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月健康扫描——记事
2012-06-29 20:52:01拇指“鸽子蛋”,痛风在作怪
70岁的殷大爷平时特别爱吃海鲜、喝啤酒,结果落下痛风的老毛病,开始还能严格限制自己的饮食,不过由于每次发作时就吃点止痛药就没事了,因此时间长了他也不再忌口。
6年多以前开始,他右手拇指上突然长了个包,除偶而有点酸痛,没有其他症状,殷大爷也就没在意,不过到2011年,包块长成了“鸽子蛋”般大小,这可吓坏了家人,在儿女的催促下,他终于来到医院就诊,医生检查后告诉他,这不是长的怪东西,而是痛风形成的结石,随后他拇指的肿块被顺利切除。医生提醒,痛风患者一定要对饮食保持重视并长期坚持,并将“忌口”贯彻始终。
阿尔茨海默氏症检测新方法诞生
阿尔茨海默氏症(早老性痴呆症)目前无法治愈,尽早检测和及早治疗非常重要。芬兰研究人员最近发现,通过检测血清可以在症状出现前数月甚至数年就查出这种疾病。
芬兰研究人员分别采集阿尔茨海默氏症患者、轻度认知障碍患者及健康对照组的血清样本,并对他们进行跟踪观察。27个月内,143名轻度认知障碍患者中的52人患上阿尔茨海默氏症。这52人的血清样本中均可检测到一种指示组织缺氧和磷酸戊糖途径的分子信号,通过对代谢途径的数据分析,研究人员发现磷酸戊糖途径与阿尔茨海默氏症的病变有关,组织缺氧和氧化应激是早期病变的反映。芬兰国家技术研究中心指出,医生评估患者的神经认知功能时可以配合这种血清检测方法来辨别需要接受综合治疗的高危患者。
药物释放,精确控制
美国塔夫斯大学工程学院生物工程师开发出一种无痛的丝微针系统,能在长时间里将药物缓慢释放,无需冷藏多余的药物。这种微针兼具生物适应性和生物降解性,可在正常温度和压力下制造,能装载易受破坏的生化药品并保持其活性。
尽管有些药物可以直接吞服,但有些却无法承受胃肠道的消化分解。皮下注射方式比较痛苦,也不能缓慢释放药物,只有很少的小分子药物能用贴敷方式进入体内。丝微针仅1微米大小,能穿透上层皮肤而不会触及神经,是一种新的无痛式药物释放机制。不过,目前尚有很多难题阻碍该技术发展。
迷信养生大师,依旧小病不断
60来岁的潘婆婆还是很注意健康的,她看电视、买养生书,每天起床喝白开水,吃补脑的核桃粉,平时饮食清淡,五谷杂粮变着吃,豆浆牛奶交叉喝,看养生书里说吃生姜可保平安,就每天定时吃生姜;听电视上“大师”说洋葱酒能调脂,就每天来1杯;还坚持练习金鸡独立、打太极,可一年到头身体状况也没见好转,免疫力还是低下。
医师分析后发现,原来是因为潘婆婆为阴虚体质,应禁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吃生姜、喝洋葱葡萄酒其实是火上浇油。因为生姜、洋葱虽对脾胃虚寒、胃痛反酸等症状的患者较对症,但作为调料或药物不适合长期食用。同时提醒,养生方法因人而异,决不能照搬照抄或随大流,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