各类慢性病患者的求医问药和日常保健提供丰富信息和权威指导。

文章数
分享到:

如何使糖化血红蛋白逐步达标——《家庭用药》

2012-12-18 13:24:49
                                 如何使糖化血红蛋白逐步达标
                   张    锋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副主任医师
      糖尿病治疗的近期目标是控制血糖,防止出现急性代谢并发症;远期目标是通过良好的代谢控制,达到预防慢性并发症,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延长寿命的目的。
      长期高血糖易导致失明、肾功能衰竭、糖尿病足等并发症,使患者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想要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生存质量,关键是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 糖化血红蛋白是反映血糖控制水平的主要指标之一。根据《2010年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糖化血红蛋白的控制目标应小于7%,但血糖控制目标应个体化。
      根据中国的国情和亚洲人合并症的特点,在不同的人群中,专家共识认为,中国成人2型糖尿病糖化血红蛋白的控制标准建议如下:
      1.<9.0%  患者≥65岁,或恶性肿瘤预期生存期<5年;低血糖高危人群;执行治疗方案困难者,如精神、智力或视力障碍等;医疗条件太差者。
      2.<8.0%  患者≥65岁,预期生存期5~15年。
      3.≤7.5%  已有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或心血管疾病极高危人群。
      4.<7.0%  患者<65岁,口服降糖药物不能达标,合用或改用胰岛素治疗者;≥65岁,无低血糖风险,脏器功能良好,预期生存期>15年;已用胰岛素治疗、计划妊娠的糖尿病患者。
      5.<6.5%  患者<65岁,无糖尿病并发症和严重伴发疾病者;原用口服降糖药、计划妊娠的糖尿病患者。
      6.<6.0%  新诊断、年轻、无并发症及伴发疾病的糖尿病患者,降糖治疗无低血糖和体重增加等副作用者;仅饮食运动管理可以控制血糖,勿须降糖药物干预者;糖尿病合并妊娠者;妊娠期新发现的糖尿病患者。
总之,病程较短、预期寿命较长、没有并发症、未合并心血管疾病的2型糖尿病患者在不发生低血糖的情况下,应使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尽可能接近正常(<6.5%)水平。而儿童、老年人、有频发低血糖倾向、预期寿命较短以及合并心血管疾病和严重的急慢性疾病的患者,血糖控制目标适当放宽。但是应该避免因过度放宽控制标准而出现急性高血糖症状或与其相关的并发症。在治疗调整中,可将糖化血红蛋白≥7%作为2型糖尿病启动临床治疗或需要调整治疗方案的重要判断标准。血糖控制应根据自我血糖监测的结果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综合判断。
      部分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较大,经常发生低血糖,继而又发生高血糖。由于糖化血红蛋白是反映血糖的平均值,所以这些患者糖化血红蛋白完全有可能维持在正常范围。在这种情况下,它的数值就不能准确反映血糖变化了。同时,糖化血红蛋白还受红细胞的影响,在合并影响红细胞质和量的疾病(如肾脏疾病、溶血性贫血等)时,所测得的糖化血红蛋白也不能反映真实的血糖水平,此时应以空腹和/或餐后静脉血浆血糖为准。血糖达标的三个标准是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均达标。很多糖尿病患者只重视空腹和餐后2小时血糖,而忽视了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测。事实上,如果仅空腹和餐后2小时血糖达标,而没有控制好糖化血红蛋白,血糖控制仍未达标。
      糖化血红蛋白是长期控制血糖最重要的评估指标,也是指导调整临床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之一。如果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已达标,并且血糖控制状态较为平稳,则每年至少应该检测2次糖化血红蛋白;而对于那些需要改变治疗方案,或者血糖控制状态不稳定的患者以及正在进行胰岛素治疗的患者,应该每3个月测定一次糖化血红蛋白。
      对于血糖很高的人,我们不应要求一个月之内一下子就降到达标,这是不可能的。急于让血糖很快降下来,患者也会不适应。因此不能操之过急,应循序渐进,持续不断地努力。每3个月查一次糖化血红蛋白,使过高的糖化血红蛋白逐步降到理想范围,而后长期保持,才能降低患者的并发症,提高其生活质量。
上一篇:记住“321”,糖友巧吃菜——《家庭用药》
下一篇:女性冬令“进补方”——《家庭用药》
©2011-2020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388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