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首页  >  专题  >  媒体视点  >  名刊精选  >  《家庭医药》

《家庭医药》

开博时间:2016-11-21 21:26:00

独创药理学家和名医办刊新模式,荟萃医学名家,集纳药理精华,指导家庭如何对症选药,科学用药;告诉读者什么情况下可以自我诊治,如何诊治;什么情况下必须就医,如何在家中配合医生治疗。普及生理、心理、生育及性保健知识,讲述与身心健康有关的感人故事。

文章数
分享到:

中医辨证论治反流性食管炎

2021-04-21 10:14:00

  反流性食管炎是胃食管反流病的一种类型,指过多的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的胃灼热感、反酸、吞咽困难等症状,胃镜下可表现为食管黏膜的糜烂及溃疡。男女均可发病,以40~60岁最为常见。临床以嘈杂反酸甚至进食不畅等为主要表现,抑酸治疗是本病的主要治疗措施,一般可治愈,但复发率高。

  病因有4个

  反流性食管炎属于中医“吐酸”“噎膈”“反胃”“食管瘅”“嘈杂”等范畴。中医认为,反流性食管炎主要是因脾胃升降功能失常,肝气犯胃,胃气上逆等原因所致。具体有以下几方面:

  饮食所伤 饮食不节,多食辛辣燥热之品,津伤血燥,以致食管干涩,食物难入;或因过食生冷油腻不洁食物,停滞不化,伤及胃腑,以致胃失和降;或因脾胃运化功能失常,水谷不化,痰阻留饮,积于中脘,以致痰饮上逆而致本病。

  情志失调 七情所伤,思虑不解,郁怒难伸,以致影响肝脾两脏功能。郁怒伤肝,肝失疏泄,气机阻滞,横逆犯胃,肝胃不和,以致胃气上逆而发生本病;忧思伤脾,脾伤则气结,气结则津液不得输布,凝聚成痰,痰浊内聚,酿而成酸或痰气交阻,逆而不降,则饮食难进。

  感受外邪 由于感受风寒暑湿火热之邪或秽浊之气侵犯脏腑,胃失和降,水谷随气逆向上而发生本病。如感受风寒,寒邪易耗中阳,中阳受伤,寒滞客于脾胃,而成本证;或因热结脾胃,津亏血燥,纳化失调,致食入而反出。

  脾胃虚弱 禀赋不足,或劳倦内伤,脾胃受损,食少运迟。若阴亏液涸,则食管干涩,饮食难以下咽;若脾胃失其温煦,运化无力,则痰淤互结,阻于食管,发生本病。

  辨治分5型

  综上所述,本病病位以食管、胃、肝、脾为主,病变以胃失和降、肝气郁结、痰浊郁阻等为多。中医辨证施治可分以下几种——

  肝胃郁热证

  主症:嗳气反酸,上腹部或胸骨后有灼热感或烧灼样疼痛,心烦易怒,口干苦臭,大便干结,严重时呕吐,舌红苔黄,脉弦数。治宜疏肝清热。

  方药:左金丸加减。黄连6克,吴茱萸2克,牡丹皮、黄芩、浙贝母各15克,白花蛇舌草、瓦楞子(先煎)各30克,栀子10克,白芍12克。

  加减:反酸者加乌贼骨12克,浙贝母9克;嗳气频繁者,加沉香9克,白蔻仁12克;心烦易怒者,加合欢皮12克,炒栀子9克;呕吐者加代赭石12克,柿蒂9克;腹胀便秘者,加虎杖、厚朴各9克。

  肝胃不和证

  主症:胸骨后灼热或灼痛,嗳气反酸,食欲不振,大便不畅,胸闷,两胁下疼痛,舌苔薄白,脉弦。症状常因情志不畅而诱发或加重。治宜疏肝理气、和胃降逆。

  方药:柴胡疏肝散加减。柴胡6克,白芍15克,陈皮8克,枳壳、香附、延胡索、川楝子、郁金、紫苏梗、法半夏各10克。

  加减:吐酸者,加乌贼骨12克,浙贝母或煅瓦楞子9克;嗳气频繁者,加沉香、白蔻仁各9克;心烦易怒者,加合欢皮、栀子各9克;伴呕吐者,加砂仁9克,柿蒂6克;胸骨后疼痛者,加黄连6克,蒲公英9克。

  脾虚胃热证

  主症:腹部隐痛胀闷或灼热,吐酸水,嗳气,食欲下降,大便时干时稀,口干喜饮冷水,胸中烦闷,舌红苔黄,脉弦缓。治宜健脾清胃。

  方药:半夏泻心汤加减。炙甘草、干姜各5克,党参、大枣、延胡索、法半夏、黄芩各10克,黄连6克,茯苓15克,煅瓦楞子30克,炒竹茹12克。

  加减:胃热偏重,大便干结者,加大黄、蒲公英各9克;心烦口渴者,加天花粉12克,芦根15克;脾虚偏重,大便烂,腹胀明显,舌苔白腻者,加藿香12克,佩兰6克。

  脾虚气滞证

  主症:胃脘胀满隐痛,剑突下或胸骨后隐隐灼热,嗳气则舒,食欲减退,反酸或吐清水,大便不调,舌淡苔薄白,脉弦细。治宜健脾理气。

  方药:丁香柿蒂汤加减。丁香3克,柿蒂20克,延胡索、生姜、白术各10克,党参、紫苏梗、茯苓各15克,半夏、枳壳各12克。

  加减:胸闷腹胀明显者,加薤白12克,厚朴6克;大便烂者,加苍术6克,藿香、白蔻仁各9克;手足不温、脘腹胀闷、喜温喜按者,加补骨脂9克,吴茱萸6克。

  气虚血淤证

  主症:面色无华,神疲乏力,形体消瘦,气短懒言,口干咽燥,吞咽困难并且持续性胸骨后疼痛,舌淡暗,边有淤点、脉沉涩。治宜益气养阴、化淤散结。

  方药:启膈散合橘皮竹茹汤加减。太子参、丹参、茯苓各20克,当归、郁金各12克,砂仁6克,大枣、浙贝母、荷叶蒂各15克,甘草、陈皮、竹茹、桃仁各10克。

  加减:津液损伤者,加麦冬9克,玄参12克;大便不通者,加大黄9克;阴虚内热明显者,加牡丹皮9克,知母15克。

文/王豪

本文来自《家庭医药》

©2011-2021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388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