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20170629_519693_taonews.html
专题
首页  >  专题  >  媒体视点  >  名刊精选  >  《家庭医药》

《家庭医药》

开博时间:2016-11-21 21:26:00

独创药理学家和名医办刊新模式,荟萃医学名家,集纳药理精华,指导家庭如何对症选药,科学用药;告诉读者什么情况下可以自我诊治,如何诊治;什么情况下必须就医,如何在家中配合医生治疗。普及生理、心理、生育及性保健知识,讲述与身心健康有关的感人故事。

文章数1706
分享到:

女性更要注意保护骨质

2017-06-29 10:25:00

上天造人时有点偏心,男人的骨头就是比女人“硬”一点,骨量总体也多于女性。到一定年龄后,男性骨量丢失的速度也低于女性,骨质疏松的患病率同样也低于女性。

很多人听说过骨质疏松,但不一定知道它的危害,更加不知道,其实骨质的保护,应该在出现骨质疏松之前就开始。

所以,咱们女同胞不能不爱护自己的骨头,而且还得比男人更好地保护骨头。

骨量不能输在起跑线上

年轻的时候,身体在长,人会增高变壮,骨量也在不断增加。一般来讲,人一生的骨量和骨骼强度大部分是在儿童少年期形成的,尤其是818岁。

如果这个时期的骨骼发育好,就可以让骨量在达到最高峰值的时候,比别人多一点储备。

所以,小的时候就要开始有意识地为将来打好基础,小孩子不懂,当父母的就要多留心。饮食适当多吃富含钙的食物,比如牛奶、虾米等,规律运动,保证睡眠。身为父母,如果发现自己的孩子发育比同龄人慢,可以及早看医生。

女人35岁就“掉骨渣”

女性35岁是个比较重要的转折点:35岁怀孕,算高龄产妇;35岁后卵巢功能也开始走下坡路;骨量在35岁前后达到最高峰,然后骨的破坏就开始超过骨形成速度,骨量出现丢失。

而且,这个破坏速度会逐年增加。40岁开始,每10年,女性丢失骨量10%,而男性只有5%

女性绝经以后,由于雌激素的缺乏,骨量丢失明显加速。

爱美的女性, 会刻意去节食,再加上胃肠道吸收钙的能力在下降,饮食中的钙摄入就相对不足。所以,要更加注重多吃富含钙的食物,或者适量服用钙片。如果担心钙吃多会有不良反应,可以去医生那里评估一下。

还要多户外活动,太阳的照射会增加体内活性维生素D3的合成,促进钙的吸收。

轻轻一下,我就骨折了

的确,就算有了骨质疏松,有人会腰背酸痛,但更多的人是没有什么不舒服的表现。直到出现驼背、身高变矮,甚至骨质疏松性骨折,也就是说可能轻轻一下,我就骨折了,不是被外力猛撞的那种。

因此,骨质疏松号称是“沉默的杀手”。如果在骨质疏松的基础上发生骨折,就算你接骨了,装了钢板,也很难愈合,或导致残疾,或需要长期卧床,尤其是髋骨和股骨颈部位的骨折。很多人因此死在长期卧床的并发症上。

在北京地区的调查发现,5059岁女性骨质疏松患病率15%,骨折患病率4.9%80岁以上就不得了,骨质疏松发病率高达81%,骨折的也有36.6%

另外的研究显示,女性骨质疏松性骨折患病率甚至高于心梗和中风,更高于乳腺癌、子宫癌和卵巢癌。所以莫要小看它!

改掉致病因素可延缓骨质疏松

研究发现,骨质疏松的高危因素中,有些是不能改变的,就是说这个人群肯定是高危的,但是自己也没有办法来改变。

不可变的高危因素包括――人种:黄种人和白种人比黑人高危。

老龄:年龄越大,骨的破坏越快。

女性绝经:雌激素缺乏,极大加速骨的丢失。

母系家族史:所以说,投胎是个技术活。还有些是可以改变的因素,你要是不改,那么骨质疏松就比别人快。

可变的高危因素――低体脂:BMI体重指数少于19的要小心,减肥不能太过了。或者短期内减重太多也不行。

性腺功能低下:常见的是早发型卵巢功能不全。

吸烟:百无一用都是害。

过度饮酒:少量喝不要紧,酗酒增加骨量丢失。

体力活动缺乏和长期制动:不动或者动得少都不行,肌肉不运动,会严重影响骨的健康。

营养失衡:含钙的食物吃得少。

维生素D缺乏:光照少或者吃得少。

疾病和药物因素:患上影响骨代谢疾病和使用影响骨代谢药物。

诊断骨质疏松,当然是去医院做检查,可以看骨质疏松科、内分泌科、骨科、围绝经专科等。至少可以做个骨密度的检测,常用的是DEXA法,这是判断骨量是否正常的最常用方法,几乎没有辐射,也便宜。

医生还会评估你的钙摄入情况,还可能做一些化验,并会根据具体情况给予饮食和运动建议,或增加钙的摄入;已经出现骨质疏松的人需要服用抗骨质疏松的药物。

如果围绝经期的女性出现绝经综合征的表现,可以进行激素补充治疗,同时还兼有防治骨质疏松的作用。

上一篇:痴迷健康饮食也是一种病
下一篇:别让你的嗅觉失灵
©2011-2020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388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