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首页  >  专题  >  媒体视点  >  名刊精选  >  《家庭医药》

《家庭医药》

开博时间:2016-11-21 21:26:00

独创药理学家和名医办刊新模式,荟萃医学名家,集纳药理精华,指导家庭如何对症选药,科学用药;告诉读者什么情况下可以自我诊治,如何诊治;什么情况下必须就医,如何在家中配合医生治疗。普及生理、心理、生育及性保健知识,讲述与身心健康有关的感人故事。

文章数
分享到:

“多雨之秋”,糖友更要防湿邪

2021-04-12 09:36:00

  糖友多痰湿体质,更怕湿邪

  湿度是影响人体舒适感的重要因素之一。中医说“天人相应”,强调“整体性”,即是强调外部大环境与人体内环境的统一。所以中医认为,气候、环境的湿热也容易助长人体内湿热之气,从而导致脏腑出现一系列的不适甚至是疾病。

  对于糖友来说,他们比普通人更容易生“湿”和怕“湿”。这是因为,“湿”本就是糖尿病的成因之一,而糖尿病患者也多以痰湿体质多见。所谓痰湿体质即当人体脏腑功能失调,易引起气血津液运化失调,水湿停聚,聚湿成痰而成痰湿内蕴表现。而一旦痰湿阻滞中焦脾胃,日久就会化热,耗伤脾胃之阴,接着热邪会进一步向上耗伤肺阴,最后还会伤及肾阴,使人出现多尿,这即是消渴病(中医对糖尿病的称呼)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

推拿

  4表现说明被湿邪所困

  “湿”的特点是“重、浊、黏、滞”。而糖友被“湿热”困扰的表现也很明显:

  第一,肢体困顿无力,容易疲乏,感觉四肢像被捆了铁镣,总是懒洋洋的不愿意动弹(因湿而“重”的表现);第二,眼部、耳道、女性带下、皮肤分泌物增多,给人一种油腻感。还有女性会表现为阴部及下肢湿疹,或是阴部异常分泌物增多(因湿而“浊”的表现);第三,常常出现大便溏薄,并且会黏在马桶上冲不掉的情况,俗称“挂壁”(因湿而“黏”的表现);第四,消化功能减弱,表现为吃饭不香,饭后容易腹胀、嗳气等症状(因湿而“滞”的表现)。

小米

  食疗、艾灸可祛湿

  糖友可对应上述症状自查是否已被湿邪缠身。如果已经“为湿所困”或要预防“为湿所困”,可采取以下措施——

  食疗 油腻之品容易助湿生痰,所以在夏季糖友的饮食应以清补为主,比如多吃小米、薏米、绿豆、豆腐、萝卜、丝瓜、冬瓜、铁棍山药等。同时,要忌食生冷,中医称“脾为后天之本”,其一大功能就是祛湿,饮食生冷容易损伤脾胃功能,从而导致水湿内生。对于一些脾虚湿盛的患者,在食疗无效的时候可以到专业中医门诊开一些健脾化湿的方剂来调理,比如“藿香正气散”“二陈汤”等。

  按摩/推拿 推拿、按摩一些穴位可以健脾祛湿。比如承山穴,位于足太阳膀胱经,膀胱经主人体一身之阳气,通过刺激承山穴能够振奋膀胱经的阳气,排出人体湿气;又如阴陵泉穴,属足太阴脾经,位于小腿内侧,胫骨内侧下缘与胫骨内侧缘之间的凹陷处,它有运中焦、化湿滞的功效,适当按摩推拿,可以利小便。每天用手指按揉或者敲打上穴,时间不拘,每次3~5分钟。

  锻炼 推荐选择一些中医传统导引的方式,如太极拳、五禽戏、八段锦等,勤加练习,以使体内正气充足,周身气血通畅,利于湿热的排出。

  艾灸 艾灸最能渗入穴位经络直达病处,加快身体新陈代谢的速度,将关节、脏腑里面的湿气排出。具体可选择中脘(胸骨下端和肚脐连接线中点即为此穴)、大椎(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丰隆穴(位于小腿外侧的中点,肌肉较鼓起的部位),可有效健脾化湿。如患者有腹泻症状,可加神阙(脐中央),悬灸或雀啄灸,每次每穴20~30分钟,每日1次,以皮肤耐受为度。以上午艾灸为佳。当然,上述操作应由专业中医师进行,或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进行,以免因操作不当引起皮肤灼伤。

文/王惠茹

本文来自《家庭医药》

©2011-2021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388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