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首页  >  专题  >  媒体视点  >  名刊精选  >  《家庭医药》

《家庭医药》

开博时间:2016-11-21 21:26:00

独创药理学家和名医办刊新模式,荟萃医学名家,集纳药理精华,指导家庭如何对症选药,科学用药;告诉读者什么情况下可以自我诊治,如何诊治;什么情况下必须就医,如何在家中配合医生治疗。普及生理、心理、生育及性保健知识,讲述与身心健康有关的感人故事。

文章数
分享到:

“肠易激”,不用急

2021-07-06 00:13:00

  前一阵子,笔者接诊了一位反复腹泻的患者,经过病史询问、查体和化验检查之后,初步诊断他得了“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犹豫了一阵,怯怯地问道:“肠易激综合征是肠癌吗?” 我说:“不是。”于是患者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不是癌就好!那么,肠易激综合征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疾病呢?

  肠易激综合征(IBS),也有人称之为小肠吸收不良综合征、顽固性结肠炎等,是一组持续或间歇发作,以腹痛、腹胀、排便习惯和(或)大便性状改变为临床表现,而缺乏胃肠道结构和生化异常的肠道功能紊乱性疾病。发病年龄多见于20~50岁,其中女性较男性多见,有家族聚集倾向,常与其他胃肠道功能紊乱性疾病如功能性消化不良伴发。

  其按照大便的性状可分为腹泻型、便秘型、混合型和不定型4种临床类型,我国以腹泻(特别是在进食刚开始,或结束时出现突发性腹泻;夜间腹泻很少,常有疼痛、腹胀和直肠紧迫感,也可出现大便失禁等情况)、便秘(伴有周期性便秘与较频繁的正常大便交替,大便常有白色黏液,疼痛呈绞榨样,阵发性发作,或持续性隐痛,排便后可缓解。进食常会促发症状,也可以出现腹胀、恶心、消化不良和烧心等症状)为主型多见。一般来说,符合下述标准者,即可作出临床诊断(但也要注意与一些表现隐匿或症状不典型的其他疾病鉴别,对诊断有怀疑者可选择进一步检查):

  (1)以腹痛、腹胀、腹泻或便秘为主诉,伴有全身性神经症状(症状持续或反复超过3个月);

  (2)一般情况良好,无消瘦及发热,可在相应部分有轻压痛,部分患者可触及腊肠样肠管,直肠指检可感到肛门痉挛、张力较高,可有触痛;

  (3)多次粪常规及培养(至少3次)均阴性,粪隐血试验阴性;

  (4)X线钡剂灌肠检查无阳性发现,或结肠有激惹征象;

  (5)结肠镜示部分患者运动亢进,无明显黏膜异常,组织学检查基本正常;

  (6)血、尿常规正常,血沉正常;

  (7)无痢疾、血吸虫等寄生虫病史,试验性治疗无效(注:指甲硝唑试验治疗和停用乳制品)等。

  当然,患者更关心的是,确诊之后该如何治疗呢?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功能性肠病,在以多种治疗方式综合治疗的同时,还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以达到改善患者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的目的。其中,综合治疗包括非药物治疗(心理治疗、自我调治、饮食调整、补充益生菌、针灸治疗等)以及药物治疗(解痉药、止泻药、通便药、抗抑郁药等)。

肠道

  非药物治疗

  心理治疗:精神状态与肠道症状密切相关。首先,要以同情和负责的态度向患者解释疾病的性质和注意事项,使其消除恐惧,提高战胜疾病的信心。必要时可予以镇静、抗抑郁治疗。对精神紧张、失眠较严重的患者,可采用催眠疗法,每晚睡前口服安定5毫克,或用谷维素20~50毫克,每日3次,以调节植物神经功能。

  自我调治: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定时吃饭,生活起居规律,戒烟禁酒,不喝浓茶,避免腹部受凉等。

