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首页  >  专题  >  媒体视点  >  名刊精选  >  《家庭医药》

《家庭医药》

开博时间:2016-11-21 21:26:00

独创药理学家和名医办刊新模式,荟萃医学名家,集纳药理精华,指导家庭如何对症选药,科学用药;告诉读者什么情况下可以自我诊治,如何诊治;什么情况下必须就医,如何在家中配合医生治疗。普及生理、心理、生育及性保健知识,讲述与身心健康有关的感人故事。

文章数
分享到:

喝“现挤奶”,小心“布病”感染

2021-07-16 14:31:00

  兰州兽研所布鲁氏菌抗体阳性事件,省疾控中心复核确认阳性3245人。这一消息发布,不少网友开始纷纷议论:“这究竟是种什么病,导致那么多人感染?”“会不会也像新冠那样造成大面积感染?”

  下面我们就来说说,“布病”到底是种什么样的疾病?

  动物源性传染病,牧区高发

  布鲁氏菌病是由布鲁氏杆菌侵入人体而导致的一种传染性疾病,通常将其简称为“布病”。“布病”主要传染源为染疫的家畜,传播途径有3种——

  (1)通过皮肤黏膜接触感染。染疫动物的组织、血、尿、阴道分泌物、流产物尤其胎盘中含有大量布鲁氏菌,有人形象地称之为“装满细菌的口袋”,如果处理的时候正好皮肤有破损又未戴手套、口罩等,就极有可能中招!

  (2)通过(饮食)消化道感染。主要通过食物或饮水,布鲁氏菌经口腔、食道黏膜进入机体。

  (3)通过呼吸道感染。常见于吸入被布鲁氏菌污染的飞沫、尘埃。但从临床实践经验和相关医学文献记载来看,“布病”在人与人之间的传染性极低。从这个层面上来看,“布病”的传染性远远小于新冠病毒。

  喝“现挤奶”有感染风险

  9月3日,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文章称,近日,该院接收了一名2岁“布病”患者。原来,幼童居住的小区常有小贩牵着羊现挤羊奶售卖,奶奶看到购买的人很多,又听说刚挤出来的羊奶新鲜、有营养、好消化,就给孩子购买并饮用,孩子因此而感染布病。因为营养丰富等特点,“现挤奶”是微生物生长、繁殖的良好培养基,极易受到动物体以及挤奶环境中微生物的污染。没有经过加工的生鲜牛奶中藏有近100种致病菌,通过牛羊奶传染人类的疾病有结核病、布鲁氏菌病(布病)、伤寒副伤寒病、大肠菌病、沙门氏菌病等16种之多。这些病菌致病性高、传染性强,不仅能在羊、牛群中传播,一定条件下还可使人感染,导致人畜共患病的发生。且家庭常规的煮沸消毒很难杀“生鲜奶”中的布鲁氏杆菌。

  如今人们盲目追求“原生态”“新鲜”等“食尚”需求,饮用未经消毒或消毒不完全的生牛羊奶、吃未熟的牛羊肉,都可能被布鲁氏杆菌侵袭,这就是我们上面介绍的“布病”的第二种传播途径。所以,不要盲目购买和饮用现挤出来的“生鲜奶”,即使购买也要充分加热后再饮用。

  症状似流感,可治愈

  一旦感染“布病”,通常会有类似流行性感冒的症状,如发热、多汗、头痛、背痛等,严重的还会出现关节痛及肝脾肿大等问题。

  患“布病”后,不同人发烧的热型差别较大:有的人体温并不太高,波动于37~38℃之间,持续时间长,处于长期低热状态;有的人体温呈波浪状,即高热几天,体温降下来几天,又开始高,反复多次,所以布病又称波状热;还有的体温忽高忽低,早晚变化大,病情凶险,呈弛张性发热等。另一个特点是患者多汗,尤其发病初期更为明显,晚上汗更多,汗质黏稠,多出现在头胸部等。患者还经常出现骨关节疼痛、肿胀等,部位多见于大关节,如腰、骶、髋、肩、肘、膝等,常易误诊为风湿病。

  总之,“布病”无明显特征性表现,症状是多种多样的。但及时进行治疗,是可以彻底治愈的。疗程在6~8周,可以选择多西环素、链霉素系列的药物,但具体还是要结合实际情况来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本文来自《家庭医药》

©2011-2021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388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