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20201216_1039126_taonews.html
专题
首页  >  专题  >  媒体视点  >  名刊精选  >  《家庭医药》

《家庭医药》

开博时间:2016-11-21 21:26:00

独创药理学家和名医办刊新模式,荟萃医学名家,集纳药理精华,指导家庭如何对症选药,科学用药;告诉读者什么情况下可以自我诊治,如何诊治;什么情况下必须就医,如何在家中配合医生治疗。普及生理、心理、生育及性保健知识,讲述与身心健康有关的感人故事。

文章数
分享到:

高胆固醇不是单纯吃出来的

2020-12-16 13:28:00

  血压高了吃降压药,血糖高了吃控糖药,这是很多人都已经具备的医学常识。然而对于血脂高,不少人却只是一笑置之,认为减减肥就好了。其实,光靠节食、减肥,并不能有效降低血脂。而且,很多瘦人也可能是血脂异常患者。

  77%的冠心病由有害胆固醇升高造成

  目前造成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主要有高血压、高胆固醇和高血糖。经过我国政府及医务工作者多年的努力,高血压和高血糖的防控已经得到了很大的进展,但高胆固醇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仍然很低。中国疾控中心心脑血管流行病组曾经发表过一项针对中国人群血脂水平的大规模卫生统计学调查,结果显示临界高胆固醇血症及高胆固醇血症的比例分别为22.5%及9.0%,并由此估算中国目前有2亿的临界高胆固醇血症患者以及8.8千万的高胆固醇血症患者。而与逐渐升高的高胆固醇人群相反,目前中国成人中高胆固醇的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却极低,分别为11%、5.1%及2.8%。所谓“高血脂”,简而言之就是指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升高。胆固醇分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其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有害的,也是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的“罪魁祸首”。已有临床统计显示,77%的冠心病是由有害胆固醇升高直接造成的。此外,与高血压相比,高血脂(实际上是血脂异常)对于脑中风疾病发生的诱发效应甚至更强,尤其是缺血性脑中风(俗称脑血栓)。所以,如果不能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及时控制有害胆固醇水平,在不远的将来,中国人群中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很可能会迎来又一个高峰。

  瘦人也可能是“高血脂者”

  目前临床上一般认为,引起胆固醇升高的原因包含:一是饮食因素,这是外因,也就是过多摄入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二是人体内合成的胆固醇升高,或者体内胆固醇代谢出了问题,尤其是低密度胆固醇的代谢异常,这属于内因。对于由外因引起的高胆固醇,合理控制饮食、积极减肥的确是很有效的方法。但有些人很瘦,吃得也还算健康,检查仍会发现其胆固醇很高,这就很有可能是内因所致。所以,认为“只有胖人才会血脂高”的观念是不正确的。因为不管胖瘦,只要人体血管里的坏胆固醇累积得多,都存在罹患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而且,即使积极减肥,对于内因造成的高血脂也并不会有太大效果。

药物

  坚持长期、适量的他汀类药物治疗

  由上可知,要降血脂,就必须同时保证生活方式的改善和积极的药物治疗。

  生活方面,做到每天的盐摄入量在6克以内,少吃高饱和脂肪酸和高胆固醇食物,多吃水果蔬菜,经常运动,同时保持良好的心情。

  药物治疗首选他汀类,如普伐他汀、洛伐他汀、辛伐他汀、阿托伐他汀等,这类药物对于降低低密度脂蛋白效果显著,能够帮助减少主要心血管事件,如死亡、心肌梗死和中风。需要注意的是,约70%的有害胆固醇是靠人体自身合成的,而且这种合成是持续不断进行着的。这也就意味着,即使我们只吃很少量或非常低脂的食物,身体内坏胆固醇的合成还是会持续进行。因此,对于冠心病、中风患者,以及刚刚发生过心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患者而言,由于体内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已经广泛存在,所以即使吃了一段时间药,血脂检查结果正常了,也不代表风险消失。因此,我们鼓励这类患者坚持长期、适量的他汀类药物治疗,切不可自行停药或减药。

文/王长谦

本文来自《家庭医药》

上一篇:当糖尿病和高血压“狼狈为奸”
下一篇:放血疗法能治脑梗?
©2011-2020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388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