  饮食调整:应避免过分辛辣、甘(甜)、酸、冷(凉)、粗(糙)食物,少食产气食物,如蚕豆、大豆、洋葱、芹菜、椰子、甘蔗、核桃等。避免进食难消化的食物,如煎炸、熏腌、烹调过度的蔬菜等。饮牛奶(或奶制品)后出现腹痛、腹泻的乳糖不耐受症患者,可改喝酸奶或去乳糖奶。对于便秘型(腹泻型不宜)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宜增加纤维素摄入,每日食物纤维素量可增至25~30克。可增加含果肉粒的果汁等,若疗效不佳,再加入其他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燕麦片、全麦面包(饼干)、绿叶蔬菜及多种水果(新鲜的或干果均可),如葡萄、无花果、猕猴桃等。纤维素食物的摄入应从少到多,逐步增加,摄入过量时,亦可出现胀气、腹痛、便急等不良反应。

  补充益生菌:腹泻型与便秘型的肠易激综合征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肠道菌群失调,大部分研究显示,益生菌能改善其腹痛、腹胀、便秘等症状。常用的益生菌制剂有植物乳杆菌、乳酸杆菌、双歧杆菌、粪肠球菌和酵母菌等。市场上商品有丽珠肠乐、金双歧、三联活菌片、四联活菌片和整肠生等。益生菌对有胃肠炎病史和抗菌药物用药史的患者效果更佳。

  针灸疗法:针刺穴位可根据不同证型,如脾肾阳虚型,可取足三里、阴陵泉、三阴交、太溪、命门、涌泉等穴;若属肝郁脾虚型,可取太冲、合谷、外关、阴陵泉、脾腧、大肠腧、三焦腧、十七椎等穴;若属阳明热结型,可取内庭、合谷、曲池、手三里、尺泽、中府、大椎、关元、气海、八髎等穴。另外,同时配合电针、艾灸、督脉灸、神灯照射、拔火罐、中药膏摩等综合治疗,可使疗效“锦上添花”。

肠炎

  药物治疗

  腹痛: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多有内脏敏感性增高,常出现腹痛。解痉剂在治疗中常用,这类药物能短期缓解腹痛和腹部不适。目前使用较普遍的有匹维溴铵(又名得舒特)、奥替溴铵等,或者离子通道调节剂马来酸曲美布汀,这些药物均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腹泻:利福昔明作为一种肠道抗生素,对多种革兰阴性菌和革兰阳性菌均具有良好的体外活性,许多证据表明短期使用对改善粪便硬度、腹胀、腹痛及整体症状确实有益。洛哌丁胺(又称易蒙停)虽不能有效地缓解腹痛、腹胀和全身症状,但其是治疗腹泻的有效药物。如患者伴有肠道菌群失调,还可给予益生菌制剂。轻症者可选用蒙脱石散(又称思密达)吸附剂。

  便秘:聚乙二醇(又名福松)是临床常用的比较老的药物,通过提高肠腔内渗透压,可增加肠液分泌和粪便次数,但不能缓解腹痛症状。另外,美国胃肠病学会制定的《肠易激综合征药物治疗指南》推荐利那洛肽,它是一种促分泌剂,可增加肠液的分泌,软化粪便,从而促使排便。由于便秘型患者肠道动力不足,结肠传输时间延长,故选用西沙必利或莫沙必利可增强胃肠运动节律。

  抑郁: 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常伴有抑郁症状,使用抗抑郁药物也可改善其腹痛、腹部不适、精神障碍、排便异常等症状。尤其是具有明显精神症状的患者,适当予以镇静剂、抗抑郁药、抗焦虑药有一定帮助。三环类抗抑郁药如阿米替林,能够有效缓解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全身症状、减轻腹痛,即使对不伴有焦虑、抑郁的患者,同样可有效地缓解腹痛症状,特别适用于腹泻型患者。

  需要提醒的是,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大便次数多,但不等于“肠炎”,滥用抗菌药物有害无益。所以,患者要先就诊后遵医嘱,进行个体化的治疗。

本文来自《家庭医药》

©2011-2021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388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